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这游戏也太真实了(458)

作者: 晨星LL 阅读记录

最最关键的是,这里临近出城高架,只要清理掉路上的障碍和沿途的植被,对路面稍做修补,卡车甚至可以沿着高架下的辅路,直接开到工厂门口!

无论是交通还是资源方面的优势,这里都比坐落在湿地公园中的前哨基地强太多了。

简直是工业流玩家的福音!

原先悬挂着成分不明风干肉的“货车可进式”厂房,如今已经被改造成了81号钢铁厂的新厂址。

厂房的顶部被凿出了一个圆形的窟窿,一座红砖砌成的烟囱高高的耸立,从窟窿中钻了出去。

它就像一只火把。

在这片文明的废墟上,点燃了一丝渺小却坚定的光芒

……

81号钢铁厂的厂房内。

高炉中盛满了炙热的铁水。

热的脖子上都是汗水,李牛将外套的扣子全解开了,扇着手掌往脖子里灌风。

“今天的炉火感觉比昨天旺了一倍,是我的错觉吗?”

如果不是那俩个戴VM的工头不让,他甚至想把头顶垫了毛衬的钢盔也给摘下来。

站在他旁边的是同一个镇上的街坊,隔壁老吴家的吴大河。他们家是做铁匠的,不过冬天没什么生意,开张的机会很少。

之前招工,老吴家的两个儿子都进来了。大的和他一样做了炉前工,同时兼任一些打杂的活,小的则被选去做了扎棍工,在蓝外套的指导下操作扎棍进行热扎。偶尔还需要上锤子,敲打一些小件,不过这种情况不多。

“工头说,厂里新到了一批资金,厂长打算往高炉里添加硼,试做50B号钢……据说是用来做炮管的。”

李牛一脸好奇。

“硼是什么?”

吴大河从兜里摸出一块小石头,在他面前晃了晃,又给收了回去。

“就这个黑色的小石头,据说只用加很小一点,就能大幅度提高钢铁的强度,但必须控制好量,一点也不能多……我也不是很懂,反正这种复杂的事情,蓝外套们会去搞定,按他们说的做就行了。”

李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没过一会儿又接着问。

“50B号钢是什么?”

吴大河把头摇成了拨浪鼓,把刚才那句话又给重复了一遍。

“不知道,反正按他们说的做就行了。”

李牛一脸无语。

虽然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但他心中却是把这事儿作为经验给记下了。

加了硼,钢铁会更耐用,但只能加一点,不能加太多。

不过很快,他的心里又产生了其他困惑。

可具体是加多少呢?

还有,这里说的钢,是所有的钢都可以吗?

还是仅限于某几样?

毕竟厂里炼钢的方法很奇怪,有时候会加钨,有时候会加铬和镍,有些时候还要加硅。而根据用料不同,钢铁的用处也不一样。有的是送去做枪管,有的是做机匣,还有的则是拿去做自行车车架。

贝特街的铁匠打铁可没这么麻烦,顶多是掺点碳,锻造出来的工具一样好使,结实又耐用。

听说聪明的铁匠还会专门从废车架子上回收钢材,尤其是停在室内车库里的那种。

那些材料回炉锻造的钢铁,会比一般的钢耐用许多。

李牛并不是铁匠,在来到这里之前,只不过是一名住在贝特街的拾荒者,偶尔会跟着余家的二儿子余虎出去打猎,因为他总能找到野猪的窝……虽然他自己也说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至于为什么会在这里。

那就说来话长了。

一个星期前,前哨基地工业区搬迁,老查理在广场上贴出告示,要求招募5~10名身强力壮、年龄在16~35之间的工人过去帮忙,不但管两顿饭,每天还给1银币薪水。

在贝特街的街道办公室商店,1银币能换到1公斤青麦或者羊角薯,还能换到50g的盐。

这种好事儿平时上哪里去遇见?

这么冷的天,本来也没什么事情可做,听到能给家里省点粮食,李牛二话不说报了名。

至于给的是筹码还是银币,最近已经没多少人在乎了。

巨石城的商队从入冬之后就没再来过这儿,对这里的幸存者们来说,能换到吃的和用的东西,那就是钱。

厂房搬迁的工作不是很费力,只需要将一些大大小小的东西用拖车运出森林,在公园北门口装上卡车,然后跟着卡车一起到北边的废弃轮胎厂,在工头的指挥下,把东西卸下就行了。

那座废弃轮胎厂曾经是血手氏族的据点,不少贝特街的居民都很怕靠近这儿,不过李牛却不怕。

血手氏族已经被消灭了,而那厂房的楼顶,飘荡着的是404号避难所的旗帜。

经常跟着余虎去前哨基地串门的他很清楚,那些蓝外套都是很好的人。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搬迁工作持续了整整三天,不但顿顿有肉,而且还能吃饱。

如果不是活儿都做完了,李牛甚至想一直待在这里。

也就在那个时候,钢铁厂的工头走了出来,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

81号钢铁厂打算招一批合同工,每个月的薪水60银币,吃住都在厂里。每个月有4天休假,哪天休息可以自己定,干得好还有提成可以拿。

除了年龄之外,招工的要求就两个,一个是力气大,一个是识字……识字多的优先考虑。

根据工头的说法,工厂会开设夜校扫盲班,组织工人们学习写字、算数和画图,但因为要签合同,所以至少得会写自己的名字才能报名,还不许让别人代写。

那是李牛人生中第一次体会到,有文化是一件多么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