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槛露华浓(322)
萧洛兰接过木盒,对萧清河笑道:“你和你师兄千里迢迢而来,已经是最大的礼了,快起来吧。”
周绪点头赞同道:“说的没错,你是小辈,对你姑母有心了。”末了又叹道:“我与你姑母也未能在萧公那尽孝,心里对他老人家颇感愧疚。”
“刚好前些年我搜罗了一些古籍,等你师兄回去的时候,我让人装几车回去送给萧公,让他也好好乐呵。”周绪道。
萧清河心里一动,起身道:“谢谢姑母,姑父,曾祖他爱书如命,一定会很高兴的。”
周慎之见这位萧家玉郎虽然年纪小些,但一举一动已成风姿,几番言语更是带有赤子之心的真诚,怪不得父亲母亲都挺喜欢他的。
一家子如今再加上萧清河,在外厅用了早饭,萧晴雪吃完饭就带着新来的表弟出去玩了,周慎之要在前院先行招待周家小辈。
一时间,外厅只剩下了萧洛兰和周绪。
萧洛兰见清河这里忙完了,想着等会要见周家小辈给他们发压岁钱就想提前往孙伯那看看,岁礼一定要备足了,女子岁礼多为金花,男子为金瓜子,听孙伯说以前还不是这样,偶有玉镯,发簪,或是小剑,上好的端砚,但周宗主对金子特别喜爱,压岁礼就换成了金子。
他是周氏宗主,他发了,谁还能不接吗?
况且金子实用又好看,于是周家小辈的压岁礼就变成了金子。
有种粗暴简单的美,毕竟谁能不爱金子呢。
周绪看夫人一早起来就忙到现在,又是亲自去库房挑礼物,又是过问早食,现在还要去前院,将人带到了小隔间,顺便把萧公的礼物也带进来了。
“前面有慎之和孙伯,夫人不必担心。”周绪让夫人坐在临窗小榻上好好休息,又给她倒了杯茶,剥了一个橘子。
“吃一个。”
萧洛兰吃了一瓣橘子,也给周宗主倒了杯茶,整个人有种忽然放松下来的感觉,她抿唇一笑。
“萧公的岁礼,夫人打开看看。”周绪将盒子往夫人那推了推,笑道。
萧洛兰也有些好奇,便把盒子打开了,随后微微睁大眼睛。
一枚印章和一本老子的道德经。
萧洛兰拿起印章仔细看着,印章四面刻着四兽,应该是四灵印,多为私人小印,她也看清了印章的五个小篆字,萧敬书之印。
想到女儿也有一枚萧公送的印,萧洛兰觉得萧公颇有顽童之心。
不过送道德经是干什么?
萧洛兰奇怪的拿起道德经翻了翻,只是一本普通的道德经书,暂时看不出什么别的特点,只不过这书应该是萧公用过的,书页翻阅痕迹明显,一翻似乎就能翻到萧公看的那页。
周绪望着夫人翻阅到道德经上善若水那篇,他微微闭上眼睛。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狐貍这是在告诉夫人。
上善若水,夫唯不争,故无尤。
周绪想了一会,忽的笑了起来,也许萧公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也就是君子之术,不争为争。
第162章
小隔间内, 茶香袅袅。
“萧公这是在夸夫人呢,说夫人是君子。”周绪放松的躺在榻上和夫人说话,又剥了一瓣橘子给夫人吃, 萧洛兰坐在他身侧,旁边就是暖融融的小火炉, 手上的道德经还是被翻在了上善若水那篇, 毕竟这页好像就是萧公自己看过的。
“有吗?”萧洛兰望着上善若水这四字, 这本道德经应该买来没多久, 萧公随手翻了几次就送给她了, 应该是有深意的吧,不过为什么夸她是君子,萧洛兰有些不明白,古代人表达言语十分含蓄内敛, 有时候她要想好一些才能明白这些弯弯绕绕。
“水善万物而不争不正好符合夫人的性子, 想必萧公已经收到了夫人封号一事, 毕竟朝廷里寒门一派就有萧公的人, 他就派清河来安慰夫人了。”周绪笑道,将不争即争的用意掩下去了,有些话直接挑明了不好,夫人也许不懂萧公赠书之意,但根本没有关系。
因为她已经在无意中做到最好了,没有人比她做的更好了。
萧洛兰脸色微热, 其实她没有周宗主说的那么好, 她也并不是什么都不争的, 刚到这里的时候过的胆战心惊, 就为女儿和她自己就争过活路, 只不过现在女儿在她身边平安长大, 家庭里的人也都健在,她的心态就变得很平稳包容。
说到底,她对安稳的生活还是一直带着向往的,不喜欢流离奔波,现在这些都有了,她就很满足了。
“萧公还真是爱操心。”萧洛兰轻轻抱怨了一句,心里却微暖,同时又为原本的萧公之外女感到惋惜,这样的一个老人家,曾经枝繁叶茂的家族,嫡亲血脉居然就只剩下了一老一幼,怎能不让人怅然侧目。
“当然是因为夫人值得了。”周绪开解夫人,他知道夫人对萧公一家是带着愧疚的,因她现在名面上的身份是萧氏女,不过在周绪看来,这桩买卖是萧公乐见其成的。
而用萧氏做夫人的娘家,也是周绪经过深思熟虑的,虽然现在萧家人丁单薄了些,但萧公门下弟子众多,又是清河书院的山长,儒家奉行天地君亲师,师的地位分量可不小,尤其是亲传弟子,相当于半个儿子。
所以说萧氏也不算是落魄,就如枯枝生芽,总要给时间给它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