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安(2)
“国内技术有限,我所了解的是国外有一家医院近两年有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的话京市也有一个实验点,但我的建议是出国,因为相比于国内,国外的研究时间早,技术也相对成熟,即使目前还不能投入使用,但或许有其他办法可以试试。”
许建国再怎么劝,许岁安都不想出国。
她害怕客死异乡。
最终,再一行人劝说下,许岁安还是答应了。
因为她想要活下去,因为有人和她说:活着,一切都会有转机。
四季轮转,一晃便是一年。
警局·雨夜·重逢
傍晚,天突然下起了小雨。
雨丝像连绵的细线从空中撒下,城市的霓虹灯亮起,雨夜中满天都是朦胧的彩色。
南江街道的派出所,七八个少年被警察带进了大厅。
已经是晚上九点,除了执勤的工作人员,其余要不就是在出任务,要不就早已回到了家中。
许建国和师兄杨斌刚复盘完白天发生的某小区电瓶车偷盗案,准备休息一会儿时却听见楼下异常的热闹。
在楼下几声呵斥声中,杨斌说:“又是那帮学生。”他低下头,叹了口气,又像是早已习以为常。
许建国刚调过来工作,知道派出所附近有一所中学,可前些年并没有这样厉害的打架斗殴事件。
他收好笔记本,说:“我下去看看。”
刚走几步。杨斌叫住他说:“下去看了就早点回去吧,这么晚了,岁安一个人在家不安全。”
许建国说:“在她干爸干妈家,她干妈念叨好几天了,今早送过去了,估计是不回家了。”
杨斌笑着说:“这样啊,那行,你快去快回,我们尽量早点收工。”
楼下,七个少年分成两堆,左边三个,右边四个,都抱头蹲在墙角。
年轻的警察拿着笔录单说:“你们几个,谁先说?”
右边一个男生举手说:“我先说,是他们先动的手。”
左边一个男生说:“你放屁!”说着他情绪有些激动,站起来又要去打对面的人。
警察见状立马将他拉回去并警告说:“这里是派出所,不是刚才的小巷子!太不像话了!”
听完后,男生默默蹲回去,但依旧一脸不服气。
许建国刚好下来,青年警察看到他后礼貌地说:“许警官,您还没回家呢?”
许建国笑了笑说:“准备走了。”说完,他看了一眼蹲在墙角的几位少年。
他们中一些穿着蓝白色校服,一些穿着颜色样式不一的短袖,但每个人的衣服上多少都粘着些泥土,更狼狈的脸上还挂了彩。
青年警察姓陈,来派出所的这几个月,学生打架斗殴的案子全让他碰上了。
许建国问:“他们怎回事?”
小陈答道:“放学后不回家,在巷子里约架。刚好被巡警碰上了。”
“那这一般都怎么处理?”许建国问。
“情节较轻的,我们一般是口头教育,写检讨,等家长来接。”小陈回答时心里多少有些忐忑,虽说许建国已经好几年没工作,现在回来和他一样像是新人,但是一连几年不在单位,单位还能一直留着位置给他的人,一定是又本事的,他怕自己的回答又不妥当的地方,便问:“那您怎么看?”
许建国看出他的紧张,拍着他肩膀:“就按你说的办。”他打消小陈地顾虑说:“你不用怕我,好几年没处理案子,我现在也是新人,一些想法和思路还是要和你们年轻人学习。”
“许警官,其实我早就听说过您,您当年在刑警队处理案子特别厉害!”小陈忍不住夸赞。
“好多都纳入我们那个实践教材里了,后来听说您不做警察了,”他有些遗憾,“但是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碰见您。”
许建国摆手说:“能为群众解决问题那才是有真本事。”
说完他叹了口气,回头仔细看了看蹲在墙边的学生,左边第三个他觉得眼熟,但又有些不敢认。那男生也看他,心里的到一个答案后又迅速躲开他的视线,低下头。
许建国确认那就是路怀峥,朋友路阳的儿子。一年没见,路怀峥长高了不少,但面容上没有太大改变,只是褪去了一些稚嫩。
本想过去和他交谈,但却被杨斌急忙叫上楼,说是自己发现了新线索。
外面的雨下大了,所里陆陆续续来家长,一声声责骂中他们又带着孩子离开。
接近凌晨,雨停了。
许建国下楼时,发现路怀峥还蹲在墙角。他低着头,有着明显的困意。
大厅里没人,许建国把他叫醒,问他:”怎么还没走?”
路怀峥不说话。
许建国说:“你家长呢?”
路怀峥依旧不答。
许建国把他拉起来说:”来会议室。”
两人单独去了会议室,路怀峥坐在他对面,一番拉扯他的困意少了许多。
许建国问:“你爸妈呢?”
路怀峥答:“没联系。”
许建国:“为什么不联系?是他们不管你?还是你不想打电话?”刚问完,刚才那位青年警察推开门后看到陆怀峥,质问道:”你怎么在这儿?”再抬头往里看,看到许建国后很是抱歉地说:“许警官?我以为您回去了,所以没敲门,以为是这小子偷偷跑进来的。抱歉啊。”
许建国说:“小陈啊,没事。你赶紧回去休息吧,这个孩子我认识,剩下的我来处理。”
小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那怎么行呢?您家里还有孩子呢?”
“岁安在她干妈家,没事的。”见小陈还是不走,他再说道:“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