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争鸾(145)

作者: 昔在野 阅读记录

元晔看着他那气愤难平的模样, 自嘲一笑,“王叔当年提拔崔晟进京,又让陆鉴收明锦做养女,从小给她灌输要做皇后的思想,可她还是没有爱上我,可见她不爱我,并不是因为她遇见我的时机比陆聿晚,而是无论相遇早晚,她都不会爱我。”

元显沉默。

前世,崔贵人自尽后,元晔形神大损,身体日渐憔悴,却不顾百官劝阻,拖着病体连年御驾亲征,最终驾崩在南征的路上,没两年就随崔贵人去了。

君主崩殂,少主登基,改革功败垂成。

元显夙愿难平,悲愤交加之际,呕血猝死,不想一睁眼,竟重生到了青年时期。

元显大喜过望,觉得这是连老天都在帮他!让他辅佐皇帝完成他们前世没能完成的改革大业!

此时,明锦尚未出生,崔晟也不过是洛阳一个不起眼的小吏,他借机提拔崔晟至京城,还把他介绍给了陆鉴做幕僚,兰陵长公主失女后,又给陆鉴出主意可以抱个女婴给公主,来安抚公主。

陆鉴便很自然的想到了幕僚崔晟家中有一刚出生不久的女婴,顺理成章收养明锦为陆氏嫡女,给了她一个足以成为皇后的显赫出身。

他以为只要让明锦和陆聿一直以兄妹相称,二人便不可能再发展出爱情。

他以为从小给明锦灌输她是皇帝的女人的思想,明锦就会一心一意爱着皇帝,元晔就能得偿所愿,就不会再重演前世英年早逝的悲剧,就能以全部的心力投身改革,完成一统天下的千秋功业。

可不想这女子竟是天生放荡,水性杨花,毫无半分忠贞之心,明知自己是皇帝的女人,还罔顾人伦,跟名义上的养兄纠缠不清,一次又一次的背叛皇帝。

世上怎会有这般不忠不义,无羞无耻的女子?

元显气愤难平,只觉自己这十几年的谋划都白费了。

“三大改革已定,太后已无利用价值。陛下何不现在就清算陆氏,曝光陆聿就是魏长风的真相,迫使太后隐退。这样,日后即便有了子嗣,也不必担忧太后杀母夺子,控制太子。”

元晔揉了揉眉心,跟他分析利弊,“均田制和三长制都是太后主持推行,政策下放到地方,起码要三五年才能小见成效,此刻清算陆氏,无异于否定陆氏的政绩,届时,这两道政策就会立刻宣布失败,再难推行。”

元显蹙眉,意思就是要三五年之后,改革初成,局势稳定了再清算陆氏?

不过这也的确是个问题,朝廷如今是没有足够财力对南朝用兵的,均田制和三长制的推行,一来是遏制豪强世家,二来是为了充盈国库,国库有钱,才打得起仗,才能挥兵南下,完成一统天下的千秋大业。

“现在太后都不惜给陛下下药来让陛下临幸后宫,明摆着就是要靠掌握太子来要挟陛下。”

前世,元晔被太后掌控太子后,陆氏的教育,直接致使太子跟皇帝政见不合,走向政治对立。

后来,元晔废了那么多的心力,杀陆聿、清陆氏,才最终完成了废太子计划,另立崔贵人之子为太子,却也致使崔贵人走上绝路,皇帝英年早逝。

这一世,他们既然掌握了先机,就绝不能再重蹈前世的政治错误!

“如今徐氏得了恩宠,太后又将她严密监视了起来,万一她再生下太子……”

元显语气顿住,想起前世元晔废太子后,毒杀太子的情景,就是一阵心惊胆战。

在他和元晔都知道彼此是重生归来后,他总是会想,前世元晔并不禁欲,也没考虑过被太后掌控太子的下场,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后宫已经有好几位皇子公主了。

可重来一世后,他却不再临幸后宫。

起先他还觉得是因为元晔对崔贵人爱的忠贞不渝,后来又一想,或许是元晔也在悔恨前世父子相残的悲剧,不愿再犯前世的政治错误,不愿让太后掌控太子,才迟迟不愿要孩子。

元晔默然许久,道:“现在,我只能期盼那个孩子,不要再降临在徐氏身上。”

*

陆太后如今尚在气头,因陆夫人不放明锦,还动了关押崔晟逼她出来的心思。

王芸儿劝止了她,只道今日能因明锦有过而收押崔晟,牵连博陵崔氏,他日若是她和杨淑君犯了错,也要太原王氏和弘农杨氏连坐不成?

陆太后默然,最终打消此念。

眼见就要过年,明锦却是既不敢回宫,又不敢回家,只得乖乖待在定北王府,等风头过了,陆太后消气了,再请陆夫人去说情。

……

除夕之夜,贺云珠悄悄安排明锦父女见上一面。

夕阳西落时,明锦就已经焦灼的在院门等候了,门外传来敲门声,她便迫不及待的跑了过去,拉开了门。

陆聿站在门外,抬眸看她,一身雪白的鹤氅包裹着清隽的身姿,俊逸出尘,恰时,身后的夜空上,爆竹崩发出五彩的焰火,映衬的他的五官,愈发耀眼夺目。

明锦对上他的目光,竟有一瞬恍惚。

他今夜应当是来给陆夫人拜年的,不想竟亲自送爹爹过来了。

娄威扶着崔晟从车上走了下来,打破了二人的沉默。

“爹爹。”

明锦上前挽住崔晟的胳膊,看着他身上穿的是自己给他新做的衣服鞋子后,脸上漾开笑意,“爹爹穿这新衣很合身嘛。”

崔晟拍拍她的手道:“毕竟是你的一片孝心。”

父女二人有说有笑的走进屋里,陆聿目送二人进屋,转头去跟陆夫人请安。

屋里,明锦给崔晟捧上亲手做的饺子汤,除夕夜,她也不能一直陪在爹爹身边尽孝,只能亲手包一碗饺子略尽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