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118)
“……”
入夜,四皇子府邸。
肖卓君让丫鬟们退下后独自去了书房,夜里灯光闪烁,他随手拿起一旁的卷轴,准备阅读,这时忽然听到外面的门传来“吱吖”一声,似乎是有人在推门。
他一愣,谁胆子这般大了,竟敢不出声也不敲门?
难道是刺客?可这也不应该啊。
肖卓君以为是哪个不知轻重的小丫鬟,正要出声训斥时,门开了……
他首先看到的是一只老虎巨大的头部,一双发光的蓝色眼睛紧盯着他。
肖卓君:“……”看来府里的护卫还是不行啊,倘若他此次能够逃脱虎口,得加强一下防御了。
肖卓君回头看了一眼挂在墙边的弓箭,暗自计算着自己能够有几分胜算,他没看到这时候大白眼里闪过的不屑。
哼,无知的人类,它的皮可不是什么都能刺穿的。
大白大摇大摆地走进屋,量他不敢叫人,也不敢赶自己出去,它进来后尾巴一扫,“啪”地关上了房门。
肖卓君:“……”这是何意?
难不成是要在享受美食之前与他畅聊一番?
肖卓君武艺的确不错,但他还没自大到有把握能够与猛虎近身博弈的地步。
眼前的这只成年白虎体态威猛,额前是灰色的“王”字纹路,一身毛发光滑发亮,纯白色的毛皮上有一道道深灰色横纹,现下正甩着长而粗重的尾巴,歪着头打量自己。
大白眼珠转了转,没错,就是此人了。
胆儿还挺肥,居然没被它吓得尿裤子,以前它不知道吓尿过多少人类。
咦,此人头顶紫气浓郁,阿泽与这人关系好,好像还不错?
肖卓君握着卷轴的手,掌心微微汗湿。
他看着这只老虎的双眼,产生了一种他是在与人对视的错觉。
随后,大白低头将嘴里的东西吐在地上,伸出一只爪子指了指这物,然后很人性化地张嘴咬开门,白影一闪便不见了踪影。
肖卓君看着地上的一团裹好的布料,眸光微微闪动,他起身弯下腰捡了起来。
然后重新坐在书案前,将布展开,里面是一封书信,封面上赫然写着“师兄亲启”四个字。
烛光隐隐约约,看完这封信后肖卓君唇角勾了勾。
他这师弟,果然不是一般人。
这信既是一封求助信,也是一封投诚信。
黑夜里,大白送完信之后并没有立马回去,它独自t一虎走在无人的街道上,突然间爪子一顿,它好像闻到了一股尤其熟悉的气味。
年幼时那人曾坐在它的脊背上,还曾为它顺毛,它的每一根毛发都被那人打理得很好,还有很香很香的味道。
大白跟着气味一路来到了一座府邸的大门前,仰头看了看,黑暗中的它,眼睛发出蓝色的光。
那人就在那里边!
大白猛地一个跳跃,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府内。
第二日一早,肖卓君便拿着信往皇宫而去。
他是个即将失去父亲的孩子,但也是这天下百姓的四皇子。
他有义务照顾父皇,也有义务为百姓请命,想必父皇很愿意看到这样的他。
雄鹰卫(一更)
古人认为, 水患灾害其实是“水不润下”现象。
其解释为“雾水暴出,百川逆溢,坏乡邑, 溺人民,及淫雨伤稼穑, 是为水不润下。”1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水不润下”这类水患灾害?
他们的解释是:“若乃不敬鬼神,政令逆时, 则水失其性。”以及“仁未及物,诚不动天, 阴阳失和,水潦为败……”2
这两种观点则充分展现了古人对封建迷信极致信仰。
季泽不信这种东西,就是在修真界, 也只有人,妖,魔, 而神这种存在确实是虚无缥缈的。
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这“神明”不过是人内心衡量己身的一把尺子罢了。
临山县城中的水位本就在自然下降, 这时候顾桡不派人安抚接济与转移受灾群众,反而跑去开城门放水。
季泽从系统那里得知, 这全城的洪水被引至乡野间,导致一些原本未受灾的农作物都被冲倒,离县城较近的村子又重新浸泡在洪水中,村民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气得他想立刻跑去衙役, 将顾桡抓出来痛揍一顿。
暴雨停歇的第二日, 季泽左等右等都没等到大白回来,当他以为它迷路了的时候, 半夜三更又回来了,一直趴在院子里低低的呜咽,整只虎激动得不像样。
因此,季泽十分怀疑大白是不是误食了兴奋剂。
到了第三日,顾桡才不紧不慢地开始“勘灾”,所谓勘灾就是上门核查灾情,全面统计受灾范围,以及受灾的人数,摸清情况好为以后发放救灾粮食和减免赋税提供依据。
为了作出一副他已尽全力的模样,还亲自上门慰问受灾的城中百姓,说自己已经上报给了知府大人,让大家不要惊慌。
更让季泽气恼的是,顾桡不但不及时派人清理现场,还准备带领全城的百姓去祭祀河神!
并且宣扬鼓励他们要将死亡牲口抛弃沟中,不若,是以为将来家中必不详。
季泽简直气得发抖,他想起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人的话,“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以至狼心狗肺之辈汹汹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变为丘墟,苍生饱受涂炭之苦。”
顾桡当真是胆大包天!
大灾后本就容易出现疫情,他竟然不下令寻找并统一处理尸体,竟还怂恿百姓将牲畜尸体扔进水里!
迷信如斯,这要是造成了水源的污染,百姓饮用之后,该是何等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