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277)

作者:月牙铲 阅读记录

“不是还能造嘛。”林立学不服气,皇上真小气。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再说了人家皇上难道还要先让给你试不成?你算老几?”

“真羡慕老大,那燧发枪用着什么感觉?看你用着那气势相当唬人啊。不过,我那兄t弟真牛,他从小就牛,牛上天了都……”

“傻蛋,羡慕我干什么,我就是去试试看那玩意要不要命的。用着还行,你说季县令啊,确实挺牛……”

恩典

林立学离开皇宫后带着赏赐来到了清风巷。

“这位官爷以前没见过啊, 好像去的是季状元家。”

“官爷旁边那位是宫里的公公吧,咦,他们抬着的那个箱子里是什么?”

住在清风巷的百姓难得看一次热闹, 瞧着来人喜气洋洋的,猜测是好事。

“荣公公, 此处应当便是泽贤弟的家了。”林立学笑道,他回京复命之后,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听季泽父母的住处,准备前来拜见。正好皇上赏赐了一大笔银钱, 陆和县山高路远,皇上做主不如就直接送到清风巷来。

且皇上也说会派人给季泽口谕,这样既省了事, 又传达了圣恩。

荣云示意两个侍卫放下箱子,上前去敲门。

“咚咚。”

“谁呀?”里面很快传来一道妇女的声音。

李氏拉开门,探出头看到荣云等人的打扮, 似乎是官家的人, 顿时心中紧张起来。

“你们是?”她有些忐忑地问。

这时候季大根也听到动静, 疑惑地从房里出来。

荣云问:“二位可是季泽的双亲?”

李氏点点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宫里的人来自家, 她心下着急,便问道:“这位公公,可是我儿子出什么事了?”

荣云摇首,清了清嗓子,道:“季大根, 李氏, 圣上口谕。”他也是头一次给普通百姓传旨,还有些不适应。也明白皇上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非要给季大人父母一个恩典。

皇上是想要告诉所有人,季大人虽然不在京城,但依旧受他看重。

李氏听到“圣上口谕”几个字懵了。

季大根也懵了。

林立学赶紧道:“叔,婶,这可是皇上的口谕,还不快跪下接旨。”

李氏与季大根看林立学有些眼熟,但这时候也来不及问,两人赶紧跪了下去。

“草民接旨。”

“民妇接旨。”

“季爱卿远在河西却不忘为朕分忧,不仅助飞鱼卫破获大案,还献上重宝,朕心甚慰。特赐其黄金千两,以表忠良之心。钦此。”

原来是儿子又立功了,李氏与季大根心中既惊又喜,“草民,民妇接旨,谢主隆恩。”

“将赏银给这两位抬进去吧。”荣云吩咐侍卫道。

“是,公公。”

这时候季大根突然从衣袖里拿出一锭银子,笑着递过去道:“辛苦公公来送赏银,这是一点心意,请公公喝茶。”

荣云惊讶,想不到季大人的父母还挺上道。但仔细一想,他家虽然住的房子一般,但实际上好像挺有钱的,也不差这一点。

他笑着接过来,“二位有个好儿子啊,咱家宫里还有事,这就不与你们多聊了。”

“诶,公公慢走。”

荣云带着两个侍卫走了。只留下林立学一个人站在门外。

巷子里的百姓也都听到了皇上的口谕,个个都张大了嘴巴,为这一千两黄金震惊着。

“这可是黄金啊!足足一千两!”

“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黄金长什么样,这得是多大的功劳啊,别说黄金千两,就是白银一千两我也没见过。”

“这下子李氏腰杆子又该硬起来了,之前儿子被贬还总被人说闲话,连家门都很少出。”

“人家季大人功劳大着呢,轮得着别人来说闲话?瞧瞧圣上多重视,某些嫉妒的人再胡言乱语可得小心一点啊,别被官爷按造谣罪抓起来咯!”

林立学转身关上门,将议论声拦在外面,这才自顾自地踏进院子,嬉皮笑脸道:“季叔,李婶,我是林狗蛋,还记得不?”

李氏看着不请自来的年轻人,神情疑惑。直到对方出声打招呼,这熟悉的笑容,熟悉的语气……

“大柱家的林狗蛋?”季大根反应最快,他一脸惊讶地问。

林立学哈哈大笑,“是我,没想到季叔还记得。”

“哎呀,是你啊,婶子年纪大了老眼昏花,居然没有认出来。”李氏也笑起来,忙将人请进屋去。

“走,里屋去聊。好些年没见,狗蛋变化真大啊,这长得又高又壮的。”

季大根不赞同妻子道:“孩子大了还叫什么狗蛋,叫立学吧。”

李氏哎哟一声,“对对对,该叫立学,是婶子不对。”

林立学不好意思地挠头,连道:“婶子想怎么叫都行。”

进了堂屋,李氏吩咐婢女小秋上茶和糕点。

季大根接连抛出一连串问题,“听大柱说你不是在西域吗?怎么又来了京城?可还要回赵家村看望父母?”

林立学点头:“自然是要回家去看看的。这次来京城也是为了押送犯人,想必季叔和李婶也知道那件轰动全国的大案吧。此番事了,离京前我便想着先来这边看望一下叔和婶子。”

“你能来啊我们比什么都高兴,日后可不兴再带东西。”李氏看着面前一堆的贵重礼物,无奈笑道。

“那不行,看望长辈要有看望长辈的样子,这是礼数。”

季大根转头道:“孩子一片心意,就别说这种话了。”

“是是是。我不说了。”

“倒是立学你方才说的大案我们知晓,报纸上还说阿泽在其中也起了些作用。”提起此案,季大根语气中带着自豪。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