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203)

作者:月牙铲 阅读记录

一时间,京城的老百姓又开始关起门来过日子。

这些谣言的散布当然不止是因为那几个匈奴,羊毛与奶酪制品的消息定然是从宫中传出去的。

季泽老老实实的待在翰林院,没敢往永旭帝面前凑,但有时也会为对方感到不值。

又过了几日,待事情渐渐平息后,他才带着自己打算铺设水泥路的方案求见皇上。

“皇上,季大人求见。”荣公公看了一眼永旭帝的神色,将方才小太监汇报给他的消息传达给皇帝。

每次见皇上遭受这样的误会,又不愿意解释,荣云心里就难受。

皇上这样的明君居然被误会至此,被时时刻刻都惦念着的子民误会定然是不好受的。

但永旭帝性格就是这样,没有人能让他低头主动去解释。

“宣他进来。”皇帝抬手揉了下太阳穴。

“是,皇上。”

季泽进来后行了跪拜礼,“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永旭帝很明显心情不好,淡淡道:“行了,平身吧。”在这关头,除了季泽恐怕没人敢来见他。

“季爱卿有何事要禀?”

“皇上请看。”季泽将手中的几张纸往前面递了递。

荣公公下去接了,呈到永旭帝的御案前。

在永旭帝低头看的同时,季泽也在想要不要主动向皇上提起在邸报中添加一个白话板块,专门用来给百姓们传阅。

这个方式表面上是为了让老百姓知晓一些政令,但季泽的本意是……给永旭帝洗白。

也不知如果自己提起来会不会惹得皇上龙颜大怒。

持续输出

永旭帝看着眼前这份写着关于水泥制作过程及作用的几张纸, 内心震惊无比,连着他多日以来的烦闷情绪都随之消散。

他知道这个叫做水泥的东西倘若制作成功,会有多大的反响。

学习, 修书,医术, 经商,修路, 抹墙,贴砖……

季泽还有什么是不会的?

永旭帝第一次觉得自己需要重新审视一下他这个师弟了, 他年轻,胆大,想法多, 懂得多,这样一个人应当不仅仅只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些才华。

换句话说,季泽是他这么久以来见到的第一聪明人, 少年的轻狂, 锋芒毕露, 也有不符合他年纪的沉稳内敛,冷静自持, 懂得徐徐图之。这些词语全部放在他身上,永旭帝不觉得矛盾与违和。

他也不应该将对方当做一个十七岁少年来看待。

此人若是他手中的一把剑,想必不用开刃,亮出青峰便能直上青云之巅。

但永旭帝最大的缺点就是特别固执,不信任任何人, 亦不愿作任何解释, 这也是以前陈太傅时常念叨他的地方。

但此刻他脑海中竟然出现了君臣相得这么个词汇。

“这是季爱卿自己想出来的?”永旭帝撇开脑中的奇怪想法,看着季泽道。

季泽拱手敬了一礼, 回道:“回皇上,臣是从别的一些书籍中得来的灵感与方法。”他的脸皮可没那么厚,好意思将此物看作自己的功劳。

但皇帝心里却不这么想,怎么别人看书不能想出来这个水泥呢?

定然是对方在谦虚。

于是永旭帝放下手中的纸张,笑着说道:“此事就交给季爱卿去办,倘若真能成功制作出水泥,朕便给季爱卿记上一个大功劳。”

季泽俊脸上露出一个微笑,“这是臣应该做的,能够为皇上分忧是臣的荣幸。”

只是,他似乎忽然想起一个事,便道:“皇上,臣还有疑问。”

永旭帝示意他说。

“臣在看邸报时偶然产生了一个想法,邸报是给官员们阅读,那我们为何不设置一个专门让老百姓可以看的民间报纸?”

见皇上露出思索神色,他继续补充。

“为了方便阅读还可以使用大白话,然后在全国各地的书斋书肆发行,不仅能够使得百姓们及时了解到朝廷的一些政策,还能丰富他们的生活,更甚者会提升个人素养与远见。”

他本来不想提起这个的,但想着民间报纸创办出来确实有很多便利,最重要的是可以借此找专人为皇上洗白。

要知道皇帝的名声其实非常重要,直接与朝廷安稳与否划上等号,远远不只是一个好不好听的问题。

邸报[1]是由专业人员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t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驿道传送到各地长官。

而民间报纸就不一样了,可以让读书人投稿,专人严格审核挑选,书斋发行后还能收取费用。

谣言澄清了,还能赚钱,何乐而不为?更何况皇上不是最喜欢钱吗?

至于投稿人,既有了名声,又可以挣得稿费。

待季泽解释清楚,永旭帝也来了兴致,不愧是六元及第的大才子,这接二连三地给他惊喜啊。

“民间报纸?”他讶异道,还能有这好东西?

底下那群人怎么想不到这种点子?跟季泽比起来他们除了会互相争斗,在其他方面完全就像一个白痴。

现在的永旭帝还不知道这个法子是季泽专门为他想的用来洗白自身的。

“皇上,臣以为这报纸上面刊登的内容可以由官府严格把关,可以分为娱乐板块,诗词歌赋板块,朝廷政策板块等等这些,比如朝中发生的一些事如果没有太大的隐秘性同样也可以将其刊登上去,以免百姓不知从何处听到什么消息皆信以为真。民间报纸虽然没有邸报的内容严肃,但却是官方发行的,且内容客观严谨,比较有信服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