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270)
也幸好沈离是个姑娘,因为南晋都是男子继位,若她是个男子这般出众,胡桑皇帝恐怕宁愿杀了他,也不会放虎归山。
钟逾还挺喜欢听徐英讲这些,她可以趁机恶补南晋的常识、历史。
就这么聊了半个时辰,徐英忽然闭口不说话了,猛然起身,眼睛看着院子大门的方向。
钟逾回头一看,发现是沈离来了。
等人走近,钟逾和徐英一起作揖行礼。
钟逾觉得南晋诸多不好,但作为一个古代王朝,南晋有个少见的优点,就是不太兴跪礼。
《南晋礼经》上都写着,除了祭祀和大典要行跪拜礼,平时就是见了君主也只要行鞠躬礼,日常作揖礼就够了。
“钟姑娘,可否跟我走一趟?”沈离开门见山的问。
钟逾奇怪:“去哪儿?”
沈离:“去灵均书院。”
在平川县时、沈离决定将钟逾拐来栽培时,就想把钟逾介绍给灵均书院那个人。
钟逾主动性一下就来了,她也想早点去书院:“请殿下带路!”
徐英作为护卫,自然是提着刀跟上。
上了路,一行人沿着内城水道往西走去。
内城水道是原先的护城河,修建新城后原护城河成了旧城与新城的分界线,水道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座桥,而灵均书院就在名为燕飞桥的桥边。
隔着一座燕飞桥,钟逾发现灵均书院比她想象中大很多,河对岸目光所及处全是书院的院墙……
入了书院,钟逾才知道灵均书院是典型的左庙右学格局,从书院前门进去视野十分开阔,能从甬道望到数丈以外的大门、二门、讲堂与讲堂后的藏书阁。
大门到二门的过道右边是知新斋,这是书院学生平日自修的地方;左边是知行斋,是书院学生和普通夫子休息的地方。
知行斋再往左,相邻的便是文庙了。
沈离带着众人穿过几道门,接着又穿过讲堂,直接到了后面的藏书阁。
也是到了里面,钟逾发现另有乾坤,因为进门的时候以为藏书阁与讲堂很近,当时只能看见藏书阁的最上面一层,实际上藏书阁有三层。
藏书阁与讲堂之间隔了很长一段距离,中间又是一个修葺精美的庭院……不得不说这灵均书院的绿化真不错,进门到t现在,大的小的庭院都已经遇到好几个了,况且她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接着,他们进了藏书阁。
藏书阁中有少量学子,还有两个洒扫的小厮。
沈离拦住一个小厮问:“裴夫子在何处?”
小厮答道:“裴夫子在藏书阁的偏房里休息。”
沈离往偏房走去,而钟逾和几个护卫留在了外面。
藏书阁到处都是书架,钟逾摸了一本书下来翻翻,密密麻麻、没有标点符号,依旧是第一眼就让人头疼的模样。
她把书放回去,转头问她的“解说员朋友”徐英:“徐护卫,裴夫子是谁?”
万事且浮休
裴清石年轻时精力很好, 他大多时候卯时准时起来,处理一天公务,到了亥时才会休息。
自从过了五十岁, 他的精力就大不如前了。
每天未时他都要在藏书阁的偏房躺椅上小睡一会儿。
这日下午, 裴清石一睁眼,透过隔间的帘子隐隐约约看见外面的小桌旁坐了个人影。
“王锦?”裴清石喊了自己身边小厮的名字, “你在外面?”
桌边的人影未动,可帘子被人掀开,王锦的脸出现在隔间对裴清石道:“裴夫子,有人来了,她就在桌边坐着呢!”
“谁来了?”裴清石抬手按着眉心。
王锦答道:“就是那个沈姑娘!”
“沈离?”
王锦点点头。
裴清石一下就站起来了,迅速整理好自己的仪容, 掀开帘子走出去。
偏房开了一道小门, 小桌就在门边, 正对着侧院满庭的花树。
沈离端着一杯茶, 不紧不慢地喝着。
“她来多久了?”裴清石问王锦。
王锦答道:“沈姑娘来了两刻钟了。”
听到这边动静,沈离也起身对裴清石行了个礼:“裴夫子。”
裴清石挥手将王锦打发走,对沈离还礼:“参见殿下,殿下应该差人早点叫醒老夫的。”
“并非急事, 等等又何妨?”沈离不在意道。
裴清石在沈离对面坐下:“殿下何时从平川县回来的?”
“今天上午。”
“殿下真是好大的动作!我在书院都能听到有人议论殿下。”
沈离挑眉:“哦?议论我什么?”
裴清石叹气, 没提别人说什么,只是说出自己的评价:“殿下, 你的杀性太重了。”
就算她有巡察令的权力,但裴清石当初在朝堂上见过那么多奉王命出巡的巡察令, 真正动手杀人的不多, 这个权力更多是一种威慑。
沈离倒好,上来直接先剐了两个, 后面一连杀了那么多天、流放一大堆。
晋朝开国以来,除了皇帝本人,很少哪个官员能一桩案子牵连诛杀这么多人。
所以她人还没到丰州,消息就已经传到丰州。
要不了多久,这个消息还会传去朝京,到时候朝堂上不知道多少官员要弹劾她。
“杀了就杀了。”沈离脸上没有半点悔意。
“殿下到底图什么?”裴清石神色复杂。
“也许是权力吧。”沈离直言不讳道,来到南晋她很少有个人能说话,裴清石是少有的能说几句真心话的人。
“殿下已经是天下最尊贵的人,怎会缺少权力?”
沈离摇头:“身份带来的权力到底不是我想要的权利,我想进朝堂,像朝中几个哥哥一样做实事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