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元丰(51)

作者: 黄金圣斗士 阅读记录

“好!”

“快回屋吃粥,妈下地干活儿去。”

“嗯!”

一想到能重新上学,元丰高兴得干活儿都有劲了。吃完早饭,他进西屋给弟弟穿衣服。

元俊见二姐元梅背上了书包,突然说:“哥哥,我要上学!”

“我还没上过学呢,你想得美。”元秋在旁边呸了一声。

“好,哥一会儿送你去学校。”元丰给弟弟穿好裤子,牵着他走到屋外的田边,“自己撒个尿。”

元俊拉下裤子,掏出自己的小家伙,尿了起来。

元丰在边上站着,提醒道:“往前抬一些,别尿裤子上。”

永坍村的东边,有一所规模不大的小学。

学校里只有五间教室,老师连校长加起来也就六个,一个老师管理一个教室,学校里除了永坍村的孩子,还有邻村的。

元丰背着弟弟,走在二妹旁边。

“哥,你别背他了。”元梅瞥了眼三岁大的小男孩,数落道,“你小子咋这么不懂事儿?快下来。”

“不要,我不下去!”元俊搂着哥哥的脖子,得意地说,“就要哥哥背!”

元丰笑着说:“小俊,咱们可说好了啊。现在背,待会儿回去自己走,知道不?”

“好!”元俊高兴点头。

“哥,你就惯着他吧!”

“他还小呢。”

到了学校门口,元丰压下内心的渴望,目送二妹走进教室。

他牵着弟弟的手:“走吧,小俊。”

“哥哥,我也想进去。”元俊站在原地不肯走,嚷嚷道,“我要上学!”

元丰蹲下来,耐心哄道:“等你再长高一些,到哥这么高的时候,就能上学了。”

元俊问道:“真的吗?”

“嗯,真的。”元丰站起来,“咱回家。”

回去的路上,元丰见弟弟额头已经流汗,伸手替他擦了:“小俊,还走得动不?”

元俊紧紧攥着哥哥的小拇指:“我要自己走回家!”

“好,咱们一块儿走!”

“嗯!”

元丰把弟弟交给三妹,带上耙子、塑料袋和扁担就出门了。自从家里养了鸭子,他每天都要去水田里挑水葫芦。

用耙子捞了两大袋之后,他将两大包水葫芦固定在扁担两端,晃晃悠悠地挑着往家走。

七月份已经入夏,元丰热得汗流浃背,身体也被磨得有些不舒服。

他放下担子,蹲在土路边上,喘着气休息。

“小丰。”

身后传来熟悉的男声,元丰回头一看,激动道:“赵叔!”

赵民淞看着汗流浃背的少年,原本白皙的脸蛋已经晒得通红。

他把装着几本书的袋子递给元丰:“叔给你带了几本不一样的外国的故事。”

元丰开心地接过:“谢谢赵叔!”

赵民淞弯腰挑起地上的扁担,掂了掂分量:“还挺沉的,力气不小。”

“我都挑习惯了。”元丰手脏,不舍得碰新书。他跟在赵叔旁边道:“赵叔,你都大半个月没来了。”

“出去办了点事儿。”赵民淞笑着说,“小丰,叔搬家了。今儿过来是请你们一家子上我新家热闹热闹。”

“赵叔,家具都添置好了啊?”元丰问。

“嗯,这阵子就是在忙这个,一得空就过来看你了。”元丰抱着书,开心地笑了。

元丰看了看赵叔身上干净的衬衣和西裤,裤腿和皮鞋上已经沾了泥点子。他上前说道:“赵叔,这儿脏,我来弄吧。”

“没事儿,不脏。”赵民淞看着围栏网里的鸭子,笑着感慨,“我小时候可比这脏多了,那会儿也捞这些水里的玩意儿,猪不够吃,还得每天打猪草去。”

元丰虽没养过猪,但知道猪圈里很脏很臭。这么一比较,养鸭子是干净不少。

喂完鸭子,赵民淞站起来:“走,叔给你讲故事。”

“好!”听故事是元丰最期待的,他长这么大,就跟着父母去过几次汶沟镇。

赵叔城里回来的,见多识广,除了给他讲书里的故事,有时还会说一些外头见到的奇闻趣事。

夏日的阳光打在少年白净的脸上,赵民淞有一瞬间的恍惚,看着那道瘦弱的背影,原本平静的目光逐渐阴沉。

不论看多少回,青涩的果实依旧令人垂涎欲滴,他迫不及待地想要采摘,收藏。藏在心底的罪恶之花,在少年干净的笑容里,越绽越艳。

元丰坐在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听着赵叔讲那些他从未听过也没见过的事物。

听到一半时,他好奇地问道:“赵叔,火车咋还能在地底下跑呢?”

赵民淞笑着说:“能,大城市跟咱们小地方不一样,地底下挖了不少隧道。这隧道一挖好,就开始安装各种设施,再铺上铁路,火车就能开了。”

“啊?”元丰有些不敢相信,“地下空了,那地上的房子咋办啊?”

“房子和路都好好的,没事儿。”赵民淞看着一脸好奇的少年,问道,“以后叔带你去大城市玩,要不要?”

“要!”元丰突然一拍大腿,从小板凳上站起来,“赵叔,我该下地干活儿了。小秋和小俊在屋里,我忙完再回来做饭。”

“去吧。”赵民淞也站起来,伸手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好,赵叔你随便坐啊,我很快就回来。”

“嗯。”

中午,元丰跟母亲在厨房一块儿忙碌着。因为赵叔留下来吃中饭,所以伙食变好了,能吃上一些肉。

看着锅里快炸好的猪油渣,他咽了咽口水,问道:“妈,一会儿我能吃几个不?”

炸完的猪油渣,家里一般会留着烧青菜或白菜。王金凤从锅里捞出一小碗放在灶台上:“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