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我援琴(90)

作者:佳期夕张 阅读记录

秦执走了,张省皱着眉头赶上来,安慰道:“他身份变了,已经不是原来的他。”

“不!”崔筠心里喊着,他不会变的。

门外一连串的脚步声,是盼兰与贾营二人回来了,盼兰一眼看出张省的不同,忙凑上来替他把脉,少顷,她才松了一口气,道:“毒已经解了,怎么这半天的功夫,张大哥就中了毒?”

张省也不愿让他们两个小孩知道这些,就笑着说道:“那酒里有毒,喝完就这样了,你们可不能学我。”

盼兰撅嘴道:“张大哥胡说,好好的酒怎么会有毒!”

贾营也不信,拿起桌上盛的酒仰脖就要喝,崔筠急忙夺下道:“真不能喝!”

这一年,崔筠在许多问号里度过,她想不明白许多问题,但那天之后,方旭没有来过,春音也不见踪影,连张省都开始忙碌起来,她想知道什么,好似都一无所得。

兴宁十一年的三月下了一场薄雪,雪停时,有一件异闻传遍京师:就在三月初二的这天早上,一名猎人扛着一只猛虎尸身叩响宫门,他道:“小人夜里做梦,梦见有神明说虎腹中藏有神物,可救我周朝半壁江山,就此前来。”

宰相秦京竟亲自接见了他,并命人在宫门口切开虎腹,虎血流了一地,百姓们亲眼看到医官从虎腹中取出一条长长的布帛,那帛上图绘字解,竟有一人多长。

宰相下令将虎尸供入神殿,亲自去向皇帝报喜。

至于那卷绘了字的布帛,人人都说,那就是北胡的地形图,得此神物,南周可不是会拿下那半壁江山?

这个传闻沸沸扬扬,秦执与宇文高明却在宇文府中对坐饮茶。

宇文高明自不信此传言,他盘腿斜倚着塌,手中的茶却一点也没有入口,笑问秦执道:“你们制造这种传闻,不就是给我看的吗?你猜我信不信。”

秦执道:“你们那不愧是个好地方,你说,若我们以船绕到横岭和兴山之北,可好?”

北胡最北以横岭和兴山两山夹持,胡人生活在山南辽阔的草原间,若有人能到达两山之巅,无疑于在北胡插了一把刀。

宇文高明一个激灵,但他仍笑说:“北胡多山,原也不是什么秘密,公子拿这个要挟我可不行!”

只见秦执伸开手,他手内是誊抄的一片地图,图上所绘,是北胡叫做月亮湾的一个地方,形貌道路俱全。

宇文高明坐不住了,一瞬间的功夫,他出了一身冷汗。秦执却道:“不急,明日你再给我答案。”

宇文高明走了,秦执站起身,拍拍衣袍,对着屏风道:“出来吧!”

屏风后立刻走出一个人来,是张省,秦执道:“他大约是信了,多谢张大人相助!”

张省与他并排立着,一点没有计谋成功的喜悦,只是道:“你非要这样说话吗?谢师弟。”

秦执道:“张大人认错人了。”

张省鼻子里哼出一声来:“认没认错人难道我不知道?你不用整这些虚礼,我也不是为了帮你,就此告辞吧,你好自为之。”

张省走后,秦执静坐许久,他如今尚且不知这步棋是否正确,待和谈成了,局势真能控制住吗?但也这不由他,因他知道,局面若一直僵持,皇帝很快就会答应北胡提出的条件,那才是耻辱。

十日之后,和谈便成。

只是与原先宇文高明的条件还有些误差,河南府仍归北胡,以河南为界,两国和平相处,周朝需每年上贡北胡百万岁币。

南周答应了。

张省听到和谈消息之后,气势汹汹来找过秦执,秦执正在喝酒,见他过来,只是说了一句:“一起喝一杯?”

张省什么话也没说,坐在他身边,共饮完一壶酒,然后走了。

朝堂上却不太平。

原先争论不休的主战主和两派终于消停下来,却是因为这一日有人朝堂上撞墙而亡,传说那人姓沈,是翰林院编修。

崔筠听说这个消息,急匆匆赶往沈府,她依稀记得,桑梅英所嫁郎君就姓沈。

沈府正是一片惨淡,因沈家之举惹得秦相不喜,满朝官员无人敢来探望,崔筠在门上报说是桑家有人,来探少夫人的,那门房才将信将疑回去禀报,沈母听了,什么也没说,着人放她进来。

沈母在桑梅英院门口亲自接见了她。崔筠见她不过四十出头的年纪,面容丰腴白净,只是两鬓已斑,又或是近日没睡好的缘故,眼下一团青雾。

崔筠向她见礼,沈母慌忙扶她起来,柔声道:“你愿意来看她,我很欣慰,早就知道你们都是好孩子。”

崔筠默不出声,想着她必是有事要交代。继续听她道:“事发突然,英儿的身子却经不得此事。”

崔筠一惊,忙扭头看沈母。沈母倒是一笑,安慰她道:“没事没事,是英儿如今已有三个月的身孕,许多事情不敢同她说,你进去后,只与她谈心即可,其他不要多说。”

崔筠心里一酸,万万想不到桑梅英遭此劫难,又感念沈母如此顾及她,忙不迭的答应了。

等自己进了院子,反而深呼几口气,让自己仿佛若无其事的走进去。

她不敢想象桑梅英的样子,许久不见,桑姐姐是否还如当初一般,英气勃发,憨然豁达,想必不会了。

在这一刻,崔筠蓦然觉得心有戚戚,也恍然察觉,自己此时上门安慰桑梅英,再不同于在闺中时那般天真烂漫,她们都是经历过波折的大人了,许多东西逝去了,她一下子感受到了。

跨过这一道门,桃源无寻处,但她们,终究要长大了。

上一篇: 丧犬 下一篇: 住在落日里的向日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