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232)

作者:月牙铲 阅读记录

只有了解过他,知道自己有只大猫在身边不太好对付,才会如此重视。

……

一路惊心动魄,距离目的地还有五百公里,只需六七日便能到了。

他们八月中从京城出发,现在已经九月初,天气开始降温,不会再热得人受不了。

言星遥也舒服许多,她的吃食有季泽照看,虽然种类不是特别丰富,但营养一点不差,赶路期间连孕吐都不曾有过。

她在八月底诊断出怀t孕,也就是说还未出发时就怀上了,现在也才不到两个月。

都道前三月胎儿最是不稳,孕妇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也不能磕了碰了的。言星遥虽说在马车中没怎么休息好,却也啥事没有,胃口都要比从前好上几分。

至于之前遭遇袭杀的刺激,现在回忆起来,她根本就不怕了。

因为有季泽在身边,且他当时所表现出来的沉稳心态以及强硬手段,让言星遥更加地崇拜与迷恋。

九月中旬,天气转凉。

季泽来到河西省沿途所见,皆与地理志上描述的一般无二,此地降水稀少,异常干旱,而且昼夜温差极大。植被主要以草原和荒漠为主,河流不多见,百姓们多靠畜牧为生。

但他发现,许是利用不合理的缘故,很多草原都已经荒漠化。

进入庭延府后,入目是满眼的荒凉,这个荒凉指的是一个府城的生气,低沉而静默。

府城的建筑倒是建得高大,飞檐横出,商铺旗号招展,行人来来往往,不乏穿着体面的富贵人家。以一家三层的酒楼为中心延伸出去,庙宇茶馆,酒肆当铺,书斋戏楼,有序排列着,热闹非凡。

城东之繁荣,一片生机勃勃之象。

城西的百姓们来去匆匆,似乎每个人都有什么急事,甚至当季泽每路过五家百姓门外时便能看到至少有四家百姓的门窗是紧闭着的。

走在路上的百姓面黄肌瘦,表情麻木,时而盯着一旁的施粥铺满目怨恨。

粥铺前流民们有气无力地排着队,行尸走肉般,面对百姓们恶意的眼神无动于衷,衙门一日一次的施粥能吊着他们的命,总比去跟着闹事被朝廷砍头的好。

只要能活命,哪管这粮食是城中富户施舍,还是城里百姓与他们“同甘共苦”,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城门处,大批大批的流民靠着墙角睡得东倒西歪,守城士兵也习以为常。

出了城,只见四周的农田荒芜一片,田间小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季泽放下窗帘,经过这一路的观察,他也有些发现,“看这府城的样子虽一片死气沉沉,但也不难推测出流民暴动已经被朝廷镇压下来。只是不知为何,这知府吴知恩怎的不将这些涌入城中的流民安置下来,尽快投入到农田耕作与工坊生产当中?”

言星遥这段时间跟着夫君,多少有点体悟,她道:“难不成还在等着朝廷救济?可这山高路远的,若是一直等下去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如今整个府城物资匮乏,物价飞涨,普通人也过得不容易。”

季泽叹息道:“还不知底下的十几个县城是什么光景。”

“夫君不必自忧,我们很快就能抵达陆和县了,相信县城在夫君的治理下定然能够迅速恢复的,还会变得更好。”

“借娘子吉言,我会尽我所力不让百姓失望的。”他笑道。

“公子,前面不远就是陆和县了。”邓一在外说道。

季泽沉思片刻,说:“不必提前知会礼房吏员,我们自行入城便是。”

“知道了,公子。”

他想看看县里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想必其他几个县的新任县令早就已经抵达并接手县城事务了吧,他们这一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因此慢了些。

大周朝新的官员到任时,所辖地的县丞,主簿,典史等官员需要与几位德高望重的百姓在城门口迎接,然后新官沐浴更衣,稍作休整便要一同前去祭祀城内的神祠。

非是季泽不尊重传统,而是他看到府城的百姓都过得尤其艰难,实在难以想象县里的情形。

且他也不愿通过别人的口去知晓事情的真相,只有自己亲自体验了才能了解真实的陆和县是何模样。

这些年整个庭延府十二个县城都依靠朝廷的救济粮活着,每年百万两银子的支出,百姓们却还落得个食不果腹的下场。

钱和粮到底入了谁的口袋?没人知道。

以前的事情季泽管不着,但现在陆和县在他的治下,他绝对不能容忍有这种事情发生。

半日后,两辆马车缓缓驶向陆和县城。

远远看去,一道看上去没有多少防御力量的城墙矗立在前方。

粗略估量,县城的城墙总长不过三百米左右,墙高六米,根部厚三米,城门也十分简陋。

两名守城门的年轻士兵穿着麻布单衣,腰间挎着一把刀,懒懒散散地站在门口。那骨瘦如柴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常年没吃饱饭的缘故,但他们二人双目明亮,神情自若,有一股惬意感,仿佛很满意现状。

“诶,大壮哥快看,有人来了。”矮个子青年赶紧伸手碰了碰正在走神的男人。

大壮顺着矮个子青年的视线望过去,立马站直了身体,说道:“哟,那驾车的长这么肥,外地人?”

“大壮哥你小声点,不过,你说该不会是新来的县令吧?”

大壮冷嗤,“少见多怪,几个外地人而已。柱子,别说哥没教过你,要真是县令大人来了,我们县丞大人早就在这儿等着了,那什么烤全羊,酱肉肘子,大块大块的红烧肉,一碗一碗的好酒,多到酒楼都摆放不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