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飞升全靠激光枪(120)

作者: 灌木朱瑾 阅读记录

第072章 木匠

回想一下, 第一重主要考校的,是心性,和武力。

第二重, 是观察力。

两人都快死了, 还这么一重重考校过来, 本来这就荒郊野外,能过来的人都少得可怜,更别说能通过考校的人了。

那他俩图的啥?

总不至于, 他俩和凤凰一样,凤凰是不是梧桐的树枝不停,他俩是不是文武全才不能杀他俩?

这些, 统统都是易明云觉得可疑和诡异的地方。

但是有了【有第三个人】这种前提, 一切就说得通了。这里有一个他俩知道,却必须装作不知道的‘第三人’这个第三人布置了这间不间断吸收他们灵气的斗室。

也是这第三人设下了那个诡异的, 吸收一切的结界。

他俩要真正获救, 来的人必须得机灵点, 能够及时发现这其中的不对劲, 能够配合他们, 而且还得有办法抗住第一轮攻击后,结界的反扑。

至于易明云为什么会直接选择相信谢玄, 而不是继续怀疑——

主要还是谢玄给的储物袋, 真的是太让人心动了。

数百颗高阶灵石, 无数他这个修真白痴叫不上名字, 但是只看就能感觉到灵力充沛的仙草。

还有个区域, 放了三个偃甲。

那三个偃甲分别是蛇形, 虎形,龟形。

易明云当时取出蛇形偃甲, 就是想要感受一下那偃甲的威力和灵力,顺便用蛇代指暗处的人,暗示谢玄,询问对方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他需要额外防备什么。

谢玄也是个聪明人,两人最后那番对话,谢玄通过代指,把他能够推测到的注意信息全部告知了易明云。

易明云相信谢玄的决定性原因,还是谢玄的眼神。包容,无奈,诚恳。

从二人一开始不知道是真还是假的争吵中,不难听出这两人是上界都叱咤风云的大佬。

这么一位大佬,面对下界修为堪堪只到筑基的小虾米,还能用这种平等的态度恳求。那谢玄不是个圣人就是个绝世恶人。

易明云最终选择相信,这位大佬是前者。

目前的状况来看,他选对了。

另一边,伴着天空雷声的阵势越加骇人,三个人打斗的阵势也越来越大。

被三人斗法相波及,秦岭的深山出乱石横飞,电闪雷鸣,偶然被曾到的树木瞬间就会化为焦黑木炭。

秦岭深处的动静和声势闹得这么大,肯定也惊动了山脚下的村子。

已经缓过神来的钱二一脸着急地等在自己的院子里:“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木头丢下一句话就突然离开了,易明云本来是去追木头的,结果不止木头没有回来,易明云也失去了联系。这么多天,过去了,钱二是越等越心急。

嬴谭从一开始联络器的讯号断开了就有些担心,但是早早被易明云科普过,有巨大灵力场的地方很有可能会干扰信号,而且没有收到紧急求救。故而虽然有些担心,但尚且能够沉下心来。可就在刚才,秦岭深处突然乌云密布,连带着秦岭山脚下的这里也受到了波及,天色晦暗了五六成。加上感受到了深山里的灵力暴动和巨大威压,嬴谭从那威压里面品到了些来自于‘上界’的味道。

综上所述的种种,也让他内心也有些担心起来:“我去看看。”

嬴谭正要离开,偏巧此时此刻,一道剑光疾驰而来。

不客气地说,嬴谭的师门就是用剑的祖宗,轻易挑开了直冲这间小院儿而来的飞剑。

飞剑被挑开,在空中翻腾了一下,失去了灵气的控制,深深插入院子外的土地之上。

钱二:“这——”

嬴谭快步走到院门口,推开大门,钱二的目光越过嬴谭的背影,落在了更远处的村落村头。

不远处的村子,闹哄哄跑出了一群人,他们成群结队,都是青壮年,手里都拿着锄头,柴刀等等吃饭的家伙,猎户拿着木枪和弓箭。从远处,看他们的架势,竟是要直奔这里而来。

钱二:“怎么了?”

嬴谭抿着嘴,迅速把门关上,反锁。

拔出剑,抽出灵符迅速贴到了小院的前门和四角之后才对钱二道:“他们是冲着咱们来的。”

嬴谭在这边刚准备完毕,人群中冲地最快的人已经拿着锄头冲到了钱二的房门前。那人在门外,匡匡用力砸着大门,抬头对着矮小墙围背后大声叫骂道:“钱二!开门!你果然和妖怪有勾缠!”

人都已经打到眼前,叫的还是自己的名字,钱二再傻,此时也万万不可能真的去给他开门,隔着矮小的围墙和对方对喊道:“水柱你不要胡说!我什么时候和妖怪有勾缠?”

门口的人道:“你勾缠妖怪,克死自己的爹娘和老师,我们好心收留你回到村子,结果你不仅不知感恩,还丧心病狂地让妖怪杀了你媳妇,你儿子,竟然还想杀乡亲们!”

钱二是死了父母,师傅,媳妇,儿子,可这些又和他‘勾缠’妖怪有什么关系?

被人这么指着鼻子骂,钱二双眼很快充血,脖子和额头都因为愤怒而青筋暴起:“你放什么狗屁!我为什么要杀死爹娘媳妇和儿子?”

“为什么要干的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倒要问问你自己了!”门外,另一个声音道。“我偶然路过此处,见这里乌云密布,就觉得此处一定有妖孽作祟,为祸人间,诛邪剑直奔此处而来,你还有什么话说?”

另外一个比较年轻的声音紧跟着道:“我劝你早点开门,师傅的诛邪件出鞘必要见血。你这小破院妖气冲天,定时窝藏了妖物,你若是乖乖开门,或者把妖物叫出来,师傅仁慈,或许还会给你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