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185)
“算了,走吧。”钟逾拉着江恒烟上路,直接把人送回了寮房,一个丫鬟在这时为她端来了晚膳。
天已经黑了,钟逾和江恒烟道别。
回到寮房,钟逾简单洗漱一下后往床上一倒,闭眼睡觉。
次日,又是新的一天。
钟逾照常背书看书,她背书越来越快了,只要理解了意思,多读几遍就能背下来,做完一切还不到辰时。
她索性又跑去马厩找江府家丁借马。
江府家丁觉得借她一次是借,借两次也是借,反正昨天她马没丢,人也没丢,很干脆就把马给她了。
钟逾牵着马离开,离开前,钟逾准备去厨房找和尚借一把柴刀。
不过,刚进厨房,就看见两个江府的丫鬟在喝莲子红枣汤。
两个丫鬟见到钟逾,吓了一跳,相互间对视一眼,很快就冷静下来——这位九姑娘在江府就是个透明人,她应该不会说什么吧?
钟逾先是去跟和尚借了一把柴刀,然后拿着柴刀来到两个丫鬟跟前,态度和善地问:“好喝吗?”
两个丫鬟蹬着柴刀,都有些毛骨悚然:“九……九姑娘,我们不是故意的!”
莲子和红枣都是补品,自然是江府给两位去寺庙的姑娘准备的,之前江老夫人的丫鬟交代她们要天天给两位姑娘熬补汤,但是她们知道那两位姑娘不会告状,加上对这些好东西的好奇,所以熬了自己喝了。
可是,就算她们不对……九姑娘也不能拿着柴刀吓人吧?
钟逾不解:“你们紧张什么?”
两个丫鬟盯着刀,不敢说话。
钟逾顺着她们目光抬起柴刀晃了晃:“放心,我犯不着为一碗汤劈你们。”
两个丫鬟松了口气,然后道歉:“我们错了!我们不敢了!”
钟逾却只是问:“还有吗?”
丫鬟赶紧给钟逾盛了一碗。
汤是温的,钟逾并不想喝,她把汤推给两个丫鬟说:“去给江恒烟送一碗。”
两个丫鬟齐声道:“是!”
钟逾提着刀,牵着马从前门出去,和两个丫鬟同路。
两个丫鬟时不时瞄她一眼,却也不敢说什么。
到了观音殿,两个丫鬟进了殿,钟逾径直走向大门。
不过钟逾没走多远,就听到后面传来江恒烟的声音:“九妹,你要去哪?”
钟逾回头一看,才发现江恒烟竟然离了观音殿追了出来。
那些丫鬟家丁可以不管钟逾,可江恒烟看了钟逾提着柴刀牵着马的尊容,实在忍不了过问。
钟逾实话告诉她:“出去转转,很快回来。”
江恒烟嘴巴微张,好一会儿才说话:“那你能带上我吗?”
钟逾蹙眉:“你不是要祈福吗?”
况且,她实在不想带人,因为她要骑马,江恒烟一看就是个没骑过马的家伙。
江恒烟小声道:“你不是说,神仙懒得管我吗……”
昨晚江恒烟脑子里全是钟逾说的什么出去转转、钓鱼之类的,她小时候听药婆讲过不少外面的事情,药婆说自己去过高山采药、去过东海采珠……可是江恒烟很少离开江府,那些东西是她难以想象的事情。
听了钟逾的话,她也想起小时候教过她的药婆,突然就好想去寺庙外面看看,去看看山上有没有药婆说的那么多草药?或者去河边,哪怕只是钓鱼一次也好。
江恒烟很少见江老夫人离开江府,更少见那些姨娘离开江府,就算离开,她们也不会做那些“不体面”的事情,以后嫁人了,她就更没机会尝试这些了吧?
她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对钟逾提出了请求,心里满是忐忑。
?
钟逾一脸的不情愿:“可是你不会骑马啊。”
江恒烟诧异:“你会骑马?”
江恒烟还以为钟逾牵一匹马牵着好玩呢。
钟逾:“我当然会。”
江恒烟眼睛亮晶晶的, 十分好奇:“你什么时候会的?”
钟逾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天赋异禀。”
真的没办法解释,因为原身和江恒烟一样,从小在江府后宅长大, 几乎没出门过, 更别说接触马。
江恒烟更高兴了:“我们是姐妹,会不会有同样的天赋?”
钟逾噎了一下:“或许……”
江恒烟开心的问:“那可不可以带上我?”
钟逾盯着对方的脸默默考虑着, 几个念头隐隐在脑海中冒出来,最后,她答应道:“可以带你,但你要听我的话。”
江恒烟乖乖点头:“嗯!一定听九妹妹招呼!”
就这样,两人一起下山了。
路上,钟逾忍不住问:“你这么跑掉, 不会被江府的丫鬟发现吧?”
江恒烟表示:“不会的, 她们不会主动去观音殿, 刚刚她们去观音殿送汤还是听你的吩咐呢!”
下山的路上, 总体来说江恒烟还是很听话的,只是她的目光总是黏在路边的花花草草上,有时候会忍不住扑上去——
“哇,我在药婆的书上看过这种草, 据说可以清热!”
“咦?这不是接骨草吗?”
“天吶!这里有好多半夏!”
之前上山的时候江恒烟也是走的路, 但当时下过雨,山路湿滑, 她路都走不稳,哪里有空闲看路边的花花草草?
现在不一样了, 她们走了另一条更平稳的山路, 一路上,钟逾耳边充满了江恒烟的惊叹。
大多时候钟逾都懒得说话, 于是江恒烟一个人自说自话,她还说得挺开心。
期间路过一片竹林,钟逾忽然停了下来。
“怎么不走了?”江恒烟问。
钟逾没回答,只是提着柴刀进了竹林,没一会儿,她抓着一根细长的竹竿出来,并将竹竿丢给了江恒烟:“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