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恶婆婆只想咸鱼躺平(111)
许阳也跟着望向许桂芝,黑白分明的眼睛里充满疑惑。
想到许益清房间书桌上一直放着的那沓高中课本,许桂芝笑着朝许乐安和许阳道:“高考呀,就是你们爸爸妈妈的梦想。”
正月初四那天,一辆开进大风大队的吉普车吸引了全村人的注意。
当看到吉普车停在牛棚外时,村里的人更是惊得瞠目结舌。
许桂芝和许家其他人都知道顾轩和董西风老爷子今天就会离开大风大队,昨晚就已经和他们告别过。
因着很有可能恢复的高考,所以大家对于这次分别,并不是很伤心,觉得在不久的未来,肯定还能有相见的机会。
顾轩和董西风老爷子坐上来接他们的吉普车,车子缓缓朝村外的方向开去。
顾轩透过车窗,看到站在人群中的许桂芝正在朝他挥手告别,他眉眼间不禁染上笑意,也抬手朝窗外的许桂芝轻轻挥手。
顾轩的这个举动,立刻引起了村民们的议论。
“这个顾同志还怪有礼貌的,居然还跟咱们告别,不愧是文化人。”
“这世道变得可真是快,没想到他和那老爷子居然就这样平反了。”
“咱们以后估计都见不着这样的人物了吧,我听说他们是要回京市去呢。”
“京市啊,要是我这有生之年,能去京市一趟,那也算没白活了。”
……
直到彻底离开大风大队的范围,顾轩这才把视线从窗外收了回来。
董西风老爷子望了一眼顾轩,见他神情有点失落,忍不住打趣道:“怎么,这还没走多远呢,就开始舍不得了?”
顾轩沉默,不想搭理明显“不怀好意”的老爷子。
顾忌着车上还有司机,老爷子没把话说得太明白:“放心吧,桂芝不是说了吗,如果益清他们几个以后到京市去,她也会跟着一起去的。我看以益清他们几个的能力,那去京市肯定不是问题。”
顾轩点头:“希望如此吧。不过,就算她万一没来京市,那也没关系,我可以回来这边,反正我也已经习惯了这边的生活。”
老爷子忍不住摇头“啧”了一声,“我以前真是没想到,原来你还会有像现在这么个模样。”
老爷子从前见顾轩一门心思都扑在画画这件事情上,还以为顾轩最后也会和他一样,选择终身不婚。
“我自己也没想到,不过……”顾轩轻笑了一声,“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顾轩和董西风老爷子得到平反的事,在他们离去后的好一段时间里,都依然是大风大队甚至附近其他大队津津乐道的话题。
而在半个月后,许桂芝等人则收到了顾轩和老爷子从京市寄过来的平安信。
和平安信一起到达的,还有顾轩和老爷子特意在京市搜罗买到的一些高中学习资料。
因着老爷子在信中的暗示,许忠宁等人更是对恢复高考的事情充满了信心。
平静而忙碌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时间很快就来到了1977年的10月份。
这一天,正当大家都照常在田里忙着农活时,大队里的广播突然响起。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公社广播站是又打算给大家念什么无聊的新闻通稿。
可当听到广播里传来“恢复高考”这几个字眼时,无论是大风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亦或者是下乡到大队的知青们,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给冲击到了。
“恢复高考”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无数人为之欣喜若狂。
可一想到高考时间就在两个月后的12月,而且还有积压了整整十年的考生和自己竞争过这独木桥,许多人又开始忧心忡忡了起来。
特别是,不少考生根本没办法全心全意备考,白天还得在田地里、农场里、车间里处理日常的任务和工作,只有晚上才能艰难地挤出时间进行复习。
高考的恢复,可以说是一夕之间,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
大风大队的村民们,这阵子也是对高考恢复这件事讨论个不停。
尤其是那些家中有知青女婿或者知青儿媳妇的人家,更是一时之间,成为了全村男女老少关注的重点。
这天下完工,吃过晚饭后,村民们和往常一样,又聚在村口闲聊八卦。
“你们听说了没,林大树他那个知青女婿最近正在家里闹呢,硬是要参加高考,说不让他参加高考,他宁愿去死。”
“我早就说了吧,这知青不能嫁,也不能娶,他们那群人心心念念都想着回城呢,怎么可能愿意留下来当乡下人?!”
“这真是造孽哟,林大树他那闺女,不是前阵子才生了个儿子吗?要是那个男知青跑了,林大树家的闺女以后岂不是得独自拉扯着儿子长大?”
“唉,这村里最近在闹腾的,何止是林大树家呀?李静丽家也是没个太平呢!那徐小文天天吵着说要参加高考,周宗和李静丽愣是不同意,两边现在是每天都吵得脸红脖子粗的!”
“徐小文?我怎么记得她几个月前才刚给周家生了个儿子,她这小儿子才几个月大,她去参加高考,她小儿子以后怎么办啊?”
“这谁知道呢!要我说呀,这些人家也真是活该。咱乡下人就该找乡下人处对象,这样才最稳妥!他们当初要是不找知青结婚,那现在也就没这么多麻烦的事了。”
“话也不是这么说吧,那林霜不也是知青吗?我看许桂芝家还挺太平的呀。”
“你这记性也太不好了吧?许桂芝她家两个儿子和儿媳都是高中毕业,这次打算一起参加高考的,她家能闹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