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462)
昨天晚上她是听见了远方有轰隆隆的声音,但她以为那只是打雷!
——或者有□□火拼什么的,但一个正常的a国人都只会对这些习以为常。
谁知道这居然是一个会飞的,像是男性人类一样的生物弄出来的?而且最后还被他们用导弹给炸碎了?
而她是不是看见中间有人飞上半空跟那个生物缠斗,拖延时间了?
张恬看完了新闻,恍恍惚惚出门上班去了。
而街道上,麻木不仁的上班族,在地铁里的流浪汉,都和以往一样,看着今天和昨天没有多少区别的场景,张恬甚至以为刚刚的新闻只是她早上没有睡好看见的梦。
直到她下了地铁打开手机,连接了信号。
社交媒体上的热搜第一就是这个新闻。
而这条热搜下,绝大部分都是害怕恐慌,甚至已经惊恐到给政府部门打电话的。
“我不敢相信,我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居然在a国本土出现了这么大的恐怖袭击事件!”
“严格来说应该是外星人入侵吧,不过那个外星人我总感觉在哪里见到过——他之前是不是在去年的总统仪式上出现过?”
“我的天啊,像他这样的人居然还有九个!九个啊!”
这些惊恐的评论引发了更多人感到害怕,当然也不缺有理智地觉得还是要先关心一下伤者和死亡人数。
“人已经被杀了,还是先关心一下伤者以及死亡人数吧,一百多人啊,都赶上八.九场校园枪击案了!”
“死亡人数还在持续上升,我已经不敢看下去了,也不知道哪里能给伤者募捐,四环那边的两个街区现在已经成了废墟了,全都是那个家伙干的。”
“也不知道里面究竟有多少警察,我看到好几个警察攻击那个家伙被甩出去的了,好像最后拖延时间让导弹击中那个恐怖分子的人也伤得不轻——虽然我也不知道这家伙究竟怎么上去的,但他救人他就是好。”
这些网友关心的只有伤者,以及伤亡情况。
不过还有一些网友关系的重点就有点不太对劲了。
“……这么一说我突然感觉情况还好,我们才几个月好像就不止十场校园枪击案了吧。”
“这还只是校园枪击案,首都地铁站一个月时间死的也不止这些,主要还是房子倒塌吓人。”
“但这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绝大部分倒塌的都是富人区的别墅,他们基本有另外的房产的,比起担心他们还不如担心自己的工作呢。”
当然也有人将重点放到了那人究竟是怎么飞上天的,在各种各样的自媒体的拍摄下,之后上去的那个人究竟又是怎么飞上天的?
他们甚至有人去询问了官号,但所有官号全都在装死。
而这时候时间已经到了上午十点。
绝大部分人已经开始上班,并且完成了一点工作。
摸鱼时间到了。
于是网络上的舆论更是仿佛爆炸一样开始增长。
张恬也同样是其中一员,她悄悄咪.咪地将网页缩小到右下角,一点点浏览社交媒体,时不时还忍不住发表一些意见。
——然后就和人家吵起来了。
而吵架的理由也是千奇百怪。
那个男子究竟是不是外星人?他身上的伤疤究竟是怎么来的?他是不是典礼仪式上和总统握手的那个人?他的超能力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来上去的人为什么也能飞?
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全都能吵起来。
张恬甚至看见了一个争论那个男人究竟是男是女还是跨性别的。
张恬:……
而就在网络上的众人吵得正欢的时候,媒体也开始发力了。
他们是为了流量完全不会要职业道德的。
于是他们评价这次事件,基本上是怎么刺激来什么。
比如说政府没有管理好这些人啊,比如说特殊部门的人出手抓人是他们应该的啊,比如说他们居然放任恐怖分子对a国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应该他们赔偿的啊。
甚至还有说救人的人根本就不是超级英雄,肯定就是他把人放出来的,不然他为什么要救人呢?
这些话题看上去相当智障,基本属于钩咸饵直的那种,但这些媒体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动用各种话术把话题引导到他们想要引导到的方向。
他们有信心评论区下方肯定会吵起来。
——但让那些媒体没有想到的是,吵起来是吵起来了。
但大部分民众吵得话题是应该怪政府,还是应该骂不说人话的媒体。
编辑看着评论都惊呆了,绝大部分人并没有按照他们规划的路线走,他们并没有被煽动,甚至他们冷静得过分,还将矛头对准了他们这些媒体?
“恐怖电影就该聘请你们去写惊悚小说标题。”
“不知道还以为外星人已经控制地球了,真以为我们不知道谁才是罪魁祸首啊?”
“什么超级英雄啊,这分明是导弹的胜利,而且谁家超级英雄没有私人医疗室被送到医院,被你们这帮记者天天翻墙想方设法拍摄啊。”
网友们对着这些新闻就开始冷嘲热讽,表示自己是绝对不会中了他们的圈套的,他们不出来还好,一出来傻子都知道这件事情当初同意的肯定就是a国政府了。
他们也代表着一部分普通人的态度,普通民众冷静多了,至少看过超级英雄电影的他们自以为不可能像是电影里的民众一样蠢。
攻击那些个真正救人的人,是什么样的畜生才能干得出来啊?
比起攻击这些英雄,普通民众还是更喜欢直接找到罪魁祸首开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