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骨观心(探案)(114)
棠梨却接着道,“前辈原是官府专用的烛匠,可见手艺精湛,地位尊崇,却因为看不惯郭县令的举动,不愿狼狈为奸,不惜自伤腕骨,自毁前程!这份气节,晚辈尊称一句先生大义,也不为过!”
贾烛匠眼中含泪,眸光微动道,“老朽也曾读过圣贤书,虽屡试不中,却也知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大道维艰,老朽也谨守圣心,与其浊富,宁此清贫啊!”
棠梨拱手作揖道,“前辈,我知道您在担心什么,可这次虫白蜡□□一事,已导致贵妃重伤,常胜候枉死,威远侯府世子去世......桩桩件件,无论因何而起,已无可挽回!危害皇族,谋杀皇亲,若是不查出凶手,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整个眉山都可能陪葬,前辈慎思啊!”
贾烛匠喟然长叹,也知如今之际,非自己一己之力,所能阻止。
拱手回礼道,“老朽谢夫人赏识和体谅!”
“老朽常去山中采蜡,确实和山民关系亲近。老朽的内人,是浪穹县人,去岁浪穹大水,有许多流民,来眉山逃难。老朽斗胆,以大人和夫人,是老朽内人的远亲,来此寻亲避难为由,将二位送去山中采蜡,这些山民必然不会怀疑!”
“只是...”
贾烛匠看了一眼,面前的指挥使夫人细皮嫩肉,指挥使大人威严凛人,实在有些想不到,他们扮作逃难的农户夫妻,会是什么样子?
五候蜡烛11
辰时一刻, 棠梨和盛大人,乘坐着贾烛匠,租来的破旧马车,朝着眉山的方向, 吱吱嘎嘎奔去。
棠梨身着靛蓝粗布襦裙, 梳髻挽发, 斜插根木簪子, 未施脂粉, 看着倒也清丽朴实。而盛大人则一身黑粗布裋褐, 头发在脑后挽成两股发髻,缠绕着固定的网巾, 一副泥腿子的打扮。
贾烛匠对二人的装扮还算满意, 一路上为二人讲解, 整个眉山的产蜡布局。
眉山高山区是产虫区,这个季节已经完成幼虫采集,没有什么活要干;而山脚下的小村庄, 唤做眉庄, 是熬制蜡油的地方,不许外地t人进入。
唯有半山腰上的产蜡区,八月初至九月底,是最繁忙的时候。
今岁因着郭县令急功近利,提前采蜡,倒是从五月开始,山头就忙碌起来。
按照贾烛匠安排的身份, 棠梨和盛大人, 原本家境丰足,不幸遭了大水, 亲人罹难,房舍也被冲垮了...
逃难寻亲来到眉山,自身艰难的贾烛匠,只能带着他们,来山上找个活计维生。
当然,这个时节,就只有去山上采腊最合适。
《本草纲目》有记载,“处暑后则剥取,谓之蜡渣。若过白露,即粘住难刮矣。其渣炼化滤净,或甑中蒸化,沥下器中,待凝成块,即为蜡也。”
若按照这个安排,棠梨和盛大人,必须每天早晨,天不亮就上山,赶在清晨用刀片,将白蜡从树枝上刮掉,或者切掉包有蜡质的树枝,装在囊橐或挑子里,天黑前挑到山下来。
可棠梨心知,若是凶手有意下毒,采蜡过程很难得逞。只有制作蜡烛的过程中,动手脚的可能性最大。
必须要想个办法,留在山脚下的庄子里,混入制作蜡烛的队伍。
接近巳时一刻,三人到达眉庄。
眉庄坐落在眉山下,是一个清幽宁谧的大山庄,光是村民就有一千多人,家家户户都围着虫白蜡过活。
棠梨下了马车,目睹眉庄周围,群山环绕,远山耸翠,古木撑青。清风荡漾中,炊烟袅袅升起,与金光熠熠的晨间日光,交相辉映,越发显得山庄静谧祥和。
若不是棠梨是为查案而来,知道半山腰的采蜡区,不到两个月前,刚发生过惨无人道点天灯酷刑,她当真会生出一种感觉,隐居山中,晨起夜眠,野果为肴,粗茶淡饭,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也不失为自在悠闲,不虚浮生。
可她知道自己为何而来,也知道这里发生过什么,再望着满山葱翠,山间烟火,就生出脊背发寒的感觉。
十四名壮丁,在山上点了天灯。
眉庄的族老们,并不敢张扬此事,一则官府以谋反之名逮捕这些人,二则眉山以虫白蜡为生,害怕得罪当地官府,又害怕毁了虫白蜡的名声,自断营生。
于是,十四名年轻气盛的农人,只能死在这座大山里,连上告伸冤的机会都没有。
棠梨正欲跳下牛车,盛大人搀了她一把。
贾烛匠捻须看着,两人倒是果真有种,青年夫妻遭逢变故,相依为命的感觉。
他下了牛车后,轻车熟路般,带着棠梨和盛大人,往山庄的东厨走去。
贾烛匠和东厨的刘氏夫妇,关系还不错。
东厨是三大间房子,笔直打通,堂间里就是两个大灶台,此时正烧着火。
他们三人进去时,刘婶子正在从架橱上,扒拉着要用的干辣椒。
“刘婶,已经在预备午饭啦?”
棠梨闻到,一口大锅里,正炖着肉。
路上贾烛匠已经说过,刘婶算是庄子里的厨娘,操持炊饮,准备匠人们的一日三餐。
刘婶子也年过五旬,和贾烛匠似是同龄,不过常年在厨房干活,烟熏火燎,面相更加显老。
她回身见是贾烛匠,油光红润的双颊堆满笑。
“贾兄弟,你可大半年都没来啦!你刘哥前几天还念着你的手呢!”
她放下颠勺,也不顾手上油腻,就去拽贾烛匠的胳膊。
“怎么样?还能活动吗?”
贾烛匠也不见外,苦笑着,“这只手算是废了!”
看刘婶子满脸愁容,贾烛匠忙指了指身后,还站在门口的二人道,“求婶子帮个忙,内人老家的亲戚”,他脸上恬着不好意思的笑,“婶子也知道,去岁浪穹遭了大水,他们逃难寻亲来到这里,我如今家里也困难,求婶子给他们安排个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