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坠黎明(104)
“......然后就要了我们家的地址。”
池晚黎:“都快过年了,人家说不定不来了。”
转念一想也对,人家电话里面也没说什么时候,年后也有可能,“到时候人家来,我就把工钱给人家结了,不要我硬付!”
“......”倒也不必如此。
“行了快去休息吧,这几天我们一起去县城把年货买了。”
送走老太太,池晚黎关上灯,重新躺回床上,打开微信,季庚礼的聊天框依然还在置顶。
之前一直这样设置着,后来一直懒得换下。
“谢谢你,但是饭饭的定位系统我这边自己来就行,不麻烦季董了。”
顿了顿,又一字一字删除掉。
手机锁屏,倒扣到床头柜上,黑暗里精神异常清明,刚刚聊天框里,时间已然是四个月前,无声的寂静里,有一些被牵扯的记忆的在流转。
好不容易休息,一觉睡到了上午十点,吃过早饭开车带吃池奶奶去县城买年货,顺便带着饭饭去宠物医院洗个澡。
人和狗都要喜气洋洋过年嘛!
老家的年,比在外一个人过有烟火气多了,会发光的灯笼、鎏金的对联、还有坚果、糖果等过年的吃货,两人一直采购到下午五点才返程,后座以及后备箱都放的很满。
回家路上下起了雨,到家时天空已经像是打泼了墨水,乌压压的一片,池晚黎从车里找出伞,接池奶奶进屋,刚坐下,邻居站在堂屋门口喊:
“阿黎,那会有人来你们家找你,说是给大白装什么东西的,你们不在,他又走啦。”
雨声窸窣,听的模模糊糊,池晚黎随口应答:“知道了婶子,谢谢啊。”
没把邻居的话放在心上,两人决定明天雨小点,去医院看看宋清源,再怎么说,也是有血缘关系的弟弟。
上次已经和张秀丽话话说的很明白,这几个月都没有再来找她,估计情况比较乐观,可去了医院,还是超乎了池晚黎的预想。
“你是说,有慈善基金会免费承包了宋清源所有的医疗费,并且已经找到合适的骨髓移植?”
人逢喜事精神爽,张秀丽脸色比之前都好,“是呀!已经过了一个多月了,年后你弟弟就能安排手术了!”
“哦就在昨天,那个基金会还专门派人来探望了,”手指往病床旁的柜子上一指,“那些营养品也是人家带过来的。”
这样的好事当然喜闻乐见,但池晚黎还是有疑问:“对方是哪个基金会?可别被骗了!”
哪有这么多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发生呢。
“叫什么庚华公益基金。”
池晚黎表示知道了,一会查一查。
也没什么好聊的,见着继爸池晚黎只不咸不淡地打了个招呼,倒是张秀丽两口子间的相处让她险些红了眼眶。
互相体谅地苦中作乐,和亲密无间。
也正是这趟出行,让季庚礼又扑了个空。
还有两天就是除夕,他没有再逗留的时间和精力,在那栋二层小楼前,他和旁边的邻居极慢的交流着。
第一次遇见这样带有地方特色的土话,只能连蒙带猜。
“阿姨,麻烦您捎带帮忙看一下,等他们回来。”
大门门口堆着好多礼盒,“问起来,您就说是来给奶奶拜早年的。”
邻居婶子普通话说的不怎么样,但是听的懂啊,眼前这个用他们方言叫怪标志的男人,穿着大衣和皮鞋,还围着围巾,在他们镇上还没有人这么穿过嘞!
婶子笑眯眯点头。
季庚礼顿了顿,又绕去副驾驶,打开车门,拿出钱夹拿了一沓现金出来,给婶子当做道谢。
邻居婶子被这手笔弄得懵了,“哎哟小伙子这可使不得。”
“您就收下吧,一点心意。”
这人太过矜贵,婶子无端有些拘泥,擦了擦手接过来,连说谢谢。
目送着男人开车离开这个院子,她觉得这的空气都充沛了几分,连忙回家拿手机,给于老太太打电话。
等两人一狗开了一个半小时车回家的时候,只有门前那些抓人眼球的礼品,在邻居婶的天花乱坠的描述中,池晚黎确认了一件事:
昨天说的那个要给饭饭装系统的男人,今天这个在门口等了一个小时的男人,是季庚礼。
这个认知,让池晚黎整个人有些幻灭的不真实感。
仿佛为了验证他的猜想,手机消息提示音响起,微信进来两条新消息。
“跟奶奶说好,过来给饭饭装定位系统,不凑巧,年后开工会有工程师过来,到时候提前跟你们预约时间。”
“快过年,随手拿了些补品,新年快乐米米。”
有上街赶集的老乡边走边聊着家长里短,邻居婶跟着老太太去细看那对礼品,周围明明喧闹,但池晚黎只觉周遭绝对寂静。
有什么不切实际的猜想从心底浮上来,又落下,最后破碎而出,告诉池晚黎,是真的。
她没回,葱白的手指在屏幕上停顿一霎,果断将人拉进了黑名单。
从前觉得好聚好散,是以并没有删除联系方式,现下......这些似是而非的做法,倒叫她无来由有些懵。
这样的事情从来没有预想过。
有什么系统是他一个分分钟进账千万的人要来亲自装的?
又是什么关系,促使他不远千里,过来送一送年礼。
池晚黎几乎是机械地去收拾那些东西,最后索性不分门别类,一应拿进储物室,锁好门,放着好了。
/
时间一晃,就到五月,南城的五月并没有全然入夏,早晚温差却高的离谱,夙兴夜寐十几个工作日,活动总算是完美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