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赫有宁(43)
回程中,方寓宁面无表情,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
本以为许久不见,或许会有些家庭的温馨,可没想到,这几个小时相处下来,让她心里生起一个念头——
还不如不见。
手机震动了下,方寓宁打开,是沈赫行发来的消息。
沈赫行:我在学校门口等你。
方寓宁眼神立刻亮起来,点到打车app,看还有多久才能到学校。
车子一停,方寓宁飞似的打开门下去,晚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方寓宁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那个气质卓然的男人。
“师兄!”方寓宁跑到他面前。
沈赫行手里提了个袋子:“先进学校,我买了点吃的。”
“嗯!”方寓宁扫了脸,把沈赫行一起带了进去。
老校区面积不大,但胜在环境清幽,他们坐在大树下的长椅上,听着蝉鸣,打开食物盒子。
沈赫行买的是章鱼小丸子和关东煮,方寓宁开心道:“谢谢师兄,正好有点饿了。”
她话音一顿,按道理,和久别的亲人重逢的第一顿饭,应该是吃得很好的,可沈赫行却依旧给她买了宵夜。
方寓宁艰涩道:“不好意思啊师兄,让你见笑了。”
“什么见笑。”昏黄的路灯灯光穿过树叶丛,落在沈赫行的身上,明暗相间的光衬得他难以捉摸。
“是心疼你,来安慰你的。”
方寓宁眼睛倏地睁大,心跳仿佛漏了一拍,一阵风吹过,地上的落叶在地上飘移。
这个夏夜,如此清凉而静谧。
沈赫行用两根竹签扎了一颗章鱼小丸子:“先吃。”
他的动作没有把竹签交给方寓宁的意思,方寓宁犹豫片刻,试探着靠近,用嘴衔下那颗章鱼小丸子。
丸子还是温热的,上面撒着木鱼花和海苔,里面的章鱼块软弹有力。
方寓宁捂着嘴细细地嚼着,面色发粉,她隐隐约约觉得此刻的氛围有点不太对,但又舍不得破坏,只想沉浸在这短暂的美好中,弥补今日的不足。
她从来没谈过恋爱,没开窍,如果她开了窍,就会明白,她所沉溺的氛围,叫暧昧。
这样吃了两颗章鱼小丸子后,方寓宁打开关东煮杯的盖子,里面有她喜欢的萝卜和海带。
她先吃了萝卜,然后将关东煮放到一边:“师兄,我爸妈他们很怕我不回去。”
沈赫行言语平静:“你有什么想法吗?”
方寓宁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道:“其实他们很爱我,会为我花钱,会帮我规划我的前途,从小到大都没打过我……”
“等等,”沈赫行打断了她,“前面暂且不说,不打孩子,这不是做家长最基本的素养吗?”
“父母以不打孩子来美化自己,说自己是好父母,就好比一个道德品行并不过关的人大言不惭地说,至少他没有违法犯罪,他是一个好人一样。”
“还有送孩子上学,给孩子提供吃穿,这些都是一样的,这是身为父母最基本的义务。它和我们的道德法律一样,是最低的底线,并不是完成了它,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用它来标榜自己。”
沈赫行放松地坐着,长腿撑在地上,拉出比例极为夸张的影子。
他眼瞳漆黑深沉,好似有穿透人心的力量,方寓宁被他那样看着,就像她过的前二十多年都被他看穿了一样。
“师兄,”方寓宁盯着他,感慨道,“你以后一定是个好爸爸。”
她知道沈赫行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从小到大苦难教育让她深感父母的不容易,她一边对他们的爱感到窒息、想要逃离,可偶尔出现的温情瞬间又让她感到眷念。
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父母对她再坏一点,坏到她的心千疮百孔,坏到她就算离开也无可指摘。
方寓宁不得不承认,其实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期盼着一个契机。
一个能让她彻底失望、永远不再回头的契机。
第 24 章
在方寓宁前二十四年的生活里,常常有这么一句话。
“我又没有打你,你有什么可哭的?”
方寓宁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打是最严厉的惩罚,父母选择不打她,说明父母对她还有爱;同样的,一旦父母选择打她,就说明父母对她的爱消失了。
爱一旦消失,便是她离开父母的时候。
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爸妈太能拿捏尺度,从小到大,她一次打都没有挨过,每次她没让他们满意,面临的便是无穷无尽的贬低、奚落、嘲讽、指责。
很多时候,方寓宁都觉得,你们还不如打我一顿算了。
可她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所以她只能吊着一口气,继续接受那份不是很多、却还伴随着诸多要求的爱。
第二天清晨起床,方寓宁化了个淡妆,先去教室上自习,等赵月欣打电话她再出学校。
快十一点,赵月欣那边说她出发了,学校附近就是商场,她们约在那边见面。
商场里的餐厅大同小异,多少都带了点江城风味,不出意外地,赵月欣又在挑剔不好吃。
方寓宁实在有点心累,她都不知道赵月欣到底是在挑剔菜,还是在挑剔她。
赵月欣用纸巾擦嘴:“昨晚我和你爸商量了下,你这次考研就报消化内,你爸给你联系了一个云医大的老师,把你的个人情况都跟他说了下,那个老师很喜欢你。”
方寓宁满眼震惊:“你们为什么不问问我的意见就做决定?”
赵月欣:“这不是在问你吗?不想去内科也行,但是你想好了,女生干外科很累的。”
方寓宁气得发抖,她一把扔掉筷子:“我不想回去,不想考云城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