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之吻[年龄差](126)
Ambre由于不会中文所以没有和苏晓一起回国,她让苏晓自己在国内面试合适的人选,现在暂时由李蕊代理。
正和其中一位记者交流的时候, 忽然李蕊神色紧张地向她走来, 正好记者接了一个电话,她们就停止了交流。
李蕊将她拉到了休息室里。
“出什么事了, 蕊姐?”苏晓不解地问。
李蕊将她的手机递给她看,“今天下午出的报道, 现在上了趋势热门。报道说你的作品涉嫌抄袭日本小众画家的作品,通过炒作将自己炒红, 已经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苏晓查看了被指抄袭的画t作是她发在Ins上的一张早期练习画, 画的是杏花, 以梵高的《盛开的杏花》为灵感,色调和构图与那位日本画家的作品有60%左右的相似度, 日本画家的作品比她早发布六个月。
报道讽刺了她三年来频频现身各大媒介的行为,这种“不纯粹”证明了她对艺术毫无敬畏,艺术风格是对大师的拙劣模仿,并且剽窃小众艺术家的作品。
热门话题的词条是“苏晓抄袭”,评论区里有说不认识的、骂抄袭的、骂炒作的,很是热闹。
这篇报道偏偏在她办个展开幕晚宴的时候上热门,感觉是有人故意为之。她这两年窜头太快,红眼病是不少。
这是处心积虑地要把她的名声搞臭,并且毁了她的个展。
不过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苏晓难免心里乱乱的,外头的宾客也不知道有没有看到这个热门。
“晓晓,你先别怕。这样的场合来宾不会有空刷手机的,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先把活动办完,再想对策。”李蕊临危不乱地说,“万一要是有人问起,你只要否认抄袭,不用做多余的解释,贝浩登官方会发布正式的声明。”
苏晓整理了下情绪,随后点头说:“我也不是什么明星,把我送上热门还真是花钱花心思了。用一张练习画捕风捉影也没什么水准,我应付得过来。”
李蕊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很多成功的艺术家都是经历骂名过来的,你不用太在意。”
“嗯。”苏晓点头。
苏晓简单补了个妆就重新返回了大厅,刚刚那个和她交流的女记者马上迎了上来。
“苏小姐,你有看到网上的报道吗?请问你怎么回应抄袭的传闻?”记者的声音很宏亮,引起了一些来宾的注目。
苏晓:“我也是刚刚看到,我没有抄袭这位日本艺术家的作品,具体细节会由贝浩登官方发布声明。”
“那请问你是如何回应关于指责你炒作的报道呢?”记者继续提问。
“是炒作还是宣传大家见仁见智,现在是信息时代,我觉得艺术创作者也有权利展现自己。我不期待所有人都能认同我的创作,我能做的就是坚持本心。”苏晓还是没忍住多说了几句。
这时李蕊跟出来,微笑着得体地对记者说:“这里是我们的个展开幕晚宴,之后如果有机会安排专门的采访环节,会邀请各位媒体朋友参加的,现在请专注在我们的作品展,谢谢。”
记者恹恹地走开了。
然而原本专注于画作的来宾们开始窃窃私语,不时地向苏晓投来探究的目光。
原来热络地想找苏晓交流的人们目光谨慎起来,仿佛是不想和她这个“抄袭嫌疑人”扯上关系。
苏晓感觉周围好像忽然有了一层无形的屏障,阻隔了她和他人。
李蕊看出了她的不自在,走到她身边,“晓晓,你要不先去休息室休息一下吧,闭幕我来进行就行。”
苏晓摇摇头:“这毕竟是我的作品展,我怎么能临阵脱逃?那不是更做实了我做贼心虚?反正还有半个多小时,蕊姐,我可以坚持的。”
摸了摸苏晓的肩,李蕊笑着说:“心理素质还不错,好,我陪你。”
苏晓和李蕊站在原来的圆桌旁,却忽然从门庭若市变得门可罗雀。
有些来宾不告而去,留下的纷纷在看着手机打字,有些还将手机对准了苏晓拍摄。
就在苏晓以为这场作品展开幕晚宴要以这样落寞的形式告终时,门口却出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来宾。
一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立刻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他身姿挺拔、不怒自威,光站在那里就气场十足,身后跟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彪悍男人。
李蕊率先反应过来,步伐稳健,微笑着迎了上去:“盛总,您来了,好久不见。”
她热络地和男人握了手。
“好久不见,抱歉来晚了。”男人虽说着抱歉,语气里却没有歉意,目光淡淡地落在苏晓身上。
苏晓和男人对视了一眼,随即有一些似曾相识的感觉。
这个男人,她是不是见过?
“当然不晚,您大驾光临是我们的荣幸。”李蕊侧过身来,对苏晓说,“晓晓,这位是盛世文旅的盛总,过来打个招呼。”
她一边回想一边走上前去,微笑着伸出手:“盛总您好,我是苏晓。”
男人握住了她的手,有力却恰到好处,“你好苏小姐,幸会。不知道苏小姐还记不记得,我们曾经有过一面之缘。”
苏晓终于在记忆中搜寻到了这张面孔,雨天、外滩、停下的加长林肯。
她从原来的茫然到逐渐清晰,展开了一个轻松的笑:“谢谢盛总当时的帮助。”
盛则明笑着说:“没想到苏小姐还记得。”
李蕊的眼神在他们两人之间摆动:“晓晓,原来你认识盛总?”
“之前算不上认识,盛总帮过我一个小忙。”苏晓解释。
李蕊笑:“那现在算是认识了,盛总是艺术品收藏上的行家,晓晓,你多和盛总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