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219)

作者:月牙铲 阅读记录

许是他们说话的声音顺着风飘进了对方的耳朵,陈焕听闻此言,转过头狠狠瞪了说小话的官员们一眼,怒不可遏道:“诸位大人小心祸从口出,你们在午门前造谣生事,是想被雄鹰卫抓起来打板子么?”

他脸色因气血上涌,变得通红无比,继续斥道:“若有本事便拿出证据来,到大理寺去状告本官!”

也不知最近究竟是怎么回事,惹到了哪位官员,城内谣言四起,害得他被父亲大人用家法好一顿打!若是让他知晓,谁在背后搞鬼,有他好果子吃!

见陈焕转头回怼,位低的官员纷纷装作无事发生,唯有一老头气呼呼反驳,“哼,无风不起浪,是不是事实自有皇上定夺。”

陈焕气急,“你……”

简直不可理喻!他不愿与其辩驳,转身拂袖而去。

季泽看了这一场戏,眼里闪过一抹思索,就在这时,身边又有人说话了。

“本官倒是听闻了更令人难以启齿的事……”

“城内百姓皆在传一秘辛,说,说是宋将军卸甲归田后为恢复昔日英勇,日日宿在小寡妇家要喝那那个……唉,本官实在羞于说出口啊!”

“你这算什么?我还听闻崔鸿文崔编修与黄首辅家的公子黄茂予常常在寺庙后山私会,有前去上香的人亲眼所见,二人抱在一起卿卿我我呢……”

“还有,还有,承恩伯的继室夫人欲求不满,竟然寻狗……”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随着上朝的时间临近最后一刻,午门外,头一次热闹得像菜市场一样,直到时间一到,大家才依好顺序,鱼贯而入。

……

金銮大殿。

“有本奏来,无本退朝。”永旭帝看着下面的臣子道。

“皇上,臣有本启奏!”镇国公陈序孟上前一步拱手。

“臣亦有本启奏!”首辅黄忠言,礼部左侍郎崔望,宋小将军宋行等人同时开口道。

永旭帝挑眉,今儿个倒是热闹。外面的传闻他也听了些,初闻时,免不得失态喷出了一口茶水,连着这几日因监察制度改革引发一系列大小问题的心情,也变得有些微妙。正逢变革时期,虽后续问题层出不穷,但仍是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为防意外,已经连续召开了好几次大朝会。

他开口问道,“镇国公有何事启奏?”

“皇上,您可要给老臣做主啊!如今京城内外谣言四起,诬陷我儿,我儿……”镇国公听闻皇上问话,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跪在大殿上磕头大哭起来,后面的话他说不出口,只得转了个话锋,“焕儿身为顺天府尹,上任以来,兢兢业业,鸡鸣起,三更睡,不知断了多少冤假错案,怎能如此被泼脏水!这要是老百姓信了这谣言,我们国公府的脸往哪搁啊!老臣求皇上做主!”

陈焕站在队伍中,对他父亲的这一番哭诉,额头突突的跳,头越埋越低,恨不得找个地洞藏起来,他已经无颜见人了。

永旭帝忍住笑,轻咳了下嗓子,安抚镇国公,“爱卿莫急,待雄鹰卫查明真相,朕一定为你与陈府尹讨回公道!”

谣言二

有了镇国公陈序孟作为开端, 接下来的人开口倒也不显得太过与众不同。

这时首辅黄忠言踉跄一步猛的跪在地上,老泪纵横,“皇上, 我儿被传有断袖之癖,实乃污蔑!他屋里妻妾成群, 是个真真儿的大好儿郎啊!”

妻妾成群……

官员们左顾右看,点点头, 这倒也是个证明清白的法子。

礼部左侍郎崔望听闻黄首辅自证,生怕大家误以为他的儿子是弯的那个, 连忙一个滑铲请求皇上做主,“皇上,我家鸿文早已心有所属, 万万不可能是个断袖,而且他可是您钦点的榜眼啊!外面不知道,您还不知道吗?就算是断袖, 也不是, 不是外面传的下面那个……”

这番话一出, 惊得朝臣们是目瞪口呆。

黄首辅一听,顿时也急了, 反驳道:“皇上,我儿子才是上面那个……”

朝臣:……

黄茂予与崔鸿文面红耳赤,尴尬得脚趾都快将鞋子扣出洞来。

这都什么事啊?这些事关起门来说不好吗?为什么非要闹得人尽皆知?

永旭帝刚开始还吃瓜吃得好好的,听闻崔侍郎一言,顿时脸黑如锅底, “大胆!你们两个都给朕闭嘴!”

吃瓜吃到自己头上, 他不能忍,“崔大人休得胡言乱语, 朕怎么知道你儿子究竟是个什么情况?你们二人,一个官拜内阁首辅,一个是礼部侍郎,在这里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下次再将这种私事拿到朝堂上来说,就滚回家闭门思过去!”

永旭帝发火,朝堂上立马安静得落针可闻。

原本承恩伯也要站出来告状的,这下是老老实实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君子不畏虎,独畏谗夫之口。”唯有宋小将军宋行顶着头顶的死亡视线站了出来,他声音洪亮,“皇上,我父亲一生堂堂正正,是个铁骨铮铮的武将,在军中时曾一度将吴国将士打得落花流水,不敢踏进我大周一步,在吴国甚至能止小儿夜啼!如今卸甲归田却传出如此惊天丑闻,让其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还请圣上查清谣言源头,还我父亲一个清白!”宋行磕头道。

永旭帝抬手扶额,显然觉得很是头疼,近日京内各种谣言四起,很难让人觉得没什么图谋。

谣言止于智者,兴于愚者,起于谋者。

为扰乱新制度,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不敢告密,却敢传谣,一时间他既觉得头疼,也觉得气愤。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