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319)

作者: 雪山低头 阅读记录

半月前,机会突然来了。

工部尚书通知他们这些工部□□品的小官,说要选一个新的水利使,去凉州安士县接替原来的水利使负责治理赤水,第一个要求当然是要懂水利,其次要配合安士县县令,最后则是要修一个全新的工事,叫做淤地坝。

工部的人都没听过“淤地坝”,尚书只好凭着自己的记忆将淤地坝在纸上简单画一画。

众人一看,第一反应是觉得这玩意儿看着是挺别致、新奇的,第二反应是不想蹚浑水……

淤地坝,这是个目前未出现的概念,晋国大地上没人实践过、没人见过真的淤地坝,要是修出了问题怎么办?

水利使倒是六品,可这是外放官,还是凉t州安士县那种穷乡僻壤?

通常修个水利没个五年十年能搞定吗?那还是赤水,出了名的难治,就怕几十年都搞不定!

他们正常待在户部任职,过个五年十年难道不能从□□品升到京中七六品吗?

这里是朝京,比晋国所有州县的升官机会都多!

以上问题,对闻人新都不是问题。

懂水利?她制举入仕,最懂水利了!

配合安士县县令?她看安士县县令能想出淤地坝这种新奇点子,真是聪明又能干的好官啊!

修淤地坝?她家中世修水利,怎会不知赤水出了名的难治?但人定胜天!

现今存在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水利,最初不也是空前杰作吗?

况且,她的志向从不在公廨之中,而在江河之上。

闻人新奋力争取,别的官员百般推拒,工部尚书只能选她了,她就这么来了安士县。

随着距离安士县越来越近,历经数十天路途的闻人新神采奕奕,反观甘求,他像一棵蔫儿掉的菘菜。

甘求面对疑问,看了闻人新一眼,借口道:“下官第一次出远门,难免思念故里。”

“既然来了官场,甘求兄还是早点适应吧!”闻人新说完,往衙门方向看去,正好看见正门口走出一个穿着六品女官官府的人。

闻人新认出来了,那一定是安士县的县令,钟逾。

她站在那边,午后的阳光撒在她身上,当真是阳煦山立!

闻人新下马,阔步向前,对着钟逾作揖行礼:“钟县令,我是新来的赤水渠水利使,闻人新,字怀故,久闻大名!”

听到这个自我介绍,钟逾心里挺高兴的,这意味着她写的奏书是有效的,朝京真换了一个水利使!

“水利关乎民生,安士县的百姓以后也要仰仗大人的庇护了。”钟逾说话时也在观察闻人新,第一印象还不错,看上去并不是一个傲气难相处的人。

“我在京中第一次见到钟县令构思的淤地坝,如此巧思令我惊叹不已,想必大人也精通水利?我向来佩服钟县令这样才华出众的官员,若是钟县令不介意的话,不如我们以字相称?”闻人新主动提出道。

钟逾答应下来:“好,我的字是元心。”

闻人新其实还没说够,她恨不得立刻跟钟逾去请教一下“淤地坝”,结果余光扫到跟在边上的甘求,只得让出位来。

甘求领略到她的意思,往前一步对钟逾行礼:“钟大人,在下是新任的安士县县丞甘求,字子有。”

钟逾笑容和善:“好,请进请进,全都进来说话。”

熟悉县衙的事物后,钟逾已经能准确分辨出哪些事情应该亲自处理、哪些事情应该扔给鲍贯,可惜鲍贯的效率偏慢,逼迫后勉强维持在普通水平。

这甘求来得正好!

她稍微训练训练,有些事情可以扔给他干。

甘求不知钟逾在打什么主意,就是看她的眼神莫名其妙心里发毛……

一进门,闻人新和钟逾迫不及待地聊上了。

钟逾将安士县的地势情况大致给她讲了一下,又将更多关于淤地坝的思路告诉她。

一路上说到三堂,钟逾直接从桌案上翻出一本册子交给闻人新:“这是我画的一些图,还有一些对赤水渠的构思和建议,你可以看看,”都是钟逾下值后没事干在书房画的,“当然,很多地势你得亲自去安士县周边查看,不可照搬。”

闻人新随手翻开一面,眼睛就黏在了图上,好不容易挪开,她对钟逾道谢:“看见这些我就知道元心真是用心良苦,我上任后定会仔细查看!”

“拜托了,怀故。”钟逾已经把能想到的细节都记录在册子上了,闻人新只要是精通水利,就能看懂学会,其他的不需要她教了。

闻人新如获至宝,匆匆道别,带着自己的随从直奔城外,还是早点顶替前任官吧!

钟逾这边只剩甘求,她和甘求客套完两句就没什么可说,只能打发对方早点去县丞衙休息吧,明早上值。

后脚,她就接到了驿站传令官送来的上级政令书。

钟逾翻开政令书一看——安士县免赋三年!

她当初真是随手一写,成不了算了,成了血赚不亏,真血赚了?!

钟逾正想着,那个皇帝可能没有她想象中那么昏庸?往后看,她上扬的嘴角逐渐变平。

政令书上的意思是,她还什么都没干就赏安士县三年免赋有些说不过去,所以,赤水渠修水利的经费先降一降吧,降成晋国各地普通县城的用度水平。

普通县城的用度水平?很多县城根本没有大型工事,只是做些日程维护工作,花销不大。

赤水渠的工事规划放在整个晋国都是大工程,朝廷不拨款,那还修什么?纸上前一句冠冕堂皇地说边境百姓苦寒,后一句直接来个断掉民生工事拨款,精神分裂啦?

上一篇: 怪夏天 下一篇: 慢冷[先婚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