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和我一起走过的英雄路(237)

作者: 果然有妙 阅读记录

晴无夜侧头去看,见走廊尽头站着一个乞丐,正霸王硬上弓的抢着女人手里的篮子,女人正在奋力反抗,手里的篮子在两人之间拉来扯去。

晴无夜回头去看昱横,昱横已经掀了被子坐在了床沿上:“你去吧,我虽然看不见,自保还是可以的。”

乞丐胡子拉碴,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见有人走近,他还是忌惮的往后退了退,可拽着篮子的手没松,女人被他拉着向前走了几步。

晴无夜的剑没出鞘,他用剑鞘挡在了两人的中间,篮子被他轻而易举的勾了回来,乞丐一松手,女人蹬蹬蹬的往后退了几步,晴无夜又用剑鞘将她拉了回来。

晴无夜本不想多管闲事,只想替着女人把篮子拿回来就了事了,可是正当他转身之时,却听到了乞丐哆哆嗦嗦的说:“给点吃的,给点吃的。”

男孩一直躲在晴无夜的身后,奶声奶气的问道:“他饿了吗?”

女人抢回篮子,篮子上盖着的毛巾在拉扯间掀开了些许,女人顾不得整理自己的衣服,急忙拉了拉毛巾,将篮子里的东西严丝合缝的尽数遮掩。

晴无夜漫不经心的扫了一眼,篮子沉重,听着里面的清脆声响,好像放的是一些钗环首饰。

晴无夜本就怀疑,一个乞丐怎么可能轻易进了客栈,客栈的掌柜和小厮对此怎会不管不顾,面前的这个女人手里篮子里还放着如此贵重的东西。

他眉头微皱,女人整理着有些凌乱的衣服,觉察声音熟悉,抬起头来,惊讶道:“你是?”

闻言,乞丐撩开了杂乱的头发,定睛朝女人看了过来,女人先是一惊,随即紧张:“张,张叔,你这是为何?”

那位唤作张叔的乞丐脸上有了一丝诧异,但随即又恢复自然,不过目光还是有意无意的看向晴无夜。

晴无夜断没想到,这两人竟然熟识,听到身后有人走近,他回头去看,昱横已经走了过来,扶着木栏问:“听口音你们是临海城的人?”

昱横只是佯装猜测,却没想到两人均是连连称是,先是张叔解释,说自己是从临海城跑过来的,其实他当时在城外,想回城的时候被谢山的人拦住,说最近这段时间不能回城,让他们在外面呆上一段时日。

女人则说自己带着孩子,是被谢山从城里赶出来的,因她还是有所准备,带了些盘缠上路,而张叔则是花掉了身上所有的钱,身无分文的流落到了临了镇。

说到这里,女人哭哭啼啼的道:“临海城都没了,我们的家也没了,所以我带着儿子,来投奔他舅舅家,可是这么多年没见,一时没找到住在哪里。”

女人说的不假,只是她隐去了来临了镇之前遇到过6的一些事情,让她来找晴无夜和昱横的那个人提醒她,让她假装认识张叔,一定要在晴无夜和昱横面前如此这般。

张叔靠着木栏,一脸悲戚,他半晌后才开口:“临了镇里找不到活干,现在世道不太平,很多难民都流离失所,覆盆国的土地都被妄加国占了,都不知道该去哪里,我们只知道临悠城还在,所以想着一路往南。”

昱横心中疑惑,不过还是轻声道:“晴无夜,你有吗?”

他的意思晴无夜知道,不过晴无夜想着为数不多的盘缠:“我身上也没多少,大部分都给了金叔,剩下的还要买药。”

昱横失声道:“什么,你给他钱干什么?他又不是没钱。”

晴无夜解释道:“诊费。”

昱横气极:“什么诊费,他以前替我看病从来不收钱的,怎么到你这里就收钱了?”

晴无夜又解释:“他给了我一颗药丸,说是从道长那边买来的。”

昱横一拍栏杆,张叔被晃动的栏杆震的踉跄,在他们争执之时下了楼,晴无夜看过去的眼里有了些许狐疑,张叔则很快不见了踪影,压根没看身后的母女一眼。

女人却没追上去,还在原地,不停的劝道:“不用了,我有钱,可以帮着张叔,再说找到了孩子舅舅,就不用发愁了。”

她说着话,却没去找消失不见的张叔,也没朝楼下看上一眼,晴无夜觉察出端倪,目光轻描淡写的在女人脸上一掠,随即回到了昱横这里。

昱横没看到这些,他这边是气不打一处来,搜肠刮肚了一会,恼怒的骂道:“二叔,真不是个东西。”

话音未落,从房檐上掉下来了一人,落到栏杆上时,手在昱横脑袋上轻轻一拍:“你说谁不是个东西。”

女人一见他们有熟人来访,便识趣的拉着男孩进了自己的房间。

昱横自发而动,下意识的想去拉晴无夜,却一时不知道他在哪,着急慌忙的喊:“晴无夜。”

晴无夜已经拦在了昱横前面,回头问昱横:“你不是说你能自保吗?”

昱横胡乱抓上了晴无夜的衣服,受惊道:“不能,我敌不过他。”

金叔扒着木栏杆,手一撑坐了上去,眯眼细瞧了一会昱横:“怎么,眼睛还没恢复?”

昱横伸出了手:“你还钱。”

金叔不紧不慢的给他讲道理:“我给你们存着,怕你们用多了,去临悠城就没钱了。”

昱横循着声音,双手朝前一阵乱挥:“这个不用你操心。”

金叔干脆利落的跳进了走廊,还在和他分析:“你不知道,你身边那位,自从你受了伤,他花了不少的钱,我怕他一时收不住,所以问他收了诊费。”

昱横又不知道晴无夜在哪,慌乱间靠上了墙:“他花了什么?”

金叔拍的木质墙板砰砰作响:“这客栈,你知道一晚上多少钱,还有,他给你叫了辆马车,你知道他花了多少钱,这个还不算,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