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槛露华浓(621)
“他就是被当时的世家大族弄死的。”周绪直白简短的说道,仁宗当时干的事已经触碰到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和底线,他们不能再留他了,所以他才不会给那些世家留什么活路,都给他死,死的差不多的,一蹶不振的才是好世家。
谢家同样如此,他绝不能容忍有什么世家和他共治天下,那帮眼高于顶的世族也该给他彻底清醒过来了,他的天下将是新的天下!
周绪眼眸深沉黑暗。
失去了江淮洛阳的食物供应,长安已经出现了缺粮的情况,潼关要守也需要大量的食物军械供应,眼看天气愈寒,这种困境将愈发明显。
潼关,长安撑不了多久的。
周绪心里一清二楚,可他也知道自己是极度残忍的。
围困月余,冬日降雪的第一天,潼关正式被攻破,潼关守将宋将军,从城关跳下殉国,摔的支离破碎,周绪看了一会后,用大楚旗帜盖住了他的尸体。
周围无人,周绪看着那面被血浸透的旗帜,最后让人火化了他。
薄雪纷纷扬扬,周绪看着长安的方向,让胡大力把在潼关监军的太监们一个个都串到枪杆上,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继续向长安出发。
彼时,因食物极度短缺出现饥荒的长安听到这个消息时,竟是一股脑的迎接叛军的到来。
因为。
叛军带来了粮食。
第339章
萧洛兰站在望着灞桥上望着长堤, 以及栽在长堤处的柳树们,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柳条上满满是霜雪, 一眼望去,好像雾凇一般, 长长的柳条有些垂到了结冰的河水里, 凝固成了一幅画, 今天的冰比昨天结的还要厚。
岸边处更多的柳条则是被狂风吹的四处舞动, 临近河边, 寒意更冷,那些柳条在寒风摆动中发出好似鞭哨的声响。
萧洛兰看向欲欲跃试,想踩着冰面的女儿,走到岸边:“冬雪, 万不可惯着她, 将晴雪拉上来吧, 免得落水。”
站在河边的冬雪抓着小娘子的手腕, 就轻轻的将人拉到了岸边,小娘子胆小又爱玩,因此让她站在河边,还牢牢抓着她的手,只伸出一小脚尖碰踩着厚实的冰面。
萧晴雪上了岸也不气,笑道:“这里的冰结的好厚呀。”
夏荷立刻将暖炉送到小娘子手中, 萧晴雪又踩了踩地面的积雪, 阿爹他们的运气真的不错, 天气骤寒, 长安城更加缺衣少粮, 灞桥这里原本有驿站的, 规模还很大,听见叛军过来,直接投降了,阿爹他们不让阿娘和自己离长安太近,等到一切稳定下来时,她们才会被阿爹他们接进长安。
哪怕距离很远,萧晴雪都能看见长安方向升起的滚滚浓烟,遮天蔽日,大片大片的阴云仿佛天之将倾覆盖了整个天空。
灞桥距离长安东不过二十里,已经很近很近长安了,灞桥沿堤栽柳万株,灞桥东岸还有一个灞桥镇,从潼关过来的大部分人几乎都要经过这座灞桥再进入长安。
说来,灞桥这个地方也算是一个重地了。
阿爹安顿好她们以后,就带着阿木,金犇,胡大力等人攻打长安去了,留了杨东还有十六以及足够的兵马照看她们。
“再厚也得小心些,灞水很急的。”谢青妩也走到岸边道。
“我知道了,青妩姐姐。”萧晴雪笑道。
“这就是灞桥啊。”周十六发出一声感概,他穿着战甲,头盔鲜红的长缨迎风飘飘,他神情亢奋激动,一直看向长安方向,可以说是翘首以盼:“伯母,晴雪。”他顿了顿,笑得张扬肆意,话也大逆不道:“这长安城马上就要变成我家天下了。”
没有人能在这样的胜利下还能保持冷静。
谢万钧站在不远处,他作为年长者,更能稳得住,但萧洛兰发现他的视线就从未离开长安那个方向,甚至听见了十六嚣张的话,都没有什么反应,冬天寒冷,他的额头却满是汗。
他们已经赌上了全部。
谢青妩也在看着长安方向。
杨东安排好王妃周边的防卫后,也忍不住将视线看向长安,斥候几乎是一个小时一趟来返灞桥长安,萧洛兰压了压身边女儿带毛的帽子,又摸了摸她微冷的脸蛋:“不如去灞亭坐一会吧,这里风有点大。”
距离上一个斥候传递的消息已经好一会了,周郎送粮的举动很得人心,长安守兵几乎无可战之力,长安面对大军压境,岌岌可危。
一骑斥候突然骑马而来,跪下禀告道:“长安城破,圣上召国公明日入宫觐见,将军有令,命杨校尉护送王妃与郡主入长安。”
谢万钧猛的抬头,他的眼睛射出一股精光来,一连说了三声好:“好,好,好!”
萧洛兰便带着女儿重新上了马车,她撩开车帘,外面细雪纷飞,受到了周边人的情绪感染,她不自觉的也有些紧张起来。
萧晴雪悄悄趴在阿娘耳边道:“阿娘,我的心跳的有点快,阿爹真的谋反成功了,像做梦似的。”
萧晴雪知道阿爹干的是啥事,古代造反嘛,可书上看的再多,了解的再多,也不过是短短几句话,没有真实感受到那种压迫感,以前还好,没多大感觉,可随着离长安越来越近,她的心跳的越来越快。
那可是皇帝啊。
谁能想到她的继父是皇帝,她的阿娘以后是皇后,而她以后就是公主啊!若是回到现代,谁会信啊,估计都把她当精神病了。
萧洛兰摸了摸女儿心口,反而踏实了下来:“不是梦。”她抱住女儿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
没过多久,萧洛兰就遇到了来迎接的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