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公子穿越考科举(80)
也就是说罪犯除了要受罚外,还得把所罚的粮食送到朝廷所规定的边境地方。
而皇帝觉得前朝的这个刑法不错,他想用在大周朝,将其加入《大周律》里面,但是又担心惹得某些人不赞同。
这里的某些人,当然指的是一些牵涉到自身利益的贪官们了。
[2]皇帝认为士是四民之首,必须有良好的带头作用,才能提倡优良的道德风俗教化。他们华而不实,甚至嚣张狡猾,岂不是浸润教化还不到位吗?
推崇道德,罢黜奸邪,必须要劝勉与惩罚互用吗?
他觉得远远不够,于是他想要加入这么一种刑法在《大周律》中。
于是皇帝说,朕也希望地方官多多劝教农桑,使百姓们尽力劳作,将荒芜的土地都变得肥沃,有什么办法?但有些土地实在贫瘠的地方怎么办呢?还是需要用“罚米法”。然后皇帝问考生们怎么看,有什么见解?
如果季泽没看过“罚米法”的典故的话,肯定早就顺着皇帝的心意对这刑法大赞特赞,像个傻白甜一样十分推崇了。
但是他偏偏看过,并且吓出了一身冷汗。
因为这个刑法的由来实在算不上好。
前朝时期,由于当时的凉朝皇帝不管朝政,才使得宦官专权达到了疯魔的地步,而创造“罚米法”的刘瑾其实就是个宦官,他不仅干涉国家政治,还试图创造律法,而“罚米法”就是其中之一的刑法。
并且这种刑法一般是用于那些与刘瑾有矛盾的人,越是为刘瑾所厌恶的人,所罚的米数量越多,而且输送的地方越远。他为了铲除异已,那些人不仅会被下诏狱,与此同时也会落得个倾家荡产的下场。
此外,最残忍的是刘瑾还创立了枷法,大枷重达三百多斤,犯人过不了两天就被折磨致死。
这题表面上皇帝是在问“罚米法”,而实则呢?
他真的这么推崇这个法子么?
季泽倒是觉得未必。
他偷摸摸揣测了一下圣心,估计皇帝并不是担心自己的臣子不同意,因为同不同意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儿吗?
季泽猜想,怕不是皇帝嫌恶极了凉朝的皇帝竟然让宦官当道,而他又想有个能同“罚米法”一样作用的刑法来约束文武百官,所以才出了这道题让考生们自行发挥。
倘若他答了“好”,那岂不是在赞同宦官当权!?
倘若他答了“不好”,那就是与当今圣上作对咯?
欸……
理解完题意,季泽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想站起身来缓缓,捋一下思路,猛地一股屎尿味儿直往他鼻尖里冲……
自从有了系统出品的除臭剂,他已经很久没有闻到过这种刺鼻的“王霸之气”了,好在他适应了农村的茅坑多年,现下还坚持得住。
季泽赶紧用除臭剂喷了两下,他站着的地方,空气总算清新了许多。
这才是府试啊,为何会有这么伤脑筋的题呢?
他果然还是太嫩,太自以为是了,小瞧了这些出题的人。
季泽咬咬牙,把脑子里的想法汇聚在一起理了理,既然皇帝“喜欢”这罚米法,他当然不能说它不好,但他可以找个作用与它相似的法子啊,比如将罪犯们的财产捐赠拍卖,以“善民”的名义送进国库,再由皇帝出钱买米……
这和直接抄家可不一样,这理由多高大上啊。
至于罪犯们,还是该咋地就咋地,流放之前或者死之前也算是做了回好事儿了。
他就说“罚米法”不可取,但是它的作用可以效仿,然后强烈谴责凉朝那些做坏事的宦官,再夸赞了一番皇帝的爱民如子之心……
策问这一场考完后,出了考场的考生们又变成了耷拉着脑袋的小学鸡。
“周兄,你可知知道‘罚米法’?”有人垂头丧气的问道。
对方没好气地说:“我哪知道?我又没开始学律法!”
“‘罚米法’我倒是知道,但是答完之后,心里总有点怪异的感觉。”
“早知今日,我当初就应该听先生的话将我们的《大周律》好好学一学了,欸。”
“学也没用,这刑法可不是我们大周朝创立的刑法。”
“……”
季泽对这一场也不是很有把握,但是听到大家都考的不好他就放心了。
当季大根问他考得怎么样的时候,他随口就道:“也还行。”
从季泽最近的表现来看,季大根总算没了那种“怕儿子撑不住不敢问他成绩,问了成绩唯恐对方会有压力”的想法,反正如今是该问问,该睡睡。
季泽回答完他爹,转头就对上了周围考生们幽怨的目光。
顾云逸拍了拍季泽的肩膀,无奈笑道:“泽贤弟,还是低调点的好,不要被身旁的人的目光给杀死了。”
季泽挑眉,“哟,看来云逸兄也考得不错了,精神头还不错。”都会学他说话了。
顾云逸无奈地笑了笑,他食用了辟谷丹,身体确实坚持得住,此刻头t不晕胸不闷,挺好的。
“你还是快回去沐浴吧,赶紧将身上的味道去除掉。”
季泽:“……”嫌弃他挨着臭号?
季大根与小武见他们俩一副放松的样子,心下松了口气,看来真的没什么问题。
在客栈休息了一晚,待第二日成绩出来,季泽与顾云逸皆在榜上,他们心下才放轻松了些。
明日就是最后一场了。
第五场主要考诗赋,这可难不倒季泽,他将其他的题都做完了,才去做诗赋。
这次是让写与“云”有关的五言律诗。
季泽唇角微微上扬,这个简单,他打了个草稿,修修改改,最后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