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164)
元兴帝说这话时面上还带着哀伤,看上去就是一副为了老元帅不心疼自己而悲伤的样子,表面功夫做得足足的。
——如果不是元兴帝连白家舅舅们都不愿意放出去的话,白老元帅还真就信了他的鬼话了。
元兴帝不开口,就连白老元帅也没办法,只不过在被太监搀扶出大殿时,白老元帅忍不住又吐了一口血,回到忠宁王府便倒在了榻上。
他这次是真的生病了。
而朝堂上的消息还在源源不断地传来,终究还是有人去出征,但等赶到匈奴那边却没被打几下,又被匈奴人找到了破局点派人迷惑了监军太监,再一次被打得落花流水。
这一次是连下四城,整个边关已经有7座城池在匈奴人手中了。
元兴帝也终于有点慌了,他这一次派去的人终于吸取了教训没有派监军太监,并且给足了粮草辎重,那位将军也终于抵抗住了匈奴人的进攻,但也仅仅是抵抗住,想要反攻……
只能说是天方夜谭了。
而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明明快到年三十,但整个京城没有一点过节的气氛,就连无忧无虑的孩童最近也被父母拘在家中不出门。
毕竟从北边来的流民着实太多了。
卢宜柔看着城外那些流民眼中露出不忍的神色,但她还是咬咬牙只当作没看见,每天只是让身强体壮的健壮仆人,带足了人马到那些流民堆里施一些热粥。
那些热粥里还夹杂着石子,这是卢宜柔故意买的最下等的粮食,不然这样这些热粥根本到不了那些流民嘴里。
卢宜柔坐在马车中看着那些流民,为了一口热粥打得头破血流,不忍心地闭了闭双眼,赶紧将视线挪向了其他地方。
正好看见了京城街上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饥饿的平民。
粮价上涨,并且因为流民众多,只有几家大粮商才敢运送粮食到京城。
虽然因为在天子脚下粮价不敢涨得过于明显,可以让一些京城中的平民家庭负担不起了。
而原本收泔水到城外卖的生意人也没出过城了,毕竟在城内他就能将那些泔水卖个好价钱。
在卢宜柔的眼中,眼前的景象逐渐和上辈子重合,她哆哆嗦嗦地摸上了马车坐垫下方。
冰冷的触感让卢宜柔顿时安心了些,她将此物抽出来,放到了手心——那是一把精致的大剪刀。
福宁公主的外家白家来了京城后,白老夫人也时常会来他们的设计师工作室转转。
白老夫人是将门出身,看上去和她们这些年轻的大家闺秀没什么共同语言,但实际相处下来,不管是公主们还是官家小姐们都和白老夫人相处得不错。
一个言语慈和不会给他们难堪的长辈,还是相当受欢迎的。
就是偶尔会说一些如何在战场上杀敌,保全自己的方法。
当然也是极为偶尔,公主和小姐们也没有放在心上,但现在卢宜柔只庆幸自己听进去了白老夫人的话。
她这把精致且华丽的大剪刀就是那时她一时兴起找铁匠去打的,现在这把剪刀比那所谓的精致匕首要强得多。
——至少这把足足有卢宜柔小臂那么长的剪刀刃,对于歹人来说,威慑力已经足够了。
到时候两只手卡在剪刀的把手处,闭眼随便乱扎都比一把精致匕首要来得强。
安心下来的卢宜柔看着仆人们施完粥,费尽心思地从那些流民当中挣脱,回到马车旁边,立刻下令带着仆人们离开。
路上正好和忠宁王府的马车碰见了,卢宜柔命令车夫停下避让,正好和掀起马车帘的忠宁王对上了视线。
忠宁王原本灵动的眼睛现在只剩一片死寂,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带着怨气。
卢宜柔被吓了一跳,等忠宁王离开之后,卢宜柔的脑海中还是那个表情。
不过很快忠宁王府的马车便离开了,卢宜柔也再次见到了在街上到处摇摇晃晃的平民们。
卢宜柔看着那些饥饿的人只觉得悲悯,而她手下的马夫和仆从却只觉得庆幸。
幸好当初是大小姐管家,幸好当初大小姐被人诓骗,买了一堆粮食放家中。
不然这个天,他们这些下人别说维持以前的饭食水平,能吃饱都是奢望。
没看见有些贫穷官员家中的老婆已经开始挨饿了吗?
据说就连宫中的皇帝老儿都减了餐食,他们这些人还能吃饱已经是上辈子投胎走了狗.屎运了。
仆从们将马车赶着回家,看都没有看大街上倒地的人一眼。
顶多露出一个怜悯的眼神,便一带而过,也不觉得这些人的生命有什么珍贵的,他们要不是走了运投个好主人,现在倒在地上的,甚至有可能是他们。
丰朝人对此适应良好。
可惜还是有不是土着的人无法适应。
比如说正准备进城,和王爷公主一起在城中避难的林草儿。
“……”
林草儿看着这些骨瘦如柴的流民,为了食物仿佛野兽一般争夺的场景,下意识攥紧了一旁林妈妈的衣角,惊恐地睁大了眼睛。
她原本以为刚刚穿来这个世界时,李家村的场景变异已经足够让她触目惊心了,那时候她甚至以为自己穿到了什么原始部落。
没有衣服,没有鞋子,光着身子在地上跑脚上手上全是厚厚一层老茧的孩子。
面色麻木,明明才20多岁,看上去像50多岁的男女。
但现在林草儿才真正明白什么叫触目惊心,至少那时候李家村的人身上还有点肉。
不像现在这般瘦得跟骷髅似的一群人聚在一起,仿佛野兽一般争夺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