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肥圆女配的咸鱼记事[穿书](112)
歪不歪的,不好评说,本质看屁股坐在那里一边,但是高二从首都转学到江城,目测来年也要在江城这边参加高考,坐在一中高二三班的课室里头,祁民是真的有些笑不出来了。
于是,等到了晚上,祁伯山就收获了两名主动要求上补习班的孙子,祁民和祁涛。
苏林刚好从楼上下来,闻言慢悠悠地晃到了祁涛身边,一脸正直真诚:“嗯,学习跟不上吗?需不需要我帮忙?”
作为祁年的死忠迷弟,祁涛读的自然是一中的初中部,苏林上个学期刚刚刷了一个奥数金奖,期末成绩语文和英语发挥得也还算稳定,校门口滚屏的表彰还没有撤换下来,祁涛刚进一中初中部没多久,就不得不承认一个让他不是很甘心的事实,那就是那个从来恨不得整天窝在房间里头不出门,懒宅程度突破天际,晨跑速度堪比出来散步的老爷爷,脸皮厚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一流的女生,实际上,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废,甚至,可能在某方面还非常的厉害。
祁涛觉得他的世界都要整个被颠覆了,感觉受到了十二吨的伤害,和五十吨的暴击。然后,经历过一天一中教育的洗礼,祁涛是彻底服气了,两个地区之间的教育环境太不一样了。
虽然不是很甘心,但是面对苏林暗戳戳的耀武扬威,祁涛憋了一股气,闷闷地回了一句:“不用。”
然后很快信心百倍地昂起头,看着苏林骄傲道:“我自己也可以。”那是他作为一个迷弟最后的倔强。
苏林可有可无地点点头,到了被甩又重新晃回自己的房间里头去了,说帮忙也就是知道祁涛肯定不会应下,故意逗逗他的,现在离高考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一开学,一中高三级老师们的鸡血打得比学生还足,第一轮总复习已经正是结束了,基本的只是框架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等待苏林他们的便是无尽的各省高考真题,模拟题。
这些本来可以说得上是常规操作的东西,在一中这里,被一中的老师玩出了新花样。虽然作为以前的高考真题卷,学生难免都会接触到一些,存在一定给的不公平性和漏题的可能,一中的老师依旧坚持让学生自己独立按照高考的时限完成一张卷子,第二天交上来,统一改卷,排名,甚至对比当年的同套题的高考录取情况,尽可能清晰地给自己的学生一个明确的定位,让他们切切实实地知道,他们离自己的理想学校还有多远。
这么一张卷子,学生做的时候可能就花了一个多小时,一中的老师们背后却要花上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时间批改,排名,全网搜索当年相关录取情况,最终公布。刚开始的时候,有的老师也质疑过,需不需要做到这个地步,甚至学生自己也不能理解,毕竟,使用以往地高考真题卷做试卷,并且真的排名,谁知道里面的水分有多大,过分一点的,可能就直接背答案了。
但是不管怎么样,吐槽也好,质疑也好,最终这还是成为了一中高三的固有保留项目,渐渐地,一中的学生也就慢慢自觉起来,不去接触往届的高考真题。毕竟真题这种东西,做一套少一套,一中的老师也算是把每一套真题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了。
就是这结果对于一中的学生来说,刺激有点太大,毕竟不同省份和年份的真题之间的难易程度差距还是有点大的。但是不可否认,再这样一次次的几乎可以说是切实的高考模拟当中,很多第一轮总复习的知识结构盲点被补齐,大部分同学对于自己的水平也有了比较真实客观的认识,对于高考的底气,反而就足了一些。
当然,这里边,还是要排除掉一些特例,譬如说某些偏科太过的同学,名词和录取情况什么的,对于她而言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有时候不仅小芳,连李建国都有些怀疑人生,到底是什么样的孽缘,才会让他们碰上这么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学生。
执教十多年,有一个这样子的学生,真的是心脏不好都不行。
这边随着高考的时间一天一天逼近,苏林的成绩依旧跟个过山车似的,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刷题太过,阅读理解和作文仅剩下的一点另辟蹊径的灵气也没了,成绩越发惨不忍睹,李建国和小芳两个急得跳脚,舌头起泡,反观苏林本人,依旧是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一点不着急。
再过两个星期就要高考了,这段时间,一中老师们都开始有意识地减轻学生们的心理压力,卷子也不发了,整天整天地给自己的学生灌鸡汤,连方安安都有些觉得,几天没做卷子了,手有些痒,很是自觉地把以前落下的一些卷子又重新翻出来做完。
等她把卷子做完,对完答案,看到上面的红勾勾,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什么,自己都忍不住惊悚,对苏林和阮笙说:“我们学校和老师简直就有毒,我竟然有一天也会觉得一天不做卷子手痒,还把以前的试卷翻出来做了,我还自己对了答案,订正了错题!!!我感觉我中毒太深,再这样下去,不出十四天,我就要毒发身亡了。”
阮笙正好正在纸上默写化学的反应公式,闻言顺嘴在旁边搭腔开口:“那你放心,你绝对不会毒发身亡。”她写完最后一个反应式子,转过头去,对方安安说:“我保证,十四天之后,你就会自动解毒,甚至触发中毒后遗症,连卷子是什么可能都不会知道了。”
十四天后,刚好是高考考完最后一科的日子。
苏林还在纠结着手里的那道让人脑壳疼的阅读理解题,也就没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