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争鸾(169)

作者: 昔在野 阅读记录

何况,太子并无过错,废太子,就是动摇国本。

可太子背后的勋贵老臣都是汉化改革的阻力,太子本人也不喜欢汉人文化,皇帝不能让一个反对汉化,与他政见不合的太子登基,这样的太子一旦登基,他汉化改革的所有努力都会白费。

他必须废太子,清洗朝堂反对汉化的势力。

废太子难,但是废后相对简单。

于是,他便决定通过废后,来迂回完成废太子计划。

他刚立陆顺华做皇后的时候,多宠她啊,可陆聿一死,就立马翻脸。

他想废后,但陆顺华端庄贤德,没有过错,想要废她不是件容易的事,废一个没有过错的皇后,势必会遭到老臣们的反对,可若他表现出有意立另一个陆氏女为后的态度,老臣们就不会反对的那么激烈了。

太子自幼是由陆太后教养,在太子党眼里,只要是陆氏女做皇后,太子位就是稳的,至于是哪个陆氏女做皇后他们无所谓。

谁都没有想到,为了废后,皇帝竟能把被驱逐出宫多年的陆丽华又给接进宫里了。

被驱逐了那么多年还能被皇帝再接回宫,一时朝堂与后宫,莫不相信皇帝对陆丽华才是真爱。

陆丽华在家时就常欺辱陆顺华,再度回宫后,自认是姐姐,又比陆顺华早入宫,仗势皇帝的宠爱,对陆顺华这个皇后更是百般欺辱不敬。

后宫之中,没有一个嫔妃的背景比得上陆顺华,能斗倒陆氏女的,只能是另一个陆氏女。

皇帝的手段的确高明,既然皇后没有过错,那就主动制造她的过错。

陆顺华本以为皇帝爱她,早就被他的甜言蜜语蒙蔽了眼睛,此刻被这对狗男女百般欺辱后,才终于醒悟,巨大的心理落差终是把她给逼崩溃了。

她不堪其辱,跟皇帝大闹了一场,公然断发与皇帝恩断义绝。

这正是皇帝想要的,他毫不留情的把陆顺华以御前失态,大不敬之过废了皇后位。

此时,陆顺华的皇后才不过做了三年,帝王啊,就是如此薄情。

陆顺华刚被废时,太子党还觉得另一个得宠的也是陆氏女,就算废了这个陆氏女,也要立另一个陆氏女做皇后,太子的地位依旧稳固。

可能真是当年陆聿做太子少师时,对太子的愚弄起效了,太子党的勋贵老臣是万万没想到,皇后一废,这傻太子以为自己也要被废了,竟坐立不安,谋反作乱了。

这下,原本还能保一保的太子,不废也得废了。

皇帝快要乐疯了,他还没开始对付太子,太子就自己沉不住气了。

太子谋反失败后,被皇帝软禁,被废已是板上钉钉了。

太子被废后,勋贵老臣们不出所料的打着废太子的名义起兵谋反了,京兆王平定了叛乱,皇帝毒杀了废太子,太子党就此被连根拔起。

皇帝利用陆氏姐妹的厮杀,顺利废后、废太子,完成了对鲜卑旧贵族的清洗,解决了汉化改革的所有阻力。

这个时候,他已经全盘掌控了局势,所有人都觉得他该立陆丽华为皇后了。

我也知道,陆丽华恨我,她一旦得势,不会放过我。

皇帝清算的路上,下一个要死的就是我,我等着他来杀我。

可是他没有杀我,也没有立陆丽华为皇后。

陆丽华慌了,她以为陆顺华被废,她就能做皇后了。可废后、废太子之后,皇帝却没有立她做皇后的意思,反而一直在积极推动立我的儿子为新太子。

魏国祖制,子贵母死,他要立我的儿子,却不先以祖制杀我,陆丽华能不慌吗?

一旦我的儿子成了新太子,我这个太子生母又没有被赐死,那她陆丽华算什么?难道她费尽心机斗倒陆顺华,就是为了给我们母子做嫁衣吗?

如果我登上皇后位,她就是死路一条。

她终于意识到自己被皇帝给耍了,终于看清了皇帝的真面目,她也开始恨皇帝,想要报复皇帝。

她不知从哪里得知了我和陆聿入宫前的往事,就以此来威胁我。

她说,二皇子未足月而生,一旦我与陆聿的丑事暴露,二皇子的血脉一定会遭到质疑,他不仅做不成太子,还要给我陪葬。

可如果我死了,她就会举陆氏之力,力保我的儿子登上太子位。

她还说,她的哥哥是因我而死,我这种不知羞耻的贱人还有什么颜面茍活在这个世上,投向另一个男人的怀抱?

她的哥哥英年早逝,枯骨黄泉,我却锦衣荣华,安享富贵,我还是人吗?

我觉得她说的很对,甚至庆幸蠢了一辈子的她,终于在此刻看清了皇帝这个伪君子的真面目。

一个自幼活在陆太后的阴影中,那么小的年纪就懂得伪装自己,隐藏喜恶,隐忍保全自己的皇帝,他说出来的话,一个字都不能信,表现出来的爱,半分都不能当真。

浮于表面的爱与恨都是可以伪装的,你得看他做的事,最终造成了什么结果,又是谁受了益,才能猜透他真正的心思。

他当初也很宠陆顺华呢,为了立陆顺华做皇后,破了多少规矩,甚至不顾百官强烈反对,一意孤行把她捧上后位,多么感天动地的爱啊,最后不还是废了她?

我就从来不把他的爱当真,不为那虚无的感情患得患失,我从来都没爱过他,所以我活得通透,看的真切,他对我又爱又恨,却拿我无可奈何。

我跟陆丽华说,你不用担心,我不会挡你的路,我本来就是个祸害,我欠你哥哥的,早晚是要还的。

她心满意足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