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237)
偏房是平时仆人所住,距离正房不远,到时娘子身体不适唤人照应还是挺方便的。
言星遥起身相迎,轻言细语,“夫君,天色已晚,快去洗漱一番早点歇下吧。你这一路舟车劳顿,刚下车便去应付县衙的人,再是铁打的身体也吃不消。”
方才的情形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明白这次的差事不好做,她只能做好后院的事,养好自己的身体不给夫君拖后腿,增添无端的烦恼。
季泽知道妻子的关心,回到家眉目舒展开来,道:“明日事明日再做,我这就去收拾。”
这晚季泽脑子里没想公事,睡得极好,第二日早早地便醒了。
他卯时起,寅时便将整个衙署浏览个便,土地庙,马王庙,外库,账房,内书房,书办房,典史署,监狱,驿舍等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上午,季泽与县衙众人一起到盛祥街拜了城隍,才算正式上任,然后从暂代处理县衙公务的徐县丞手里接过了陆和县的所有事务。
衙署议事厅。
徐海以及付文清等一行县衙原始官员站在大厅里汇报着衙门的各项大事小事,而季泽正拿着一迭迭文书飞速翻看。
徐县丞时刻注意着上首年轻人的面目表情,对方神情平静,显得非常镇定。
尽管眼下陆河县四处残破不已,百姓流离失所,死的死逃的逃,人口混乱不堪,赋役黄册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县衙账面上的税收也是几近于无,简直比烂摊子还要烂摊子。
但对方连眉头都未曾皱一下,眼里只有厚厚的文书,那翻看速度仿若有过目不忘之能,随便看一下就能将县城的情况整个摸清楚。
一刻钟后,季泽大致地看完所有文书,手指点了点桌面。
他有些好奇,为何别的县里衙署编制人员因怕被牵连,不少都已经背起包袱跑路了,陆河县县衙却一个人都没跑。
为了什么?难道是理想与正义?
他没来之前还想着如果什么也没有就先招一点人手,至少保证县衙能够正常运转。
然而结果却比他想的好多了,留下的都是原班人马,大家都待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职,虽然现在这些人闲得发霉,但总比自己成为光杆司令要好。
整个县衙,季泽负责掌管全县政令,其下县丞徐海掌管着粮仓和征税;主簿罗晋远主要掌管户籍与巡捕;典史付文清掌管县城治安,缉盗,还有牢狱。
还有驿丞王晓负责信件传递,税课大使林明掌管商税,但现在据说只有一家酒楼还在经营,也是要有人提前预定了才会开门营业,平时都不开门。就算是以前,县城商业一直也不发达,因此对于税课大使林明而言,他自己就是个摆设。
陆和县的县学如今也空置着,有教谕,训导各一人,分别是柳青如柳教谕,赵安赵训导。
除了这些,还设有三班衙役数十人。
差不多理清了人手,季泽才抬头看向徐海,他看似随意地问道:“徐县丞,本官听闻好些地方官皆因流民暴动而自己无力承担,主动‘请辞’,你为何不走呢?”
不止是无人离开,这草台班子搭建得还非常齐全。
这里的每个人都很瘦,但与外面的百姓对比,大部分人的精气神却极好,似乎并不为县城的现状而烦扰。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厅内气氛罕见的一滞,片刻后徐县丞才苦笑着道:“季大人有所不知,下官一大家子都在邻县祝安县生活,住了几辈子,怎会舍得背井离乡啊。”
“何况庭延府都是如此,下官去哪都一样,还不如在县衙好好当差,为朝廷与百姓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季泽看向众人,“你们也是附近县城人士?”
罗主簿与付典史等人点点头。
“好吧。”季泽只是有些苦恼这么多人的俸禄加起来有不少啊,但看情况已经好几月没有下发过月银了。
不过没关系,债多不愁。
这些人都留在这里喝西北风总有缘由,季泽不怕有问题,他怕的是有问题而自己却不知道,看来日后得时常留意着。
季泽又问:“徐县丞,清平仓里还有多少粮?”
“回大人,仓库里的粮食还有一千石。”徐海回道。
季泽收回敲桌的手,利落决定,“行,至今日起,为百姓们施粥必须使用清平仓里的粮食,禁止往里掺入观音土和霉粮。若有违令者,本官必会重罚!另外,须得按照一户五口人每日四斤粮的分量来称重,早晚施粥两次,如此便足够两千余户百姓饱腹了。”
“大人,这也太多了,每日五十石粮食,清平仓仅够支撑二十来日!”一直站在下首没怎么说话的付典史突然出声道。
季泽看他一眼,声音坚定,“怕什么?二十日足已。百姓们吃饱了才会有力气干活,陆和县的房屋商铺街道正需要人手修缮,这件事本官便交给付典史去做吧,你安排好三班衙役组织百姓们修缮县城损坏的建筑与道路,让他们用工抵粮。”
若是二十日朝廷方面都没人到陆和县,那些负责此事的官员只能自刎谢罪了。
季泽有底气这么说是因为他腰包还算充足,实在不行只有自掏腰包去别的府采购,总不能看着百姓饿死吧。
付文清何时接手过这么重要的任务,他擦了擦汗,忙道:“下官遵命。”
季泽看向徐县丞,“徐大人则负责每日两次的施粥,如何?”
徐海也不敢有异议,作揖回答:“下官遵命。”
见两人接下差事,他环顾一周后t,给主簿罗晋远安排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