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古代搞发展(218)

作者: 奇遇木木 阅读记录

“那要不朕送再你回陇州看看?”

唐止惶恐,立刻跪了下来,“陛下,臣以为,王尚书说的极是。”

王典闻言翻了个白眼,皇帝沉默不言。

唐止想了想认真道:“陇州贫苦,即便圣上开恩免除三年农税,若寻不出生计,三年后税收依旧跟不上。”

“有幸叶知州能发现棉花一物,臣以为此物能解陇州之困,但想让百姓接受新作物不容易,若能免除棉花赋税,定能快速推行开来,利国利民。”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唐大人请起。”

户部侍郎见状再次进言,“陛下,若轻易免去陇州赋税,那对其他地方何其不公。”

唐止道:“错了,免的不是陇州赋税,是棉花赋税。棉花虽始于陇州,但方才也说过了,计划在全国推行。”

户部侍郎一愣,哑口无言,杜尚书也不再说话。

元公公已暗自吩咐人备了笔墨,只待圣上旨意。

不曾想,太子殿下突然开口:“棉花确实新奇,但能织布取暖的也不止它一样。”

“比上,它方方面面都不如蚕丝;比下,麻葛同样能织布,且更廉价实惠;若要御寒,同样有芦絮、木棉絮等物可用。”

群臣一片静默,太子看向自己党派的人,几位大臣犹豫着不知是否该接话。

安王轻笑,“皇兄所言不错,但可蚕丝昂贵,寻常百姓根本用不起丝织品。麻葛织衣廉价却粗糙,且无法御寒。木棉絮能御寒但无法在北方种植。”

“每年寒冬,都是百姓最难过的时候。而棉花集百家之长,产量高成本低,又适合大面积种植,一旦推广开来,定能解决百姓过冬难题,利国利民。”

太子还想说些什么,皇帝不悦,直接下了旨,“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议。”

圣上的旨意快马加鞭传回了陇州,陇州民报随即出了报道:

为推广棉花,天子颁新令,特需棉花种植免征赋税,有朝一日,人人都将穿上棉布衣服,用棉袄和棉被抵御冬日严寒。

城内上下欢呼雀跃,衙门放出消息,棉花种子有限,将在附近选出田地土壤较好,农户踏实能干,耕种经验丰富的人家种植年后的新一批棉花。

最重要的是,这一批棉花会由衙门统一收购,农户完全不用担心卖不出去,可以说是闭着眼挣钱了。

“政令已颁,棉花推广势在必行。”

一时间,进城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户房精挑细选,最后选定了十六户人家。

“没选上的也不必遗憾,明年、后年,只要想种,都会种上的!”户房小吏安慰落选人道。

这日,陇州飘起来了雪花。

临近过年,知州府来了稀客。

顾母正带着人在院中布置,小厮来禀说萧将军到访。

叶如尘与顾青辰听闻后一同到州衙前相迎。

“叶大人,别来无恙啊。”萧呈渊翻身下马,风采依旧。

叶如尘拱手,“将军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客气什么。”萧呈渊上前一手拍上叶如尘的肩膀。

“叶大人,你的棉花在陛下寿宴上可出尽了风头。”

说着,萧呈渊突然凑近,小声问:“棉花被还有多的吗?边关寒冷,给我带两条呗。”

叶如尘失笑,“将军绕道而来,就是来要被子的吗?哪怕是要失望了。”

萧呈渊无所谓的耸耸肩,“我是不信,此事晚点再说。”

萧呈渊此行没随军队,只带了近卫重山,乃熟面孔。

只是,顾青辰看向重山身侧的马车...

萧呈渊骑马而来,那车内会是什么人?

叶如尘自然也注意到了马车,跟顾青辰对视一眼,问道:“萧将军,不知车内何人?”

“叶大人不妨一猜。”萧呈渊打了个哑谜。

叶如尘笑了笑,“红颜知己还是露水情缘?”

“哎,休要胡说!”

萧呈渊一本正经,“只是来时路上救的一名哥儿,恰好还是你们故人呢。”

故人?叶如尘夫夫一愣,同时思考有什么称得上故人的哥儿吗?

“赵公子,出来吧。”萧呈渊对着马车方向喊了一声。

话音刚落,一

只手掀开帘子,从马车上走下了一位翩翩少年郎,五官清隽,一双桃花眸潋滟生辉。

顾青辰微怔,这张脸似曾相识,却一时没记不起来。

叶如尘也有些错愕,“赵二公子?”

第133章 雪崩

叶如尘一说起, 顾青辰也立刻想起了眼前人是谁。

桂宁县的赵淮宁,赵淮安的弟弟,和他们有过一面之缘。

当初还是名小少年, 这几年不见, 长高了许多, 模样也更加好看了。

“正是在下。”

赵淮宁点头, 微微一笑,“没想到叶大人还记得我。”

赵淮宁走上前来,十分欣喜,行礼后走到顾青辰身边, 笑道:“青辰哥哥,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顾青辰有些惊讶:“你怎么会在这儿?就你自己吗?家里人呢?”

“哎呀, 一下这么多问题叫我怎么回答呀。”赵淮宁笑嘻嘻道,有几分调皮。

两人寒暄了几句,顾青辰说道:“别站着了, 先进府吧。”

回府后,叶如尘带着萧呈渊去了书房。

赵淮宁则跟着顾青辰呆在厅堂, 聊天叙旧。

“什么?”

顾青辰眉头轻皱,“你竟然离家出走!”

“嘘~”

赵淮宁做了个噤声的动作,“青辰哥哥,你小点声。”

“从桂宁县到这里路途遥远,你出来多长时间了,可与家里联系过?”顾青辰问道。

上一篇: 放纵与你 下一篇: 被迫与病娇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