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完全躺不平是吗[快穿](91)
这支队伍里现在没人不讨厌倭国。
若真是倭国人……他们在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大家很难不怀疑他们的目的。
钟逾可不信倭国人跑到长溪山脉来挖山货。
最后,甄慧决定也去探探对方的底细,既然对方过来送茶,那他们回礼好了。
他们从队伍的行囊里挑出两块腌肉,充作土特产,然后又调了个倭国留学经历的工程师和一个稳重的军人送了过去。
以上是明着查探,同时,还有一名善于侦查的军人后手也去了。
由于后手那位军人是暗访,所以……钟逾也不知道他怎么去的。
留守在屋里的人紧张的等待着,只期望队伍里的同志能尽快、安全的回来。
好在十来分钟后,先手去的那两人就回来了。
那两人回来后,只是一脸的凝重,喝了杯水后就将他们搜集到的消息全盘托出。
有一件事可以确定了,田山一伙人绝对是倭国人。
去送腌肉的工程师以前在倭国留学了六年,他对倭国人的语言、习惯还算熟悉,当他敲开那边的房子,便听见院子里的人在说他们自己的语言。
除了身份的确定,工程师还隐约在他们院子里瞄见了一件疑似是用来测绘的工具。
他们可能是来盗测华国地图的!
隔了一会儿,侦查兵也回来了。
他告诉众人——他试图潜入那栋院子,但是那边的人不少,而且看着很警觉,院子的几面墙都有人守着,没办法进去。
虽然进不去,可已经知道对面是倭国人,他们不甘心这样离开,必须要搞清楚对面的目的!
次日,队伍里好些人早早就醒来了,不过他们今天并不赶路,而是修改了计划,决定在此地多逗留一天。
甄慧问昨夜的守夜人:“对面房子里的倭人今早出门没?”
守夜人回答说:“报告,还没出门!”
甄慧点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一边啃窝头一边就坐在窗边不动了。
隔了没多久,钟逾也醒来了,她一出来就看见窗子边满是军人和工程师。
“你们这是盯了多久?他们还没出门?”
甄慧没有回头,背对着钟逾勾了勾手指:“他们门开了,来看!”
钟逾闻言,拼了命地往人堆里挤。
等她眼睛能看见窗外时,就见对面的房子浩浩荡荡地走出一支队伍,少说也有三四十人。
他们背着背包、带着干粮和水囊,还抬着些钟逾再熟悉不过的地理测绘仪器。
那些人的身份昭然若揭,他们只可能是勘察地理的……
炸山计划
甄慧的第一任务是将长溪的工程师送出长溪, 目的是为了保护长溪的地势环境不被敌国所知晓。
可是,眼前有一队盗测华国地图的畜牲,她哪还能忍?
等那些倭人走远后, 甄慧这边也迅速作出反应, 她召集了一支军人组成的小队跟了上去。
钟逾莫名其妙就成了其中一员,尽管她不是军人。
理由是她十年前亲自参与过勘测, 而与其他成员比起,如今三十多岁的她还算年轻。
甄慧其实也同样参与了勘测,不过她是学气象的,比较懂天上的,不太懂地上的。
他们的队伍不敢跟得太近,担心会被发现, 好在山林里树木繁茂, 便于隐藏, 而钟逾也可以根据对方消失的方向推测出大概的走t向。
总之, 一个上午过去,他们的跟踪行动还算顺利。
正午时,倭人的勘测队似乎抵达了目的地,开始摆弄着工具工作起来。
钟逾这边的人见了往后撤了一截, 开始商量起对策。
“我说这群畜牲没安好心吧?现在咱们总不能让他们把地势测完了就走人吧?”队里一个军人义愤填膺地说道。
“我们这就上吧!把他们全部解决了!”
“我这有个手\榴\弹啊!炸死他们得了。”
“不行!他们站位分散, 没法全部炸死。”
“不要我冲动!”甄慧连忙阻止道,“昨天鬼子来送茶, 你也见过他的手,是有枪茧的手, 这会儿看他们穿得像个平民, 谁知道腰上有没有藏枪藏手雷呢……贸然冲上去怕是要两败俱伤,但现在他们在明处我们在暗处, 还可以商量对策。”
他们的军队向来缺少武器,有些部队几个兵才一把枪。
甄慧这次同行的伙伴情况还好点,至少人手有把枪,加上之前跟土匪火拼,从那边补充了不少武器,即便如此,枪的质量、子弹的数量也难以和敌国相比。
对面几十个人,如果他们有武器,这边又没有办法瞬间全面对面,一旦那边的人反应过来,这边也可能会陷入劣势。
所以一定要冷静。
钟逾身处其中,耳边是各方的窃窃私语,所有人都在讨论敌人可能有多少战力、哪种战术打杀起来损失可以降到最低。
可是钟逾所听到的结果并不乐观,好像无论如何,自己这边都会损失至少一半的人。
她忍不住开口问:“等下你们要打起来吗?”
没有人犹豫,回答她道:“当然要打。”
战术还没有商量出来,唯一达成共识的是,绝不能放这伙人离开。
钟逾听他们说这种话,胸口像堵着块石头似的。
她不同情敌人,但不想看见此时说话的同志们受伤、甚至死去。
甄慧明白钟逾没经历过打打杀杀,心态与这些做惯军人、 见惯生死的人不同。
她把手按在钟逾肩膀上,语气像是一种安慰:“等会儿你先走吧,你知道怎么回去。”
“你们呢?”钟逾反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