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援琴(42)
时机已到,姑娘终于想通了。
惩处王氏
崔筠让阿照与李珍珍守在外面,让谢浮光坐。
谢浮光摇摇头道:“那不合规矩,我就这样站着听罢,姑娘请说。”
崔筠点点头,问他:“你查到夫人什么?”
谢浮光扫了一眼崔筠,见她左侧小几上天青色汝瓷杯中盛好了茶,旁边香炉里正燃着一支四和香,没有回答她的话,倒是先问:“姑娘的眼睛好些了吗?”
崔筠点点头,道:“每日早起时能看到一些模糊残影,但白日里不能见光。”
谢浮光很欣慰,崔筠这是要复明的迹象,便道:“姑娘可要好好保护眼睛,为一些事不值得。”
崔筠点点头:“说吧!”
谢浮光盯着崔筠:“王夫人与管家吴伦有染,吴诗雅就是他们的女儿。”
崔筠嘴唇颤动,竟是捂着胸口自嘲的轻“呵”一声:“原来如此!”
她默了好半晌,才问:“你有没有证据?”
谢浮光道:“林大哥跟踪吴伦,发现吴伦进了夫人的院子,两人言谈之间说吴诗雅是他们的女儿。”谢浮光说的委婉,实际是林英亲眼见到两人室内茍合,但证据是没有,抓奸在床是好,但他们不想让姑娘见到那腌臜事。
崔筠深呼一口气,谢浮光忙递上茶。
崔筠道:“两日后你们听我指示,让林大哥看好吴伦,我要随时能抓他!”
谢浮光一一应下。话说完该走了,他又小声提醒道:“我看珍珍很是得用,姑娘不用疑心。”
他这样说崔筠倒是有些疑惑,为何专提李珍珍不说阿照呢?
两日后,崔筠按约赴宴。
王氏果真请了崔氏族长崔德言并几个族中长者过来。新京氏族林立,崔氏一族源自清河,到本朝已经没落十分,崔德言说是族长,也只因年长,家中子多,被汇聚在新京的崔氏一族选做族长,实际上,崔姓当中,只有崔松陵最得重用,官位又高,况且又有崔渺年岁不大,早早中了秀才,前途无量,因此族人们对尚书府一向恭维,并不管府中事,今日王氏邀请,各人虽意外,但见她只是收一义女,也都不说什么。
眼看着吴诗雅要敬茶,等喝了这杯茶,吴诗雅便成了王氏名义上的女儿,她跪在地上,心中十分得意的望着崔筠。
崔筠静坐一边,全程没有说话。
王氏正要接过茶来,忽有一个小厮闯进来报:“吴管事在外面赌钱被抓,要送官府呢,他令小奴来向夫人取钱!”
王氏听了,差点没把手中的茶碗摔出去,她强忍着脸上不变,只对那小厮道:“谁让你闯进来的?吴管事输了钱让他自己筹去。”
音乐声起,王氏只想赶快喝了这碗茶。
那小厮却不忍心,继续道:“这钱还不上,吴管事要被送官呢,他说了 ,念着共同的女儿,夫人也要救他这一回。”
王氏心中暗骂吴伦误事,又恨他派了这么个不会说话的小厮下她面子,要不是族中人在,她早就把人叉出去了。
王氏转了念,想快速解决此事,示意青杏取钱来。
青杏从怀中掏出一包银子送上,正要递给那小厮。
崔筠却忽然站起,问那小厮道:“方才你说吴管事与夫人的女儿,是怎么回事?”
那小厮接了银子,笑道:“女儿就是女儿,是吴管事的女儿,也是夫人的女儿。”
王氏忙站起来,指着那小厮道:“什么乱七八糟的,谁指使你在这胡说八道!”
那小厮委屈道:“没人指使我,吴管事让小奴来的。”
“快走!别让我再看见你!”王氏终于把人赶走了。吴诗雅还在地上跪着,她还等着王氏喝茶,收了她这亲女。
众人心里虽有惑,也只当那小奴胡说,不当一回事,王氏正准备喝那茶,崔筠忽道:“夫人,吴姐姐可是你的女儿?”
王氏手一抖,那盏茶终是丢了,“咣当”一声,碎成一片,茶水都溅在吴诗雅身上,她今日穿了一件粉色长裙,茶水泼上去,粉色像沾了灰,灰洞洞一大片。
“筠儿可不能胡说!”王氏脸上又堆出笑,像是崔筠随意开了个玩笑一般。
崔筠说:“我听那小奴所言是这个意思,叔父去世多年,若吴姐姐是您亲女,那叔父的脸面可在哪里呢?若这事被旁人知了,我哥哥又如何在朝中立足?”
她语音清脆,像是小女孩疑惑不解的条条讲来,王氏还没回话,族长崔德言倒是开口道:“筠丫头的话不错,若我们没听到倒也罢了,我们既然听到了,就不能不管,柏陵家的你也不用说什么,就滴血验亲吧,也好证你清白。”
崔柏陵是崔筠叔父的大名。
王氏整个僵住,她万万没想到几句话就让她到了这个境地,哭道:“我们孤儿寡母以前受了多少气不说,今日就凭别人一句闲言,你们就要我证清白,我这些年,辛苦守着这空荡荡的尚书府,没有功劳总有些苦劳,凭什么被你们这样羞辱!”
验血就是质疑她不贞,王氏这话不无道理。
崔筠却上前一步,拉着王氏的手道:“叔母多虑了,崔世伯的话也是为叔母着想,若今日不验,这话传了出去,人人都说叔母的是非,那时候您才说不清,不如今日自证清白,也绝了以后得口舌。”
族人们都觉得崔筠说的有理,就连吴诗雅都劝道:“他们这样侮辱姨母,我们就证明给他们看看!”
王氏一把甩掉吴诗雅的手。
但是条桌已经摆上,桌上放了一碗清水。
吴诗雅不怕,她率先过去取下发簪,忍痛扎出一滴血来。鲜血见水,迅速散开来,浮在碗里犹如一朵诡异的红花,花芯却是吴伦肿胀的一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