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妖事(174)
绾儿道:“三日后的清晨。”
回去清庭居,宋少衡打开了贺兰漪让人给他的信封,信纸上面详细写着要他有空去城南三宝寺找某位大师,她让人给郑夫人设了个牌位。
贺兰漪的字歪歪扭扭,就像是喝醉了之后写的一样,“宋少衡,三宝寺是皇家寺庙,每年都会有大法师为寺中牌位做法事,里面不让普通百姓供奉牌位,不过这庙当初是我阿娘让人建的,所以我想让谁放牌位就能让谁放,你过去之后提我的名字就好,他们会领你过去。”
“对了,”后面的字逐渐被墨渍晕染,但依稀能辨认得出来,“你放心,那个牌位放的地方很隐秘,我专门去瞧过,别人不会知晓的,但我不知该为她刻什么名姓,所以牌位上是空着的,你过去为她写上吧。”
宋少衡都能想到贺兰漪写完这封信时,放下毛笔时伸懒腰打哈欠的模样,他把信纸扔进熊熊燃烧的火里,看着那些墨迹被吞噬殆尽。
“漪儿,我不值得你待我这么好啊。”
宋少衡夜间去了三宝寺,为郑夫人刻好了牌位。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一大清早,宋少衡便骑马等在了魏国长公主府门口。
贺兰漪出来的时候,贺兰珩之和孟思思都满是担忧的模样。
“你来了。”贺兰漪睡意朦胧地看见宋少衡,揉了揉脑袋。
宋少衡走上前去,看了眼贺兰漪,便同贺兰珩之和孟思思见礼,“国公,夫人。”
贺兰珩之同宋少衡低声讲了几句话,随后,宋少衡便和贺兰漪、青窈、同钰一起坐马车出去了汴梁外城的南薰门。
他们这次先要去邠州,之前在红婺书院,赵乐仪曾告诉过贺兰漪,她知道的所有事都会藏在那个破庙的古怪壁画里,待知晓里面的秘密后,贺兰漪他们才会前往蔚州,解开这所有的谜团。
出去汴梁后,贺兰漪他们便改骑快马,一路向西行。
四天后的傍晚,他们进入了邠州境内。
“郡主,咱们不是去蔚州见卫将军吗?为什么还要拐弯来邠州啊?”青窈不明所以道。
第88章
“阿娘在这里留了一件东西, 我要把它取走。”贺兰漪勒着缰绳,侧脸看了青窈一眼。
青窈继续问,“什么东西?”
“嗯, 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东西, ”贺兰漪神秘兮兮道。
那个破庙坐落在邠州城外东南的偏僻官道边, 平日里是瞧不见的, 只有每逢天上落雨的时候才会出现。
贺兰漪他们在邠州城内的客栈里住了两天, 才等见了阴沉沉的天色。
“郡主, 蔚州来信, ”同钰走进房间内,拿出信封递给贺兰漪。
“怎么有两封?”贺兰漪接过来信封问道。
“一个是陶先生的,一个,是卫胥写来的,”同钰站在旁边轻声道。
贺兰漪微微垂下眼睫,捏着手里的信封,声音沉了沉,“京中可有来信吗?”
同钰摇头,“暂时没有。”
贺兰漪先拆开陶先生写来的信, 之前她在江陵府的时候, 见到赵乐仪的生魂, 于是便让同钰去给身处蔚州的陶先生寄了封信,询问当年之事。
【郡主亲启, 长公主生魂之事我还在派人调查 , 尚无头绪, 不过是我近日得知了另一件事, 当年北燕进攻蔚州的前夕,将军似乎在查一桩极其恶劣的连环杀人案, 长公主应当也知道此事,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并未将这桩案子移交给提点刑狱司,而是按下自己调查,此事尚未有什么结果,北燕就攻了进来,案子的具体细节我还在查。】
另一封是卫胥的信。
内容很简洁,但贺兰漪的目光却久久未能从那张信纸上移开。
【郡主亲启,臣已经收到了吏部调令,三月后,臣便可调防回京,若是郡主不弃,臣愿与郡主共结连理,相伴此生。】
“怎么了?”宋少衡进门来,看见贺兰漪一直在瞧着一封信。
“没什么,”贺
兰漪将两封信随手扔进火盆里,揉了揉眉心,“卫胥说他快回京了,回京之后要同我成婚。”
宋少衡听到这话,表情僵在脸上,虽然他知道即便没有卫胥,也会有其他人,可真的等到这一日,他的心还是像被人揪住了一样,疼得厉害。
同钰皱眉,“卫胥之前一直对您若即若离,这次突然这样怕不是受什么刺激了吧。”
贺兰漪垂着眼睫没说话。
“国公肯定不会同意的,还他想成婚就成婚,世上哪有这种道理,他人没多大本事,想得还挺美,”同钰继续小声嘀咕道。
青窈进来,温声道:“郡主,马都准备好了,咱们什么时候出城?”
贺兰漪侧脸看向窗外,天边墨云翻涌,燕雀低飞,翠绿繁茂的枝头坠压着一簇红珠果子,果子皮上凝着潮湿露珠。
她站起身,伸了伸懒腰,瞥了宋少衡一眼,“现在就走吧,那官道离城中还有很远一段路呢。”
他们四人骑马出城,去到东南边官道的时候,阴雨绵绵,天上断断续续地落下雨珠,身上的油衣愈加沉重。
“郡主,是不是那个!”同钰勒住缰绳,手指向不远处半山腰上半隐半现的破庙。
贺兰漪循着同钰手指的方向看过去,一座破败不堪的庙宇错落贮立在雨雾之中,多年前的记忆与现在重合,有些激动道:“是,就是那里。”
他们骑马去到破庙门口的时候,天上落雨就如同瀑布飞泻一般,雨雾朦朦,让人睁不开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