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逛动物园(145)
太后是一向把宋颂当成亲女一般心疼的,见面就把萧玉劈头盖脸地骂了一通,只当他染了风流浪子的毛病,要将宋颂纳进门做小妾,毕竟不提身份高低,宋颂的相貌放在满黎安也是极其惹眼的。
不想萧玉口口声声说要娶宋颂为正室,她更愣得说不出话来。
太后何尝不想宋颂风光大嫁,昭王妃的头衔多体面尊贵,可她母家身份尴尬,这福气落在她头上又是福是祸?萧玉娶了北泽部的女儿,其他部族王爷会作何感想,这婚事会为朝廷局势埋下多少变数,哪件不是令人头疼的?
太后斥了萧玉一顿,见他那副油盐不进的样,实在拿他没办法,又匆匆赶往乾坤殿,本以为庆成帝会帮着劝这个不省心的儿子几句,不想一进门,庆成帝竟在催着贴身太监拟彩礼了。
一长溜彩礼单子垂到了书桌下摆,庆成帝犹嫌不足,吩咐太监再添上几页。
太后一口气堵在嗓子里,骤然想起庆成帝宠萧玉的程度远在自己之上,怕是萧玉要讨天上的仙女,他这位哥哥都能连夜造个祭坛求仙,更别提娶个北泽质子了。
罢了,说什么也是白费口舌。
还好此事尚未公开,下月是周舒予的生日,亦为本朝首个千秋节,宫中要张灯结彩为皇后大办生辰,庆成帝准备在当日宣布赐婚的消息,如今这事也只有庆成帝与太后知晓,太后决定先缓两日,待冷静些再劝劝萧玉。
只是没等萧玉冷静出什么结果,太后便先要被童嬷嬷说动了。
“昭王殿下是您的孩子,您还不了解他么?荒唐是有些,但本性是顶好的,又心善护短,宋姑娘嫁过去有的福气可享呢!”
“况且宫里宫外早传过了他二人的谣言,如今陛下赐婚,更是名正言顺了!”
“旁的不说,您只看昭王和宋姑娘的的相貌,站在一起赏心悦目的,多俊俏的一对小夫妻,谁瞧了不喜欢?难道您就不想宋姑娘叫您一声母后?”
太后叹了口气。
“我何尝不想颂儿幸福?玉儿更是我亲生骨肉,可他们身份…”
“娘娘,奴婢不得不说一句,您瞧陛下与昭王哪个像是没主意的?”
童嬷嬷边为太后束发,边语重心长道。
“不说陛下八岁执政,将我朝治理得风调雨顺,朝堂上的事又何用您忧心过?就说从小隔三差五闯祸的昭王,又哪次犯下过弥天大祸?都说陛下骄纵昭王,可昭王也从未惹过祸乱超纲麻烦,反倒是陛下借着昭王的由头,处置了不少跋扈专断的老臣!昭王行事看着荒诞,实则内里都带着分寸,哪里是胡来之人?您大可不必操心过甚!”
太后蹙起眉,越想这话越觉得有道t理。
她不是不疼萧玉这个儿子,只是就算寻常百姓家,父母亦难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优秀的孩儿上,更何况是皇家。再加上从前先皇莫名偏爱萧玉,太后自然会心疼庆成帝多些。
后来忙着为先皇伤怀,为庆成帝的政事烦忧,便更忽视萧玉的成长了。
“你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太后轻叹,“只是怕委屈了颂儿,这孩子一向懂事,圣旨一下,她便是不想嫁也不会在本宫面前闹。”
童嬷嬷不由笑了。
“太后这便更多心了,您没瞧宋姑娘这几日吃得好睡得香,闲来就窝在房中绣东西,哪里看得出委屈的样子?”
“罢了罢了。”
太后这几日愁这事愁得头疼,也懒得想了。
“千秋节要准备的东西不少,你叫上宋颂,让她陪我一起去皇后宫中瞧瞧。”
第 99 章
太后与宋颂前脚一出门, 便碰见来栖霞宫送枇杷露的瑶太妃,索性拉着她一同去了周舒予所居的毓庆殿。
毓庆殿正堂中,苓才人正陪着周舒予说话, 听闻太后和太妃前来,忙恭敬地起身行礼。
“早听说你们姐妹关系好, 如今看来是不假,这么冷的天都要凑在一块喝茶。”太后笑着让二人起身。
“太后娘娘说笑了。”周舒予穿着一身樱红色宫装, 笑意盈盈很是讨喜, “不过苓妹妹是很体贴, 知道臣妾喜欢热闹,时常来陪臣妾。说起来…这一月里有二十几日都赖在臣妾宫中呢。”
苓才人也抿了抿唇,“皇后娘娘烹得一手好茶,嫔妾闻着茶香便舍不得走了。”
“你们姐妹和睦, 哀家便放心了。”太后欣慰地笑了,“千秋节近在眼前, 苓才人做事妥帖,有她助你料理宴节琐事,你也能松快不少。”
周舒予笑着应了。
这是她被册立皇后之后第一个千秋节,庆成帝嘱咐司礼监风光大办,奴才们见庆成帝重视皇后, 更是上赶着恭维毓庆殿, 一应准备没有不用心的, 她心情自然愉悦。
“宋妹妹出落得越发动人了。”周舒予笑着去拉宋颂的手,打量她一番, 朝身旁宫女道, “将我梳妆台最上头那支翡翠珠钗拿来,送给宋姑娘。”
宋颂起身谢礼, 被周舒予笑眯眯地拦住了:“妹妹别同本宫客气,你天生白嫩,我瞧那珠钗颜色正衬你。”
太后前些日子为宋颂择选夫婿的事闹得热闹,后宫也都听见了风声,就算看在太后的面子上,多少也会有些表示。
只是众人如今还不知她的婚事已经定了,苓才人还在低声拿这事打趣宋颂。
“上回在栖霞殿见到的那位李公子,瞧着风度翩翩的,很是清雅,家世也不错,听说陛下也曾出口夸赞过他的诗集,宋妹妹后来可曾见过他?”
宋颂猜出她说的应当是李壑,摇了摇头,“不曾。”
苓才人见她面上没一丝羞赧,好奇道:“妹妹难道喜欢更英武些的,如瑛太妃娘娘的内侄,许小将军那样高大的?我瞧他对妹妹也不一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