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155)
看上去就可爱。
就连一旁站着的太子都不得不承认,那个没爹没娘的家伙,确实有一副好皮相。
可惜,元兴帝对于这种情况并不高兴,他看向孽种的眼神幽深,甚至还带上了一丝残忍。
那个孽种似乎失去了警惕心,一边高兴地绕着他转圈圈,一边向旁边的皇子们说道。
“为了庆祝外公打了胜仗,接下来一周我都给那些流民们施粥!我阿姐也参与了,哥哥们要不要参与啊?”
瞧着孽种拉拢人心的样子,元兴帝原本动摇的想法最终还是定了下来。
比起他后半生全都睡不好觉,还是委屈一下白老元帅吧。
借君人头,保我安睡啊。
身着龙袍的中年男人,在照的大厅恍若白昼的灯火中,露出了阴暗的眼神。
吓了恰好往父皇那边投了视线的三皇子一跳。
裴沐言看着自家父皇的眼神,顺着自家父皇的视线,正好看见了忠宁王好似上蹿下跳的貍奴,到处拉人施粥。
裴沐言捏紧了手中的酒杯面上还维持着温和的微笑。
可心中还是落下了浓重的阴影。
父皇,连忠宁王都容不下了吗?
*
边关。
“啊——!好酒!”
“匈奴,劳资日丨你们十八辈祖宗!”
“呜呜呜呜——!”
宴会上,鬼吼鬼叫的,一边喝酒一边哭的一边把自己塞得快要吐的,躺在地上躺尸的。
群魔乱舞的模样让坐在主位上的白老元帅头都疼,但他嘴角勾起的笑容说明他还是高兴的。
能不高兴吗?狠狠地揍了一顿老对手匈奴还把对方赶回了草原里,甚至差点摸到对方王庭就算没摸到,这一场战争也让匈奴元气大伤。
接下来这一年都好过了。
白老元帅也难得高兴,多喝了好几杯。
醉意朦胧中,他在院子中看着天上的月亮,恍惚间看见了几十年前自家小女儿在月色下和她两个哥哥闹腾的样子。
几十年过去了,小女儿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她那两个哥哥也成了家立了业,他这把老骨头也把老敌人打回了草原。
他现在唯一担心的,也就是在京城的两个孩子了。
白老元帅看着看着,眼睛里便有了些水光。
在场的将军们,还有副将们只当没有看见他们大元帅那副矫情的样子。
毕竟他们当中还有同袍正在哭呢。
大醉一场醒来之后便是第二日了,将战场清扫完成,散了一些食物给城里的百姓沾沾喜气已经是四日之后了。
正当白老元帅准备看看春耕的苗怎么样了时。
朝廷的圣旨来了。
还是带着令牌来的。
为的就是催他去京城接受封赏的。
前来宣布圣旨的派头很大,太监总管张德海带头,还有御赐的各种东西。
但白老元帅不想去京城。
他想京城里的外孙,可……
他的麦苗还没熟,城外还有流寇,他的小孙子刚刚出生等等。
总之边关还需要他。
但圣旨降下,就由不得他了。
他只得开始准备,并且交代好老兄弟们如何驻守边关。森*晚*整*理
老兄弟们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骂他婆婆妈妈的,而是尽可能地配合他,让他在边关待得久一些。
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但是所有人都不敢说出来。
张监军也是。
他看着张德海来的时候,面色都发白,衬得那张原本就贼眉鼠眼的脸,愈发像个太监。
张德海看着都嫌弃。
但张德海并没有发难,张监军也老老实实客客气气的,还把人拉进自家府邸住着。
张监军家的府邸可是边关难得一见的温柔乡。
张德海虽然没有沉溺进去,但他身边的那些太监和侍卫们就不一定了。
白老元帅头一回发现张将军居然还有这等作用,虽然还是觉得那个阉人够畜生,但这种时候能拖延一瞬就拖延一瞬。
白老元帅终于慢悠悠地开始整理的家中事务。
他先是处理好了春耕的麦苗,又是安排好了老兄弟们家的事情,顺带还把布防重新调整了一番。
等到张德海从温柔乡里挣脱出来时,发现时间过了一个月白老元帅家中甚至连行李都没收拾。
等到张德海黑着一张脸,催促白老元帅,这才开始慢悠悠的收拾行李。
然而收拾行李也能闹出幺蛾子,两个儿媳妇三天两头地跟白老元帅家的儿子吵架。
大儿媳妇还好,就是一生气就把孩子送回娘家,小儿媳妇则是一生气就把小儿子挠得满脸开花,连人带孩子一起回了娘家,他娘家还远距离边关有一个月的路程。
就这又过了两个月,眼见着夏收快开始了,张德海终于坐不住了,再这么拖下去,回京那一剎那就是他人头落地的时刻。
白老元帅这才终于慢吞吞地带着夫人和两个儿子回京。
临走之前还不忘借着醉酒,揍了张监军一顿。
白老元帅出行的这天,难得的阴天,仿佛就连老天爷都在挽留白老元帅。
但虽然天是阴的,可百姓们并没有畏惧,反而出来给白老元帅送行。
密密麻麻的百姓一直将白老元帅送出城五十里,这才在白老元帅的再三催促下回去。
张德海也被这密密麻麻的人群给震撼住了,过了两天他还在思考白老元帅究竟为何能如此得人心。
等到他反应过来队伍当中已经没了小孩子的叫声时,他们已经距离边关快八百里了。
“我孙儿?哦,前两天在边关的时候两个儿媳妇闹脾气一个把孩子送回娘家,一个把连人带孩子都回娘家了,你也知道妇人家头发长见识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