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争鸾(63)

作者: 昔在野 阅读记录

天子金口玉言就是圣旨,即便是四下无人处,也不好直接拂了皇帝的面子,明锦走了过去,亦步亦趋跟在他身后。

和风徐徐,波光潋滟。

二人沿池慢行,元晔从容开口,“你从平南王府搬出来了?”

明锦心里道,你还不清楚怎么回事吗?嘴上却道:“早该搬出来的。”

“是因为你不愿意入宫,就跟他吵架了的缘故吗?”

皇帝开门见山。

明锦愈发不自在,默然不言。

元晔停下脚步,转身看着她,小女郎低垂着眼,白腻的鼻尖上一点亮晶晶的汗珠,局促不安的无助模样,惹人怜爱。

他一字一句,语气郑重的告诉她,“阿锦,我是真心想立你做皇后的。”

明锦心中一震。

元晔上前一步,欲挽起她的手,却被她下意识躲开。

当年她落难时,他便没再流露过要立她的意思,她又岂会轻易相信他的话?

深知宫门深似海,帝王多薄情,明锦也不会因那一日在宫中,他放了自己,没有趁人之危,就轻易再被他打动。

元晔看着她警惕拒绝的模样,一时怅然,前世的她,也是这般拒绝了他捧来的册后诏书,死生不复相见。

她原本就该是他的皇后啊。

“你不愿意接受我,是因你心有所属,还是因为——”元晔淡淡说着,审视的目光似要把她看透,“宣明喜欢你?”

明锦愕然悚立,抬眸对上皇帝古井无波的视线,“陛下……”

原来他早就知道了?!

元晔神情依然平静,“阿锦,我也是男人,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痛苦纠结,偏执爱意是骗不了人的。”

明锦蹙眉,“陛下既然早就发现了他的心思,还让他劝我入宫?”

元晔摇摇头,坦然道:“即便不是因为我自己喜欢你的缘故,我也不可能让你跟他在一起。”

明锦难以理解。

元晔看着她,正色道:“你们是兄妹,即便没有血缘,可你在陆家养了十几年,养恩大于生,全京城的世家都知道你们是兄妹,你们在一起就是乱.伦,他的心思若是昭告天下,你觉得世人会怎么看你们?”

明锦沉默着。

元晔继续道:“他们会想,陆家就是个没有伦理、没有纲常的无德之家,后宅尽是些腌臜龌龊之事,才会有这种兄妹私通,败坏门风之事。”

明锦埋下了头。

“哪怕你们有着违抗天下人的勇气,可世俗的道德、指责、议论依然会压的你们抬不起头,久而久之,再浓烈的感情也会被现实的琐碎冲垮。”

明锦头埋的更低。

元晔移开视线,看向那一池秋水,想起自幼受尽陆太后苛责打骂的自己,那时的他若是敢流露出半分对太后的不满与憎恨,陆太后便能以忤逆不孝之名废了他,杀了他。

他不敢言疼、不敢言苦、不敢言恨,小小年纪就懂得隐忍不发。

陆太后越狠毒,他就愈得人心。

百官惊讶于他的早慧,对他寄予厚望,都在盼望他长大、亲政。

坚信小小年纪就懂得隐忍保全自己的皇帝,日后一定会是不世出的千古明君,他会带领魏国走向鼎盛,会终结这个乱世,会完成一统天下的千秋功业!

一统天下,万世太平,多少帝王的毕生夙愿。

他也是帝王,他亦有此愿。

元晔看向她,没有试图用自己的爱意感化她,而是以道理说服,让她自己心甘情愿地斩断和陆聿的所有关系。

“魏国是鲜卑王朝,建国之前,八大部落间兄弟父子收婚,尤为平常,因此在世人眼中,胡人都是野蛮无知,粗俗无礼,没有伦理道德。”

明锦神色一滞。

“因此,朝廷大力推行汉化改革,以儒家纲常约束勋贵们的恶习。勋贵们必须要以更高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要把汉人那一套三纲五常做到比汉人更守礼的极致,只有上层权贵们表现出决心,下层百姓才会信服,汉化改革才能成功。”

“他是我最器重的兄弟,未来还有很多事要我们去做,我不想让他因为这样一段不为世俗所容的不伦之恋染上污点,自毁前程。”

“在我眼中,跟天下苍生的福祉比起来,他的爱,你的人生都不值一提,这就是我的道理。”

一字一句,铿锵有力。

明锦脑中轰然一声。

“阿锦,我不想强迫你什么,不想做嫔妃,可以做女官,但是无论你选择什么,都必须让他放弃你。”

元晔将一朵芙蓉递给她,看着她的目光柔和。

“我会一直等着你,等到你愿意接受我。”

……

离开东海王府后,明锦一直都郁郁沉默着。

她捏着手中的花,思索着皇帝的话,他说的不错,她和陆聿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一时迷了心窍,她不可能跟他一起发疯。

他还有着大好的前程,为了他们彼此都好,他也该恪守兄妹本分,不能逾越那条线。

她跟他之间,势必是要有个了断。

翌日,明锦一大早起来,就去找了贺云珠。

“珠珠,你陪我去一趟平南王府吧,我想去把我的簪子要回来。”

*

檀斋。

陆聿在一堆公文狼藉中醒来。

自她走后,他便将自己困锁在一堆堆的公务中,试图用疲惫忙碌来麻痹自己。

这时,娄威入内道:“公子,小姐来了。”

陆聿眼神一滞,从纷乱的思绪中回神,他放她走,她却又回来了。

“她来做什么?”

“小姐说,她的簪子忘下了,想把自己的簪子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