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鸾(152)
徐贞风看着孩子沉睡的小脸,露出了一个虚弱的笑,便累的睡了过去。
杨淑君把孩子交给乳母,便唤出了明锦。
屋檐下雨滴潺潺,二人相对而立。
“太后得信儿后,恐怕不久后就会派人来抱走孩子了。”
以前,宫中嫔妃畏惧死于祖制,在得知自己生了儿子后,不乏有人悄无声息的弄死孩子,致使皇帝子嗣单薄,因此后宫便不许嫔妃亲自抚养孩子。
明锦知道这是必然的,只要能活命,就算不能自己抚养孩子,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充华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杨淑君看着廊下的雨水,继续道:“先前我与敬文传信儿,帮你逃过一劫,本以为会由陆贵人去为陛下解药,不想却致使徐充华蒙难,她若因产子丧命,我亦心中有愧。我知你回来是想救徐充华母子,如今大皇子出生,你可有想过接下来如何打算?”
明锦点点头,先前杨淑君因帮自己也遭了责打,她心中亦过意不去,这段时日,也多亏了她多来照顾,送来芳林斋的衣食都是最好的。
“陛下已然给了充华免死诏书,即便是儿子,也不必担忧死于祖制。”
杨淑君微微有些讶然,诏书之事,宫中各处并未传达,她原不知情。可皇帝下的密旨,真的能起到抗衡祖制的作用吗?
“太后其性无常,就算陛下有密旨,太后也未必会认。”
毕竟皇帝名义上还没有亲政,如今还是太后当政。
明锦胸有成竹道:“陛下答应我了,他说若是男孩儿,他会亲自去跟太后求情,保徐充华一命,陛下既然开了金口,就一定能革除祖制。”
杨淑君点点头,“但愿能成吧。”
……
太和殿收到消息时,并没有多余的惊讶情绪。
毕竟,元晔早知她这一胎一定会是一个和前世一样的男孩儿,他的长子,终究是要由徐贞风诞下。
只是这一世,他们父子,还会走到相残的地步吗?
长春殿收到消息后,却是洋溢着欢喜的气氛。
虽说陆太后早从徐迁口中得知这一胎是男孩儿,可毕竟要生下来才能真正确定性别,如今孩子出生,她悬起的心也算落地了。
徐迁无愧一代国手,所言不虚。
陆太后心满意足,吩咐王密道:“让中书省即刻拟旨,以皇子生,大赦天下。”
王密领命告退。
一旁侍候的陆顺华闻言,心中一动,大赦天下向来是册封太子时才有的待遇,而今太后以大皇子出生地方缘故大赦,已然是钦定大皇子准太子的身份了。
她试探着询问,“太后,这孩子是*要徐充华自己抚养吗?”
陆太后眉梢一扬,“未来的太子,自是要由我亲自调.教。”
陆顺华便默然不言了。
陆太后看了看她,提醒道:“急什么?等你做了皇后,后宫的孩子,不都是你的孩子吗?”
陆顺华低下眼,颔首道:“是。”
*
徐贞风生产后,甚至没有来得及多看自己的孩子一眼,长春殿就派人来抱走了她的儿子。
这是皇帝的第一个儿子,对他的抚育教养自是慎之又慎。
皇子满月后,陆太后便欲行祖制,赐死徐贞风。
徐贞风大为惶恐,终日神经兮兮,紧紧抱着元晔给她的保命诏书,有一点儿风吹草动,便以为是陆太后派人来杀自己了。
……
这一日,元晔专程来了一趟长春殿,亲自为徐贞风求情。
陆太后正抱着小孙子逗弄,其乐融融。
元晔跟陆太后请安,看着这祖孙和乐的一幕,开口道:“儿臣请活徐充华一命。”
陆太后眼神一动,脸上笑意滞住,她将孩子交给了王芸儿,掌心的佛珠拨动着。
“我知陛下与徐氏有自幼的情谊,心有不忍,可皇子出生,大赦天下,朝臣已默认大皇子为太子,子贵母死是祖制,祖宗家法怎么能擅改呢?”
元晔道:“祖宗家法原也是人定的,自然也该由人来打破。”
“可祖制以然执行了这么多代,陛下说废就废,那之前几代先君的生母,不全都白死了吗?”
包括元晔生母李夫人,不也是白死了吗?
“她们只是没有遇到一个敢于担当的君主,死的并不值得。世人都说我们胡人野蛮无知,如今既然要推行汉化,那这些野蛮的旧时代陋习,也该一并革除,无辜的牺牲,不该再继续下去了。”
陆太后面无表情,手执佛珠,一言不发。
元晔知道不给太后足够多的好处,她是不会让步的,便主动提出,“皇子年少,尚无明师,儿臣有意为宣明加太子少师之位,由宣明担任大皇子的师傅。”
陆太后眼神一亮,为陆聿加太子少师,这是默认把大皇子给他们陆氏教养了。
一旦确立了大皇子的太子身份,陆顺华作为太子养母,皇后位也是陆氏的囊中之物了。
陆太后顿时心情大好,凤眸微扬,“若是明确太子名分,那皇后之位……”
“大皇子行太子册封礼前,必然会先立后,以成母礼。”
得到了皇帝许诺的太子位与皇后位之后,陆太后淡淡一笑,终于松口道:“对徐充华的处置,原本就是陛下的家事,陛下如果愿意让她活,谁又能让她死?”
元晔作揖,“儿臣多谢母后。”
陆太后看着他弯下的脊背,眸中精光一闪。
*
交易谈妥后,元晔回去亲自为陆聿写了加封太子少师的诏书,下达中书省。
朝臣在听说任命后,心中已了然,皇帝已经默认了大皇子准太子的身份,东宫官署的任命,就是之后朝堂的辅政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