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逛动物园(154)
萧玉回握瑾王,浅笑道,“皇叔也莫要忧心,我不过是替皇兄理几日事,等他醒了,一切都会如常。”
瑾王点了点头,随即带着诸位臣子离开了乾坤殿。
“王爷,王爷,这可如何是好?”人散的差多不后,一名心腹匆匆追上了瑾王,“这,这陛下怎会提前留下圣旨啊?”
瑾王面色晦暗,忽而扯了扯唇,笑得极其阴沉,“行啊,翅膀硬了,知道防着本王了。”
“那咱们…”
“按原计划行事。萧玉是个废物,朝廷一旦有何动乱,他必会来寻我拿主意,且等着吧。”瑾王眯了眯眼,“春熹殿多久没来消息了?”
“大约…有□□日了。”
“派人去看看,别出了什么事。前朝一旦起事,还需要她替我们控制后宫那些女人们。”
“是。”
心腹得了命令,匆匆消失在长廊中。
庆成帝昏迷后三日,朝中果然起了乱子。
距黎安城二百里外的邢城突发匪寇暴乱,已虐杀百姓数十人,当地官府无力镇压,上报朝廷请求出兵剿匪。
这伙匪徒由海寇发展而来,已不是一次在大夏疆土作乱了,五年前许家军出兵剿匪,将他们势力消灭了大半,剩下一小伙流匪消匿在了民间,不想如今又死灰复燃,占据了邢城北侧山谷的有利地形,若要强攻,颇为棘手。
萧玉得了消息后,经与朝中诸位大臣商议,决定派出许将军前往邢城。
瑛太妃听闻此事也表示赞同,她哥哥虽双腿有疾,但于兵法方策上极有心得,且了解匪寇的作战风格,确实是最适合剿匪的人选。
许将军带着人马隔日便出了城,萧玉也并未闲下来,从早到晚坐在乾坤殿听政议事,如此又过了三五日,庆成帝还未有转醒的迹象。
这夜,宋颂喂了太后一碗安神药后,轻手轻脚地退出了殿门,伸手招来了小豚。
“乾坤殿那头散了吗?”
“还没,大臣们也都在。”小豚皱着眉,犹豫着道,“公主,奴婢方才去送点心的时候听见乾坤殿里吵了几句,朱廷尉还说昭王无知蒙昧,好几个人跟着附和,乌烟瘴气的不知要闹到什么时候呢!”
“朱廷尉?”宋颂确认一遍,“朱县主他父亲?”
“正是他。”
小豚点头,又感慨了一句,“唉,我看他们都是一丘之貉,咱们昭王可真可怜,自己一个人对着一屋子又老又坏的家伙,太不容易了!陛下可快醒过来吧!”
宋颂险些被他逗笑,“咱们昭王?你何时同他成一伙的了?”
“公主要做昭王妃,奴婢自然也是昭王府的人了。”小豚理所应当地答道,又担心宋颂多心,忙补了一句,“您且安心,那婚事陛下与太后都定下了,只差一道旨意而已,待陛下痊愈了,公主就会嫁进昭王府了t。”
“我没担心这个。”
瑾王要借庆成帝发病行事,定然不会让代政的萧玉好过,他想手揽大权,便要先将萧玉拉下来,日后定有更棘手的事等着萧玉。
只是她不解,为何囚禁了苓才人,控制住了蒋鸢儿和恬太妃,庆成帝怎么还会中毒?
乾坤殿上下分明已经很小心了。
她摇了摇头,复儿又道,“太医院将告示贴出去好几日了,也没找到解药所需的药材,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寻到。”
“唉,您跟着担心也是伤神,不如早些睡罢。”
小豚揉了揉脑袋,扶着宋颂进了卧房。
“说不定明日一睁眼,解药就突然有了呢。”
小豚这话说的随意,却真叫她说中了。
翌日刚用过早膳,小豚便匆匆跑进了偏殿,兴奋道:“公主!听说太医院缺的那味药材找到了,是有人主动来献药的,如今已交去太医院配置了!”
“当真?”宋颂喜道。
“您一定猜不到,来献药的是谁!”小豚喘了几口气,瞪圆了眼睛道,“是北泽使臣,那位总跟在北泽王身边…叫辛烨的!”
“烨叔?”
宋颂一愣,随即琢磨出几分不对来。
“你可知,他带来那药材名字叫什么?”
小豚脑子一向灵光,听过的便不会忘记,闻言便答道:“是两株苁蓉。”
果然!
那不正是前些日子萧玉在三友邸送给烨叔的么。
宋颂暗骂了一句,越想越觉得气不过,忍不住披上斗篷往乾坤殿快步走去。
一路疾行,快走到乾坤殿门口时,差不多把事想明白了七七八八,肚子里的气也消了大半。
萧玉与庆成帝早知瑾王要派人下毒,索性将计就计,假意中毒,引瑾王动手,这才好顺理成章地处理了暗伏了多年的瑾王一派。
近日朝中大臣与瑾王府联络的动向,想必已经被庆成帝的人看得一清二楚。
萧玉定是等到发现了能治罪于瑾王的铁证,这才让辛烨拿了解药出来。
而他早将解药给了辛烨,就是为了让北泽立这个救驾之功,这…也算是为了自己打算。
除了从头到尾把自己瞒了个严实。
宋颂加快了脚步,刚走到乾坤殿门口,就看见堂中一身白衣的萧玉,他侧着头正与辛烨低声说着什么。
一见宋颂的表情,便猜出了她的来意,萧玉眸中添了丝笑意,正要上来同她说话,孙太医的喊声就从殿外响起。
“王爷,王爷!解药来了!”
孙太医捧着热气腾腾的一碗药,路过乾坤殿内站成一排的大臣们,小心地向内室走去,将药汁灌入了庆成帝的口中。
诸位大臣纷纷上前,将床榻围了个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