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曾在病床前带着笑跟她们说,新湾很美的,你们两个都是在新湾出生的,那是雯宁长大的地方,也是以后润宜要念书的地方。
然后哽咽,然后落泪。
“……妈妈可以有两个女儿吗?”
傅润宜和傅雯宁都答应了。
她们陪妈妈度过了最后一段时光。
每年,傅润宜都会给妈妈写一封信,讲这一年她在新湾如何生活,从开始写刚上大学的学业课程,到后来写毕业后自己的工作近况。
都是一些不太有鲜活气的日常。
第一次,她在信里提到一只猫,还有一个人。
她在信里告诉妈妈:
妈妈,我今年收养了一只流浪小猫,它之前生了病,不过已经快好了,但是我到现在还是不知道要不要给它取一个名字,本来有一个人说,等什么时候我确信小猫不会离开我,需要给小猫取名字,可以给他打电话,他会帮我取。
可是妈妈,用语言交流的人都会随时离开,我要怎么确定小猫是不会离开我的呢?
妈妈,我确信不了。
我觉得会的,都会离开的。
傅润宜看着花瓣卷着信纸被一层接一层的浪一点点随波推远。
直到寻不见踪迹,她才将视线收回。
回程的轮渡上,傅润宜接到一通陌生电话。
来电显示的地址是崇北市,船还没有靠岸,海上的信号不是很好,傅润宜接通,听见一个陌生的男声,准确喊出她的名字。
“请问是傅润宜小姐吗?”
傅润宜回答:“是。”
对方说:“您好,傅小姐,我是您父亲的助理,今天是傅太太的亡祭,傅先生一直记着这件事,也很挂念你,但是他人现在不太方便过去,所以托我今天给你打个电话。”
傅润宜觉得很蹊跷。
傅学林从没有来看过妈妈,甚至连一束花都不曾寄来过。妈妈去世后,他不顾妈妈的遗愿,到底还是在崇北立了衣冠冢,夫妻情分已无,深情戏码也要做足,怕别人的口舌坏了他苦心经营的好名声。
但傅润宜并不好奇,也不想问一个很多年电话都不曾给她打过一个的人,怎么突然又开始挂念她了。
关于傅学林的一切,自他在妈妈病中出轨开始,她都不想再听到,往昔积攒的慈父滤镜不曾在傅学林因自己并非亲生而渐渐漠视自己时,有所动摇,却在他伤害妈妈的那一刻,碎了满地。
美满的家庭和称心的妻女,在他眼里不过是装饰品一样的存在。
傅润宜听后,只回了一个淡淡的“哦”。
那边说:“傅小姐,你不问问你父亲的近况吗?”
“并不关心。”
那边先是尴尬了两秒,随后声音低沉下来,说傅学林生了很严重的病,十分挂念多年未见的女儿,希望傅润宜能回来看望自己。
末了,那位助理又煽情:“其实傅先生病了有一阵子了,因为怕你担心,所以一直没告诉你,今天这个日子……大概傅先生是触景生情了,傅小姐,你回来看看就明白了,傅先生的情况真的不太好。”
“病了?”傅润宜喃喃。
船已至岸,身边的人陆陆续续准备下船,傅润宜滞后一些未起身,脸被窗外的海风吹得很凉,外面好像又开始下小雨了。
傅润宜没什么情绪地说:“可能是报应吧。”
她将电话挂了,走向附近的站台,坐公交回家。
刚到楼栋门口,傅润宜撑着伞,就看见许多街坊邻居都聚在楼下,也有人慢慢散开了,似是刚刚发生过什么大事,她赶上了最后一点余热。
稍微一走近,跟傅润宜认识的同楼大姨便忙不迭把刚刚的情况说给她听。
“哎呦,小傅啊,你也要注意了!好凶险的呦!”
大姨一脸好心肠的担忧,说救护车刚刚来过,呜呜叫着,可吓人了。
“你楼上那个租客也是倒霉,你对面的那个大哥不常在家,你今天又一早出去了,他不知道怎么摔在你家门口,好半天没人知道,不知道伤了腿还是腰,人都不能动,刚刚被担架抬走,脑门还破了口子,血哗哗淌。”
旁边一个奶奶很有经验地说:“这几天下雨,楼道窗户开着灌了雨,楼梯里又湿又滑的,八成是这么摔的,年轻人冒冒失失,容易不当心。”
接着,她跟傅润宜叮嘱:“小傅啊,你可要当心了,门口铺个防滑垫什么的,一定注意,这摔得多狠呢。”
傅润宜点头说知道了。
垫子,傅润宜有的,昨晚洗了,在阳台晾着。
到了自己家门口,傅润宜看到自己那盆菠萝花摔碎了,碎瓷散土里还有一个烟灰看着新鲜的香烟头,滤嘴旁边有万宝路的英文。
垫子是傅润宜故意拿进来的,之前特意让垫子保持湿度,一直闷捂着,慢慢地上会像生了苔一样滑,这栋楼只有这个人会故意往她门口跑,用烟头烫她的花,其实把垫子收走,她也不确定会发生什么。
但现在发生了。
或许是妈妈在天上庇佑她。
楼下的大姨好心,帮着傅润宜清理完门口的狼藉,傅润宜把自己洗干净的垫子拿出来,摆在门口,可能是傅润宜看起来很胆小,大姨走之前还安慰了两句,叫她不要害怕。
傅润宜应和着,跟大姨道了谢。
关上门,她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拿着平板,打开门口的监控回放。
画面里那人果然着急忙慌下楼,明明离了好几步远,楼下也有垃圾箱,却非要到她门口来,往她的花盆里丢烟头。
一转身就摔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