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168)
你要是当真随意起来,那就是犯傻了。所以诸位官员与新科进士们在一起吃吃喝喝,聊天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的。
这场宴会,大家本来以为季泽会再次出风头,会被皇上夸奖几句之类的,但这些场面都没有出现。
永旭帝仿佛忘了当日在太和殿上,他对季泽那篇策问表现出来的欣赏似的,他方才提问时对待自己钦点的状元郎与其他进士并无太大差异,也只提了一两个简简单单,规规矩矩的问题。
季泽自然也是恭恭敬敬的回答,没有任何逾矩之处。
圣上的表现让一些想要拉拢今科状元的官员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季泽到底是受重视呢还是不受重视?
不过这让某些见不得季泽好的人很是高兴便是了。
季泽由于一开始就表现得很是平易近人,没有一点“六元及第”的骄傲疏离感,倒是让他与许多进士聊得很开。
这些能考中进士的大多都是些心有谋略的人,单纯木讷的实在少数,所以也有人愿意与这“没有背景但学识还不错的寒门之子”交好。
甚至有人因好奇,问起季泽关于农家生活,五谷杂粮这些问题,他也能面不改色的替大家解说一二。
由于他懂的俗务很多,亦没有因为家世背景不好而面露羞愧,坦坦荡荡得让人不禁心生佩服之意。
果然有这样心理素质的人才配做他们的第一名,这“六元及第”的名声实至名归啊。
年纪小暂且不提,说话处事还能这般通透,实非常人也。
慢慢的,大家也开始探讨文章,吟诗作对起来,以往不知道的,此刻被季泽一点拨,仿佛拨开了云雾一般,立马清楚明白了。
因此,季泽的才学更让他们敬佩不已了。
琼林宴进行在半途中,永旭帝突然出声唤道:“季泽。”
宴会上谈笑风生的人也蓦地安静下来,季泽将手中的茶杯轻放在石桌上,起身作揖道:“学生季泽,参见皇上。”因还未授官,他便以学生自称了。
永旭帝抬眼瞧着身高五尺有余的状元郎,略有感慨,时间过得倒是快,当初那个才几岁的聪慧男孩一转眼就变成了眼前这个俊逸挺拔的少年。
亦不知这几年师父过得可还安心?
永旭帝看着季泽思索了小片刻,才回过神来,也没觉得突然打断他们有什么不对,只是慢悠悠的当着众人的面问了一句,“陈太傅近来可好?”
陈太傅是谁?
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认识的。
他是除了太后以外,圣上最亲近的人。
可这状元郎又如何会认识陈太傅?他不是农家子吗?
场上除了几个少数知晓内情的人,大家皆是一脸懵逼。
他们只听季泽朗声道:“学生自鹿鸣宴后回县城看望过太傅,那时太傅瞧着便身体康健,还能与学生谈论文章,偶尔也会出门散步遛弯,精神亦是极好。”他没直接叫陈太傅为师父。
永旭帝听了季泽的回话,脸上的笑更加开怀了些,“好!好!好!太傅身体安康,朕便放心了。”
平日很少情绪外露的皇上连着说了三个好字,让底下坐着的文武百官纷纷惊讶得愣神片刻。
这段对话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让一些官员与新科进士暂时还未反应过来。
突然,又听皇上道:“师弟倒是替朕尽了孝心了。”
这一句犹如平地惊雷炸起。
圣上与状元郎是师兄弟的关系!?
帝师大人是状元郎的师父!?
季泽心里同样咯噔一声,也不知永旭帝忽然点出自己与师父的关系究竟是何意,于是赶忙俯身下拜道:“学生不敢,季泽乃天子门生,幸得机会探望太傅,只是想报以太傅指点之恩。”
“太傅曾言,圣上日理万机,庇护大周百姓,这亦是他心之所愿。”
永旭帝这才没再称季泽为师弟了,笑道:“你不必如此,日后好好在翰林院上值,有空便常回临山县替朕看望太傅。”
季泽:“……”这话好像在说你以后好好上班,有空常回家看看,我不会亏待你的。
坐下后,季泽感觉周围的氛围都变了。
他这下终于明白皇上的意思了,永旭帝突然这样说,可不就是在告诫众人:今科状元是朕的师弟,你们想要做什么之前可要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朕这师弟日后是要在翰林院上值的,你们这些上峰知道该怎么做吧?
等朕的师弟在翰林院待上些日子,出来便是朕的心腹大臣,你们需得看顾好。
季泽无奈,没想到皇上竟然还是个护短的人。
他千算万算,漏算了这么一茬。
不过,也不知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既给他拉了一帮仇恨值,又能让某些心怀不轨的人有所忌惮。
有句话说: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得入内阁。
才情,相貌,皆是缺一不可。
进士是可以直接委任京官的,但无论如何,对于他们而言,不论是能够入翰林院,亦或是出任为官,机会有了,日后怎么样就看各自本事了。
而进士们从翰林院出来,各自的待遇也有所不同,这地方看似清贵,却是直接为天子服务的,相当于是个培养储备干部的地方,出来后便能够青云直上。
季泽身为状元会被直接授予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榜眼与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其他的进士在考试合格后便是翰林院庶吉士,等三年之后若是考试合格再被授予编修,检讨之职。而剩下的庶吉士便被分配到各部任主事,或者外派做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