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搞发展(170)

作者: 奇遇木木 阅读记录

这老者看起来像是个明理知事的,衙差又详细和他解释了一遍。

留大夫听后更诧异了,他参加了叶如尘召开的百姓代表大会,自然比在场众人对脱贫致富有更深刻的想法。

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这才过去几日?知州大人的行动力令人震惊...

留大夫有些顾虑,“听起来这新区并不好建。”

如此大的工程量,要是盖一半停工就麻烦了。

胡大力拍拍胸脯,“各位安心,无论什么困难都有官府顶着呢,定不会害了大家。”

历经反复磋磨,衙差数次上门沟通,百姓私下也商议了许久,数日之后,大家终于陆陆续续点头,挨个与衙门签了协议。

第99章 水泥厂

由于几十户人家都需要租房, 为了杜绝城内有人恶意抬高价格,衙门专门出面联系牙行,替拆迁户们找了一批房子。

有独户小屋, 也有可供几家人合租的院子, 虽然拘束了些, 但也只用委屈几个月。

最主要的是价格很低, 发放给大家的安置费完全够用,甚至有的人家省省还能余出不少。

牙行也不会吃亏,虽然价钱低,但成交量大, 而且都是短期租户,影响不大, 能赶在年前小挣一下。

除了部分在村里还有老房子的拆迁户,大多数人家都选择了衙门为他们联系好的地方。

工房上下忙碌了起来,施工人手紧缺, 城中开始大批量招工。

秉着扶贫精神,招工名额分了大半给城外十八村。

一天三十文管饭, 后期建了临时宿舍后还包吃住,各村村长接到消息激动不已,立马将消息传给各家各户。

拆迁户中不少青壮年也都报了名,既能挣钱又能亲手建造自家未来的房子,这好事上哪里找。

这么庞大的施工队,由衙门统一管理,但还缺一位现场施工负责人。

工房一位书吏大胆举手,“大人, 小的有推荐人选。”

叶如尘示意他说,那人讲道:“我们村林正可以一试。”

“林正家祖传木匠, 结果那小子好样的,年纪轻轻就去外面闯荡,见多识广学了一身本领,他干过很多大工程,还修过阳关城墙呢。”

“去年林正爹突然死了,老娘一病不起,媳妇一人带着三个瓜娃子,还有几亩地要收拾,他无奈之下就回来了,组了十几个人在城里到处给人家修修补补。”

“他们十几个人现在都报名加入施工队了,大人您看,要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可以让他试试。”

“他这一年多在城里还混出了点名头呢,给不少人干过活,又会来事儿又老实。”

叶如尘一听觉得不错,“能让他下午过来一趟吗?”

书吏一口答应:“没问题!”

中午放衙后,那名书吏赶紧回了村直奔林正家。

“正子!正子!”

“咋了,大亮,吃了没啊?”

一个汉子听到喊声端着碗就走了出来,打开木栅栏让书吏进院子。

“吃啥,我家都没回就过来你这儿了。”

林亮用手背拍拍林正肩膀,“来给你送好消息呢。正子,兄弟惦记着你,机会帮你挣来了,你可得长长脸啊!”

“啥消息,啥机会,你到说啊...”林正满脸疑惑。

林亮一脸自豪,“施工队还需要个头儿,要会盖房修路,还要能指挥安排人干活,我向知州大人推荐了你,大人下午要见见你。”

林正目瞪口呆,紧接着五官缓缓移动,堆起笑容满面,拉起林亮就往屋里走。

“来来来,饿了吧,快吃点儿。”

没有意外,见过面后,林正顺利成为了负责人。

人员被分成了两批,一批开始拆房,平整土地,另一批则在城郊建水泥厂和砖窑。

砖窑以烧制青砖为主,青砖相对红砖来说工艺复杂了些,价格也更高,但它寿命长,并且美观,叶如尘宁愿多花点钱,也要用好的。

但最开始他们砖窑刚投产,速度不快产量不高,跟不上基建速度,于是先从其他地方购进了一批青砖。

这次修路准备用水泥混凝土,盖房则是青砖木料,用水泥砌筑。

制作水泥说着简单,真要动起手来可不容易。

工匠们对此并不熟悉,叶如尘自己设计改造了一系列设备装置,规划了厂区布局,再由工匠们带头建造。

这水泥厂归属于衙门,以后是要长期投产的,还会招收众多工人,自然不能像砖窑那般建的随意,众人废了极大力气,建的有模有样。

虽然比叶如尘预期中差了点,但也还行,毕竟是刚开始,差不多能用就行,主要先满足他们新区建设的需求。

购进了大批量建设用料后,施工如荼如火的开始了。

关于房屋建设,自然不会只盖几十家拆迁户的,多盖一些都是官府的,以后卖房出租也能给衙门多添一笔进项。

叶如尘分别规划了三个主要住房区,分布在商业区周边,房屋样式也设计了好几种。

有四合院,有现代风的几室几厅两层青砖楼房,还有传统样式的双层精致小木楼,商业街两侧多是这种。

叶如尘虽然只会画图不会盖,但他召集了城中好几位工匠。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视,哪怕没有钢筋,他们盖出的房子也能百年不倒。

几位工匠凑到一起讨论了半天,很快就定下房屋结构。

施工地点建了临时宿舍和食堂,大家吃住都在工地,谁有事可以请假回家。

当然家就在城中离得近的,晚上若是不想住工地也可自行回家,但第二日要早早赶过来。

上一篇: 放纵与你 下一篇: 被迫与病娇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