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49)
候车大厅里,元丰给好兄弟打了通电话,说自己在等着检票了。
许辉问他还认不认得回村的路,要是不认得就安排亲戚过去接他。他不想麻烦许辉家里人,说自己知道怎么走。
回家的那条路确实没印象了,但记忆中那座名为“家”的房子,是认得的。
快检票时,元丰看着脚边的两盒特产,又掏出了兜里的手机。
下车之前,陈硕告诉他,因为不知道具体住址,没办法直接将特产寄回他老家,又考虑到他一个人行动不方便,所以最后只准备了两盒。
其实两盒,已经够了。
开完会,贺颜刚回到办公室,手机响了。他接通后,问:“上车了?”
“还没,马上检票,我怕车上信号不好。”“有话要说?”
“是啊。”
“话不少,说吧。”
“谢谢贺总给我准备的特产,我光想着回家了,都没记得这个事儿。”
贺颜揶揄一笑:“该怎么谢,知道么?”
“大概知道……”
“大概?”
电话那头顿了几秒,声音突然变得很轻:“就,就给贺总来条龙呗。”
“什么龙?”
“哎哟,我不跟你说了,检票都开始了!”
这小子……听着电话里嘟嘟嘟的忙音,贺颜觉得昨晚折腾少了。
元丰买的是硬卧下铺,车程大约十个小时。一进包厢,他礼貌地跟其他三位乘客打了声招呼,在靠窗那边的位置坐下了。
窗外的风景说不上多好看,不是农田就是村镇,但他却欣赏了很久。
十一岁那年的初春,元丰家里来了个穿着体面的陌生男人。男人姓赵,叫赵民淞,四十岁,是他爸的发小,只不过十来岁就离开村子去外头打拼了。
村里闲言碎语多,他在田里干活儿时,听到同村的孙大娘跟邻居张婶议论突然回村的赵叔。
“听说离婚好多年了,也没个孩子。”
“可不是,穿得再体面顶个啥用?肯定是城里混不下去了。”
“回村也没用,你说都四十的人了,上哪儿说媳妇去?”
“村头那个牛寡妇,我瞧着行。”
“嘿哟,让你一说,没准真有戏哩!”
元丰觉得孙大娘和张婶说的都不对,赵叔明明有孩子,只是判给了前妻。而且赵叔不是混不下去,是提前回来养老了,还正在盖漂亮的新房子。
新房子,真好啊……
第 10 章
元丰在野菜地里摘着荠菜,老远听到一声呼喊。他抬起头,三妹捂着衣兜跑了过来。
元秋跑到哥哥跟前,气喘吁吁地说:“哥,赵叔又来看咱们了!还带了好吃的。”
元丰点头应了声:“我晓得,妈一早就跟我说了。”
“妈咋就偷偷告诉你了?”元秋说完,从衣兜里献宝似的掏出几颗巧克力豆,咧着嘴笑,“这小豆子可好吃了!哥,我喂你。”
“好。”元丰笑着张开嘴,一颗小圆球被扔进了嘴里。
“哥,你含一会儿再嚼才好吃。”元秋往自己嘴里塞了一颗。
小圆球入口便有一股甜甜的巧克力味儿,逐渐融化时,元丰尝到了浓郁的奶香。他试着咀嚼了下,很甜很酥脆。
“好吃不?”元秋一脸笑眯眯的。
“好吃。”元丰低下头,继续干着手里的活儿。
“哥,再来一个。”元秋又拿了一颗到哥哥的嘴边。
元丰侧头避开,笑着说:“你吃,我先干活儿。”
元秋把剩下的巧克力豆塞回衣兜里,在哥哥旁边蹲下:“哥,我也来帮你摘,还要摘多少呀?”
元丰见妹妹连叶子枯黄了的都摘下来,赶忙伸手拦住她:“你可别摘了,叶子黄了的不能要。你先回去,小俊呢?”
“二姐回来了,在陪他玩。”元秋不高兴地撇了撇嘴,“他动不动就哭,吵死了。”
“小孩儿哪有不哭的?”元丰笑了,“你三岁时哭得比他还凶,还要人哄。”
“我是女孩子。”元秋哼了一声,“女孩子本来就爱哭。”
元丰没再赶妹妹走,有个人在耳边叽叽喳喳,也挺热闹的。
摘完一大包荠菜,元丰叮嘱妹妹先回家,自己去了河边洗菜上的泥巴。
初春的河水冰凉,冻得他直哆嗦,他捏着菜叶儿,把沾着泥巴的菜根扎进河水里来回甩。
今天中午家里吃饺子,荠菜猪肉馅儿的。最近这阵子,他隔三岔五就能吃上一点肉,多亏了那个叫赵叔的男人。赵叔每回过来,还会给他们几个买好吃的零食。
快到家门口时,元丰看到正在陪弟弟玩的元秋。母亲和二妹从院子后头走了过来,母女俩手上提着两大袋蔬菜,鞋子上还挂着泥巴。
他走上前打招呼:“妈,二妹,咋摘这么多菜啊?”
元梅抢先说道:“是给赵叔带回去的。”
王金凤看着瘦弱的大儿子提着一大兜子菜,伸手接了过来:“都洗干净了?”
“洗干净了。”元丰怕母亲负担太重,想拿回来,“妈,我来拎。”
“不用,快进屋和面,你叔跟你爸马上回来了。”王金凤说。
元丰这才没坚持,听话地进了屋。
饺子是元丰跟二妹一块儿包的,包了几个之后,他嫌元梅包得不好看,于是让她负责擀皮。元秋带着弟弟坐角落里听收音机,母亲在一旁调饺子馅儿。
“哎哟,你这小子捣啥乱?!”元梅打开弟弟的小手,“小秋,赶紧把他带走。”
“元俊!你给我过来!!”元秋从兜里掏出一颗巧克力豆,在弟弟面前晃了晃,“不听话,一粒都不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