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247)
李时为什么会突然提到徐海?对了,之前自己让邓一监视这些人,唯一有异动的就是此人。
后来他所有的心神都放在付文清等人身上,差点忘记此事。
徐海居然没和付文清他们牵扯在一起也是季泽没想到的,倘若李时真的胁迫收买了付文清,为何会漏掉县衙第二实权人物?
徐海真就这么容易置身事外吗?
李时最后的话至关重要,看来得好好查一查这人了,还有他的女儿。
想必此案的突破口就在徐县丞身上!
匆匆回到衙门,季泽唤来邓一,问:“最近徐海有什么异常没有?”
邓一摇头,“自从上次出去过后,他就没再出过城,每日安安分分地为百姓们施粥。”
季泽闻言,“继续盯着,另外,你让邓二私下去仔细打听一下徐海的家庭状况。”
“你们二人一定要小心行事,不能泄露半点,这可是关乎你我性命的大事。”
“是,大人。”邓一神情立马严肃起来,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马铃薯
“县令贪污”, “勾结外敌”,“流民起义”,每一项罪责都是朝廷不能容忍的重罪!
可陆和县距离京城足有六千里路, 邓御史只好派人快马加鞭赶往京城,立即向皇上奏明案情。
朝廷反应也非常迅速, 很快圣旨便下发到庭延府各个县城。
河西省庭延府十二名县令罪行累累,永旭帝下令诛其九族, 凡是其族内男子年满十八以上者,全部斩首示众。
一时间, 无数被牵连的九族成员,齐齐命丧菜市口行刑台。
此事过后季泽也变得更加的谨慎小心,虽然表面上案子已经了结, 但在他这里,一切都还未结束。
他让邓二打听徐县丞家里的情况并不顺利,因为其老家在邻县祝安县, 而陆和县了解他的人很少, 因此压根不知道从何查起。
还是季泽在衙门里翻出下属的户籍登记信息才找到徐海家人的居住地址。
邓二来回用了好几天, 终于打听到一些消息。
书房里,正在朝季泽汇报调查到的情况。
“你是说, 徐县丞的三女儿在两年多前被抬进了知府的后院,成了对方的第十一房小妾?”季泽眉目紧蹙地放下手中茶盏。
邓二点头,“此事知道的人不多,还是那小妾的姨娘太过虚荣,不小心才透露了消息。最重要的是, 徐县丞一家都有意隐瞒, 对外只说是做了府城富商的妾室。”
季泽联想到徐海此前去府城酒楼,一路遮掩行事, 应当就是去见知府的人。
“还打听到其他什么消息没有?事关重大,有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他问。
邓二挠头,“其他的没有了,倒是关于吴知府有些传言。”
“现在很多老百姓都在感谢吴知府捐粮一事,说正因为有他的慷慨解囊,才让各个县的百姓能成功挨到朝廷救济。”
闻言季泽在心中简单计算一番,假设一个县捐献五百石陈粮,十二个县也需要六千石了。
他自语道:“吴知府哪来那么多的粮食,还是陈粮。”
邓二笑道:“大人,这个属下知道,听说吴知府这个官都是依靠捐赠粮食破格提拔的。他家里从前经商,积累了不少财富,并且还做了许多捐粮捐银的大善事,很得民心。”
“最初到县城查案的,除了雄鹰卫副指挥使,好像还有吴知府在一旁陪同。”季泽垂眸思索。
之所以没人将目光放到吴知恩的身上,除开百姓状告县令这个原因外,还有他大善人的名声,这样的话就都解释得通了。
让邓氏兄弟去庭延府监视吴知恩不太现实,毕竟两人都只是业余水平。
若对方真有问题的话,邓一邓二面对如此狡猾的敌人不仅不够专业,还很危险。
“暂时就这样吧,你们继续监视着徐海,只要他还在陆和县,等过了这段风声后,迟早会露出狐貍尾巴。”季泽做下决定。
他现在事情多着呢,两个月过去,县城的各项事务还没走上正轨。
他缺人才啊,告示都贴出去半个月了,来衙门自荐的是一个没有!
想来想去,季泽觉得可能还是因为县衙与百姓之间缺乏信任。
按照陆和县现在的样子,想要恢复生机,除了彻底解决温饱问题,实现整个县城自给自足可持续发展外,最缺的还是流通在市场上的银钱。
所以,为了重建双方的信任桥梁,他决定当一回散财童子,砸钱!
不准备再同以往那般,将钱粮拽在县令本人手中,不过,为了保障百姓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衙门的扩招势在必行!
季泽唤来罗主簿,命他重新写一张告示,其上内容大概意思就是:“陆和县共得到朝廷赈济款两万两,赈济粮一万石,即日起,衙门会将所有支出明细每日以张贴告示的形式公布出来,以供所有人监督。
另,主动前往县衙登记赋役黄册者,经衙门核实确认后每户可领取安家费用五两;
招聘修缮房屋,平整道路,搭建桥梁,修建公用茅厕等数百工人,每人每日可结算工钱三十文;
招聘三班衙役百人,月俸一石粮;
最后,衙门招聘编制人员,因县衙典史,税课大使职务空缺,若有举人身份的优秀人才,可前来自荐,月俸三石粮。
欲来从速,过时不候。”
罗主簿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写完这则告示的,县令大人说的每个字他都明白,但组合起来他就懵了。
虽说这两月他吃得挺饱,身体也养回来了,但此刻还是站不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