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鸾(110)
明锦摇摇头,提醒他道:“陛下,我已经不是陆氏嫡女了。
“阿锦,你还是不明白。”元晔深深叹了口气,一字一句提醒她,“我从来都没想过立陆氏嫡女。”
他要的,从始至终都是她崔明锦。
明锦脸色有几分茫然,听不懂他的弦外之意,便避开这个话题,继续询问道:“陛下今夜究竟要去何处歇息?”
元晔似乎是有些怒了,一拂袖,对她背过身去,“我哪儿都不去。”
明锦也懒得再跟他纠缠,面无表情起身道:“奴婢知道了。”
说完,便从殿中退了出去。
元晔转身,看着她义无反顾离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意。
……
夜色越来越深了。
明锦出来时,看到徐贞风还在台阶上傻傻坐着,便忍不住开口劝道:“徐姐姐,天冷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徐贞风摇摇头,“陛下还没歇息,万一他什么时候传了我呢?”
明锦心中叹了口气,她自幼喜欢皇帝,夜夜守在这里,等待皇帝的恩宠,皇帝不就寝,她便不离去,可她自幼长于宫中,难道就不知那子贵母死的残酷祖制吗?
皇帝的恩宠,是爱,也是毒,一时的欢愉,可能会将她置于万劫不复的死地。
太后就是看中了她对皇帝死心塌地,才送她来服侍皇帝,其实谁又怜惜过她的性命,不过是把她当一个生子替死的工具罢了。
便问她道:“姐姐自幼长于宫中,难道真不知太后送你来服侍陛下的真正用意吗?”
徐贞风摇摇头,道:“我知道,我不怕死,可是,陛下连让我为他而死的机会都不给我。”
明锦睁大了眼,难以想象她竟对皇帝用情如此之深,后宫皆恐生子,可她为了能得到皇帝的爱,就算是怀孕生子被赐死也不怕。
她真不知是该说她傻还是单纯。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因果,不必试图干涉他人命运。
明锦不再劝说她,便回去了尚服局,把皇帝的用意转达给了杨淑君。
杨淑君沉默了一会儿,便吩咐内司各处都不必再候着了,都去歇息吧。
*
陆氏姐妹入宫的第一夜,皇帝没有去她们任何一人的宫里,没有表现出对任何一个的偏爱。
之后的时间,皇帝也没有去宠幸任何一个人,姐妹二人都在攒着劲儿争宠,都想第一个得到皇帝的恩宠。
二人同时入宫,谁第一个得到,就代表谁就在皇帝心中更重几分。
月中的时候,洛阳方向来了急报,说太原王即将抵京。
太原王在均田制改革时立了赫赫战功,均田是推行三长制的基础,此时,朝堂上关于三长制改革的争议依旧无休无止,没有定论。陆太后便召他归京述职,助力新政推行。
三长制动摇的是汉人士族大地主的利益,皇帝既要维护自己贤君仁主的形象,就不能自己做恶人,他需要陆氏替自己向汉人世家挥刀。
皇帝需要太后的支持,但想要太后出面主持三长制改革,那他就必须做出愿意让陆氏女怀孕生子的态度,太后才会相信他的诚意。
如果下一任皇帝是由陆氏女所生,就能保证陆氏不会因主持改革而被清算,陆太后才会没有后顾之忧的冒险替皇帝推动改革。
这日,明锦给长春殿送完冬衣后,一路心事重重的返回。
陆氏姐妹入宫已有时日,皇帝却始终没有做出决断,太后的情绪明显很不好,朝堂之上争锋日益严峻,皇帝不表态,太后也不会表态。
皇帝纵是逃避的了一时,但也不可能一直避着她们,早晚要选一个先宠幸的。
走到假山时,忽而听到山后有男女交谈的声音。
女子的声音她再熟悉不过,可不就是刚入宫的陆丽华,明锦心中不解,她在跟什么人说话?
陆丽华依在男子肩头,模样娇媚多情,“其实比起陛下,我还是更喜欢殿下。”
男子玩弄着她耳边的鬓发,轻浮浪荡的声音也紧跟着传了出来,“你口口声声说爱我,还不是连陪我睡都不肯?”
明锦心里一咯噔,陆丽华与人有私?便又往假山处凑近了几分,那男子的声音听着有几分耳熟,可她一时也想不起来是谁。
就在她思索之际,陆丽华的声音又传了出来,“我不是不愿意给殿下,只是我想做皇后,自然要留给陛下。”
男子把她推开了几分,语气轻嘲,“那可惜了,我可不想做皇帝。”
陆丽华语带遗憾地叹道:“当年太后都把你接进宫里了,明明殿下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了。”
明锦闻言脸色煞白,离帝位一步之遥,是太原王?
他好像才刚刚归京,明锦一直不怎么注意前朝的消息,没想到今日竟然入了宫。
元谕戏谑的笑声随即传出,“太后可是把我坑惨了,若非她非要把我往火堆上架,我又岂会遭了这么多年冷落,只能外镇洛阳,让你这个小没良心的改投了皇帝怀抱?”说完,又在她脸上捏了一把。
陆丽华娇媚一笑,当年,明锦是命定的皇后,她没有做皇后的机会。
她心气高,不甘居人下,为了给自己谋个好前途,目光便放到了皇帝几个弟弟身上。
其中,最得她青睐的便是太原王元谕。
元谕不似皇帝终日端正克己,古板无趣,他相貌英俊,狂傲霸气,那与生俱来的恣意之情,让人明知他不靠谱,却还是不由自主会被他那股坏劲儿吸引。
何况他的生母贺昭仪,出身勋贵八姓,乃定北王贺洛跋之妹,姨母贺夫人是司空穆光之妻,母族显赫,身份尊贵,是诸王当中,身份地位仅次于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