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255)
莫大户:“草民愿与刘大户一同敲鼓。”
周围大户一看这两个人扯着“孝”字大旗好像有点用,和刘大户交好的李大户与张大户也跪下来:“草民也愿与刘大户共进退!”
“好一个日日来敲登闻鼓!你这么急迫,那本官便全了你的孝心!来人!”沈离对身边招招手,叫来的是她的护卫,“送刘大户出城,让他为母收尸!”
刘大户总算懂得她眼里那一丝异色是什么,原来是杀意!
“还有你们!”沈离没忘这些要共进退的,“既然你们要共进退,就和刘大户一起出城吧!寻完他们母亲,还能去自家庄子巡田!”
他们后知后觉地惶恐起来,随着护卫接近,不断后退:“大人这是何意?”
“县衙人手不足,现在维持城内治安尚且艰难,外忧内患之下,你们却逼迫本官派出本就不多的人手与乱民冲突,置城内百姓安危于何处?置衙门官吏的安危于何处?既然非要本官给你交代,本官便给你们!想必刘大户也不愿令慈曝尸荒野吧?还有莫大户、李大户、张大户,既然是多年好友,是该两肋插刀……”沈t离对护卫下达命令,“即刻送他们出城!”
六个护卫道“是”,随后不顾几个大户的喊叫,把人拖走了。
变故来得突然,结束地也突然,场上剩下的大户却不敢再讲一句话。
尤其是江老爷,他刚才真的差点……就和他们共进退了!
沈离这时和善一笑,平静的语气中满是威胁:“正是城中最艰难的时刻,若是诸位大户有意协助本官度过此次危机,本官与全城百姓定会敬谢诸位!好了!还有谁要本官一个交代?”
现在没人跟刘大户似的逼着沈离“交代”了。
外面看热闹的百姓全是一脸懵逼——按照正常断案流程,沈离这种断案方式简直是草芥人命!把告状的大户送出城,这和送他们去死有什么区别?
可是,现在是特殊时期,百姓莫名就觉得没毛病!
城中把粮价炒高的人是谁——是这群大户。
逼得城外百姓贱卖土地沦为流民造反的是谁——还是这群大户。
城内外乱成一片,却要求官府去抢回粮地的是谁——依旧是这群大户。
大户们还自称“草民”,可他们和真正的草芥之人能一样吗?
捅了篓子要官府收拾烂摊子,而烂摊子最终也只是平等的铺到每一个草芥之人头上……
现在冒出一个官员拒绝收拾烂摊子,等于替百姓把烂摊子甩回大户们头上。
警告过后,沈离开始安抚众人,大意是——州府必然派兵过来,而府兵到来之前,城内必须维持稳定,即日起,官府还会出面调控粮价。
说完,沈离让衙役们驱散百姓。
百姓们心满意足地散了,尽管心里怀着一丝丝犹疑——官府真的会调控粮价?过几日就知道了。
仪门一关,公堂上只剩一群战战兢兢的大户。
大户们已经不敢随意惹怒沈离,她真会杀人!
沈离可不打算就此结束,对在场的大户们发出邀请:“诸位大户,别急着走,本官还有要事相商!”
刚才一堆百姓围观,可不方便她威逼利诱。
仪门已经关了,她真正想办的事情还没办呢!
一个时辰后……
一群大户满怀屈辱地从衙门离开,他们留下的实在是太多!
城外大部分庄子名义上已经归属沈离名义下的衙门,反正城外被乱民占了,他们拿不到,就“捐”了吧。
除了以上,他们还捐了无数钱粮,并且答应城中铺子粮米降价。
当江老爷走出县衙时,脚步虚浮、神情恍惚。
江府小厮上来搀扶:“老爷,您没事吧?”
江老爷望了一眼小厮,只觉得头昏脑胀,眼前发花,竟然直接晕了过去……
哈哈全鲨光5
送走所有城中大户后, 吴县令手里依然握着一支毛笔字纸上狂写着。
吴明府心里也憋屈,在沈离面前,他不仅失去了公堂的位置, 还沦为一个“笔录”。
沈离坐在附近喝茶, 优哉游哉道:“记完了吗?”
这么冷的天,吴县令却急得额头冒汗:“马上!”
等吴县令写完最后一个字, 他手上的纸立刻就被护卫收到一边晾干。
吴明府顺着纸张排列的顺序一张张看过去,现在还有一种做梦的感觉——前面一半是画押书,大户们按了手印的,承诺城外的各个农庄捐赠县衙,并在结尾附上“某年某月某日前,必将地契送归衙门”。
剩下则是记录着各处农庄的具体位置, 方便将来衙门去验收。
虽然这些东西现在还拿不到, 可是, 名义上已经属于衙门了!
当了这么多年县令, 吴明府每次想从那些大户手中弄钱,还得各种巧立名目,第一次见沈离这样上来就刮人一层皮,比山寇还狠!
可是一切都如此顺利, 谁让平川县已经成了牢笼?外面多少反民等着要这些大户的命?大户们除了依靠沈离, 没有别的路了。
吴明府心里蓦然升起一道恐惧,那些大户要依靠沈离, 那他呢?
沈离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显然不想留下来跟吴明府谈心, 随口打发了他一句便走了。
这次, 沈离直接去了班房,让手下四个护卫挑人。
班房衙役当然没意见, 先不提他们上头的典史都听沈离的话,加上刚才公堂上沈离拒绝让他们送死,如此一遭,他们心中天秤早就倒向沈离。
护卫们一脸懵的挑完人,全都望着沈离,等她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