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妖事(156)
流珠殿宴席上也早已得了消息, 官家亲自带人过来探问刚刚发生了什么事。
孟思思和贺兰漪站在一旁, 不敢隐瞒, 将刚才所见一应说了出来。
等了一会儿,太医从内室出来, 跪在地上禀报说:“七公主如今神志不清, 怕是很难治好了。”
官家闻言大怒, 明明几日前他还在良妃殿中见过自己这个女儿, 那时候赵婉英还好好地同他讲话,怎么现在突然失了神智?
太医这话倒让贺兰漪想起了赵丰瑶, 赵丰瑶的痴傻之症治了十几年都没治好,这几天却突然好了,而赵婉英平日里虽然性子安静了些,可做事进退有度,说话极有条理,现在却变得神志不清,痴傻了起来。
这两件事凑在一起,倒是有些过于巧合了。
官家问太医,“可查出来公主为何会变成这样?”
太医为难地摇了摇头,“公主的脉象非常正常,根本没有突发急症的表象,就好像,好像是身子本来就是这样。”
“你胡说八道什么!七公主平日里都是好好的,怎么就本来就是这样了,”一直抿着唇不发一言的良妃娘娘在听到太医的话后,彻底绷不住了,扶着肚子为赵婉英讨公道:“自从英儿降生以来,每年都有太医为她诊脉,从未有太医讲过她胎生带着痴傻之症。”
话音刚落,姚贵妃带着人走进偏殿内,轻蔑地睨了一眼良妃,假意劝慰她道:“妹妹,你如今身怀皇嗣,怎得如此激动,若是皇嗣有个闪失,你怎么担待得起啊。”
赵丰瑶和赵婉英都是同一年的八月降生的,姚贵妃先生的赵丰瑶,良妃后生的赵婉英,虽然都是公主,中间只隔了十天,但这么多年,赵丰瑶一直有些痴傻,而赵婉英却极其聪慧,宫里的那些宫女太监背地里没少把这两个公主拿在一起比较。
虽然没有人敢当着面在姚贵妃眼前说这些话,但姚贵妃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今上天庇佑,她的瑶儿恢复了神智,良妃的赵婉英却变成了傻子,姚贵妃心中多年的郁气终于散了出来,她自然得意。
尤其是,这个良妃还与姚贵妃的儿子——太子赵瑾俞纠缠不清,被宫人屡屡传出些不堪入目的话来,姚贵妃早已把良妃视作了眼中钉、肉中刺。
官家扭头看向姚贵妃,扶额问道:“我不是让你呆在殿中陪母后吗,你怎么过来了?”
姚贵妃挥手要人把观文殿大学士之子杨常明押了进来,温声道:“官家,就是母后要我带人过来的,此子刚刚在殿中与北燕使团里的萧素初打了起来,母后要我把他带来交给您处置。”
跪在地上的杨常明酒气熏天,不管不顾地昂着头,看着良妃娘娘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听闻七公主赵婉英疯了?可真是活该啊!”杨常明说完这话又狂笑不止。
官家的脸色这会儿变得异常难看,他扫视着偏殿内的众人,三皇子的人不能选,太子的人也不能选,最合适的便是,“宋少衡,你带人去审他。”
“还有,漪儿,你跟着一起过去,势必要给我查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杨常明被太监拖下去,宋少衡和贺兰漪一起去了皇城司大牢,除此之外,侍候官家的张公公也陪着一起过来了。
“先给他醒醒酒,”宋少衡冷声道。
一桶凉水被泼到杨常明脸上,侍卫又给他灌了一大碗醒酒汤,杨常明躺在地上缓了缓,眼神逐渐回归清明。
贺兰漪坐在一旁的圈椅上,懒散地搭着二郎腿,漫不经心地抿了口茶水。
宋少衡蹲下身,继续问杨常明,“你知道七公主变成那副模样的缘由?”
杨常明拿手擦了擦脸上的水,慢慢从地上坐起身来,咳嗽了几声,抬眸看向屋内的侍卫。
“让他们先出去,”贺兰漪嘱咐张公公道。
牢内的侍卫被遣出去后,杨常明才缓缓开口交代道:“我不知道为什么赵婉英突然疯了,但我知道有一个人肯定知晓其中缘由。”
宋少衡:“谁?”
杨常明冷笑一声,“殿前司守卫玉阁的禁军侍卫,王临岐。”
张公公立刻出去要人把王临岐带了过来。
贺兰漪起身走到杨常明面前,好奇问:“为何王临岐会知道?”
杨常明盘着腿,挑了挑眉,抬着下巴看向贺兰漪,“郡主,你觉得他为何会知道?”
三年前,七公主赵婉英就被许给了观文殿大学士之子杨常明,官家体恤,在赵婉英同杨常明成亲后,依旧准允赵婉英入宫来探望她母妃,不过最近一年来,赵婉英似乎与杨常明之间生了嫌隙,进宫后便一直在宫中的玉阁里住着,已经有大半年未曾回去过夫家。
这事搅进来一个玉阁的侍卫,杨常明又在喝醉之后大闹宴席,能让他做出如此失态的事,只稍稍动脑子想一想便能知其中关窍。
贺兰漪皱了皱眉,试探问:“会不会里面有误会,她可是你的妻子啊。”
杨常明闻言,刚刚平复些许的心情又炸开了,被人戴绿帽子的怒气直冲天灵盖,他从地上爬起来,略有些癫狂地手指向门外,“赵婉英她都跟那个侍卫睡在一张床上了,颠鸾倒凤,叫的那叫一个欢啊,我在门外亲眼看见的,还误会,这里面还能有什么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