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妖事(215)
小厮端上来茶水后,贺兰漪捏了块桃花酥吃。
“郡主父母生前调查的那桩连环杀人案已经有了眉目,只是我还没有太大的把握,他们还在查,应当很快就能有结果了,”陶先生温声道。
贺兰漪点头,“此事不急,我来此,是为了一桩更要紧的事。”
陶先生皱眉,“什么事?”
“先生见多识广,修为深厚,可否为我探查一番,我体内是否有未能察觉到的术法和蛊虫,”贺兰漪认真道。
“汴梁天师院的院长也没能查出来吗?”陶先生有些担忧。
贺兰漪摇头,“并非如此,只是因为我此番过来的匆忙,一时间忘了让那位师叔探查。”
“那郡主随我来吧,”陶先生引着贺兰漪去了旁边的房间。
同钰坐在椅子上,看着旁边眉头紧锁的宋少衡,以为他是在忧心陶先生是否可靠,因而宽慰他道:“宋郎君,你放心,陶先生是个好人,他是我们长公主的好友,几乎算是看着我们郡主长大的。”
宋少衡回过神来,点了点头。
他当然知道这位陶先生是个好人,毕竟他如今能坐在这里都是仰赖这位先生的帮忙。
只不过,这一世的陶先生还不认得他罢了。
陶
先生为贺兰漪仔细查探过后,并未瞧出什么异样,只是贺兰漪体内的那颗黑珠子因为近日里她心绪低沉的缘故有些不稳,陶先生帮她稍微压了压。
“我记得那位小娘子似乎是很小就跟着你了,也怪不得你伤心至此,”陶先生自然是能理解贺兰漪的心情,“只不过,除了那位青窈姑娘外,这蔚州城里应该还会有让你伤心的人。”
贺兰漪郁闷地眨了眨浓密眼睫。
陶先生陪着她一起出去,“我瞧着外面除了同钰,这次陪你一起过来的还有个眼生的小子。”
“先生觉得他如何?”贺兰漪好奇问。
陶先生意味深长道:“那小子看面相是个良善之人,只是六亲缘浅,命格坎坷,于你而言,并非良配。”
“可若我非要同他在一起呢?”贺兰漪执拗道。
陶先生弯了弯唇角,“那就要看天意。”
贺兰漪不解:“天意?”
“对,天意,你们俩的未来,一半握在你的手里,另一半,在天意,”陶先生抬手指了指上面。
他这番话说的古怪,但贺兰漪也并未深究,因为陶先生平日里说话但凡可以直白讲,是绝不会绕圈子的,一旦他说的云山雾绕,那意味着即便是她开口问也是问不出的。
贺兰漪和陶先生回去雅间的时候,同钰和宋少衡正在吃饭,近日里疲于奔波,宋少衡的脸色憔悴了不少,但即便是有些疲乏,他的模样看过去依旧很俊朗。
见陶先生和贺兰漪回来,同钰和宋少衡均起身见礼。
陶先生走到宋少衡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温语道:“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你们吃饭便好。”
贺兰漪本想着在这茶楼吃完饭后,便去找卫禇。
可没想到卫禇在得知贺兰漪入城后,直接带人寻了过来。
他已经知道了青窈的事,所以在见到贺兰漪后,很谨慎地想着避免提到这件事。
“郡主,卫胥知道你在这里了,他应该随后就会过来。”
贺兰漪眸色沉了沉,自从在岳州发现她体内被人种下情人蛊后,贺兰珩之就派人过来蔚州将卫胥查了个底朝天,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事。
不过,贺兰漪目前要先解决掉延康子,卫胥的事可以先往后放一放。
她淡淡道:“过来就过来吧,总归是要见面的。”
虽然卫禇与卫胥都姓卫,但两人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卫禇生在大名府,他的家族与贺兰家同为大名府的百年望族,关系极近,而卫胥却是潮州人氏,因为父亲立下战功,才得以去到汴梁。
“阿兄是怎么说的?”贺兰漪吃了口米饭问道。
卫禇压低声音,“国公说,要您见机行事,一切以您的安全为要,必要时,我可以直接解决掉他。”
蔚州位于北燕和大梁边境,但蔚州城地处蔚州东南,与北燕接壤的是玉崮堡至明山、散箐河一带。
周观修坐守蔚州城,而卫胥则是一直带兵驻泊在玉崮堡下的诸边镇,这次是因为贺兰漪来到蔚州城,东宫那边才递消息给周观修,要他暂时先将卫胥从玉崮堡调过来蔚州城。
卫胥出生在潮州,三岁父亲入伍,他自小跟着母亲长大,后来父亲立下战功被调入汴梁开封府,他和母亲便随着父亲一起来到汴梁生活,再后来卫胥因为武艺出众被赏识进入临戚公主的驸马府上做护卫,有次太子在驸马府遇刺,他冲出去为太子挡了一剑,自此被收入东宫。
五年前,魏国长公主赵乐仪和驸马贺兰鹤安战死蔚州,太后挂念贺兰漪的安危,便让殿前司挑人入府护卫,卫胥就是这个时候被太子送入魏国长公主府,成为贺兰漪的贴身护卫。
三个月后,卫胥被太后瞧见他陪着贺兰漪坐在屋脊上放风筝,太后觉得此人轻浮不知礼数,便让人将他调离魏国长公主府,退回东宫。
再后来,贺兰漪被封了经脉,她开始花天酒地,在段如远的陪伴下四处游玩散心,等回来汴梁后没多久,她便迷恋上了卫胥。
卫胥鼓动着她继续修炼起死回生之术,被太后知道,当夜便气得将太子召入宫内大骂一顿,说他不怀好心,太子回去东宫就让人将卫胥调去了蔚州戍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