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搞发展(14)

作者: 奇遇木木 阅读记录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刘婶儿没读过什么书,可也听得出这话酸掉牙,到底是应下了。

叶如尘想一起去,但被刘婶儿制止了,哪有说媒时男方跟着去的道理,叶如尘只能在家捣鼓院子,等刘婶儿的消息。

他在屋边挖了个大坑,修了一个水池,准备用竹子做引水槽,将水引入其中,既能方便日常取水,来日还能种个荷花养个鱼。

村子背靠的这座山叫大别山,延绵百里,围着村子的西、北两侧。

这边的水流较多,水田集中在东南侧,那边地势平整,有两条河流,村里面从不缺水,还打了三口水井。

叶如尘用水并不用到村里去,他家屋后步行十五丈有一条溪流,环山而过,并不经过村里,平时打水都是掂着桶去那边。

但西南侧那片竹林深处还有一支从山里流过来的山泉,沿着石壁顺流而下,形成一条小溪流,在竹林里面绕了一圈,又汇入他屋后那条溪流。

叶如尘看上的就是这竹林里的山泉,早就想把水引到家里去了,坑也弄好了,竹子也砍了,今日得空,便动手开干。

他把竹节全部打通,又做好几个支架,将竹水槽固定到支架上面,从竹林深处一段段往外接。

最后出水口下面放了几块大石垫着,干干净净,明澈清冽的山泉水从固定好的竹节口处涓涓而下,砸到石上溅出水花,又顺着石缝流进池中。

池子很大,要填满需要很久,叶如尘不急,细水长流,两个月也差不多了,而且不怕漫出来,等差不多了,就开个口引出去。

竹林正挨着院里的大竹亭,院子只是用栅栏围了起来,屋前的水池坑也在竹亭那一侧。

待来年夏日,他就能抱着媳妇儿,在亭中煮一壶茶,听风吹竹叶,看雨打荷花,好不逍遥。

叶如尘逍遥了,刘婶儿这边辛苦的紧,自她表明来意,顾父就黑着一张脸。

好在顾青辰知道今日媒婆上门,昨夜顾母就与顾父就说了这件事,顾父与之前顾母的反应同出一辙,大呼“狼子野心!”

不同的是,顾父更加固执。

但有顾母在,顾父也服了软,不为别的,顾父前途未卜,也不忍孩子再拖几年,而叶如

尘看起来也是个良人。

“优点也是有的,最起码能言善辩。”顾母说道。

顾父还是沉着脸,“见识过了。”

昨日从医馆回来的路上,他们已经从诗词歌赋谈到了人生哲学。

也是从刘婶儿口中,顾家才了解了叶如尘身份,顾青辰也好奇的竖起了耳朵。

得知叶如尘由道士养大,师父已经不在了,孤身一人,无牵无挂,顾母觉得也好,最起码不受公婆的气。

听到叶如尘是从涪州来的,顾父如鲠在喉,竟有种命该如此的感觉。

刘婶儿身为五里镇十大媒婆之一,业务能力不容小觑,加之她本来就向着叶小子,自然把人夸成了金子。

高大、俊美、识字、会武、心善、手巧、持家,能干,上天下地,绝无仅有。

“不知我家青辰何德何能,得到叶公子的青睐。”顾父语气平平。

刘婶儿想着叶如尘说这话的样子,笑眼眯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叶小子亲口说的。”

顾母看向顾父,诺,能说会道。

顾母:“那改日将两人八字合一下,选个日子吧。”

拉扯了半天,即便顾父依旧不太情愿,顾母也拍板定下了。

这时刘婶儿却突然犹豫了,吞吞吐吐,“日子叶小子已经看好了,十日之后,腊月初五,是个吉日。”

“荒唐!”

顾父一拍床板,“婚姻大事怎能如此随意!”

顾青辰也没想到这么快,叶如尘并未与他说过。

刘婶儿心里苦,暗道叶小子真会找事,但一个优秀的媒婆,要时刻保持微笑,“不随便不随便,叶小子能掐会算,该是错不了的,那日是大吉!”

顾母不信,觉得叶如尘只是单纯想快点把人拐走,怪声怪气道:“能掐会算,没有辰儿的八字,他怎么算的大吉?”

说罢突然想起来什么,转头看见顾青辰那一副心虚的表情还有什么不明白。

顾母气道:“你还真是被人吃的死死的!”

刘婶儿充耳不闻,假装什么都没听见,瞧这样子,她才不信叶如尘只是单纯见过人哥儿两面。

叶如尘即将大婚的消息早早就传遍了,村里先后落脚的两户人家结了亲,大家都很惊奇。

婚礼这天,村长和刘婶儿都带了人来帮忙,还有之前盖房打过交道的十几户人家,整个杨家村,来了大半,也是好一番热闹。

村里成婚没太多规矩,该置办的都准备好了,院子里收拾的红红火火,挂起了红灯笼贴了剪纸。

这边的习俗是晨迎昏行,上午就用花轿欢欢喜喜将人抬了回来,黄昏的时候才行礼拜堂,顾青辰一整天都要在房间里不能出去,中午也只吃了些糕点垫肚子。

叶如尘同样不得歇息,要一直在外面陪客。

自他这房子收拾妥当,村里人还是第一次来,看的十分新奇。

房屋的布局是他亲自设计的,与村里固定样式不同,各个角落都配的有花草树木,不过现在是冬日,花开的不多,大家也想象不出来春日里是番什么景象。

瞧这大院子,大凉亭,山泉水都引到门口了,盖的也太好了!

参与建造的十几个村民都骄傲极了。

但喜欢归喜欢,并没有几个人想要把自己家也改了,毕竟费时费力,而且只是好看却不适合农家。

上一篇: 放纵与你 下一篇: 被迫与病娇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