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死对头的领跑员(92)
心情是这样,心态也该是这样。
袁辛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出,闭上眼睛之后,想象自己跟丁舧是同样的状态。
突然间旁边的手伸过来,拉住了他的,并且十指相扣。
袁辛没有睁眼,而是用手指轻轻按了按他的手背。
丁舧的掌心温热干燥,手指又很有力量,握在一起很安稳。
耳机听着同一首歌,手紧握在一起,两人之间像是形成了一个将别人隔绝在外的保护罩。
很多话无需言明,只靠自己慢慢调解。
几首歌过后,助理教练和队医来叫他俩,他们一起去赛场边上热身。
汤姆斯也是第一次参加中国的市运会,简直是个好奇宝宝,挂着工作人员的牌子四处晃悠,到处“侦查”。
他也是个超级赛e人,用半生不熟的中文逮谁跟谁聊,也把跑道迅速查看了一圈,熟悉周围环境。
其他人对他的存在也略感好奇,这个级别的运动会上,外籍教练不是没有,但属实不多。
不过中国人大多含蓄,没人对他多问。
看见自己的两名选手已经上了田径场,汤姆斯便过去跟他们会合。
来的路上助理教练已经把打探到的情况告诉了丁舧和袁辛,这次市运会T12级别的男子400米选手以新人为主,也有一些在省残奥委员会注册的运动员来练手,这些人的成绩大多还行,但构不成劲敌的标准。
只要他们稳定发挥,在市运会上夺金应当不成问题。
毕竟两人在之前都处于各自梯队的尖尖,现在强强联合配合训练了半年,实力不容小觑。
但话又说回来,竞技运动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就算对自己的实力有自信,也没人会掉以轻心。
不跟别人比,也会跟自己比,挑战个人极限。
“热身了。”袁辛拉着丁舧的手,“我带着你在跑道上走一圈。”
丁舧搭着他的肩膀,笑眯眯地说:“我可把自己交给你了。”
交给我你就放心吧,袁辛在心里说。
这边场地丁舧熟悉,跟着袁辛走几步,跟记忆里的画面对应起来,基本上心里就有了数。
“舧哥、袁儿!我们在这儿!”旁边看台上传来了韩江的声音。
袁辛循声望去,见本班亲友团都坐在了一起。
孙嘉研向他们挥了挥手:“袁辛,丁舧,加油!”
其他人手里拿着应援手幅疯狂挥动:“舧辛组合,加油加油!”
“谢啦朋友们!”丁舧冲着他们的方向招了招手,笑容非常自信,握紧拳头大喊,“必胜!”
袁辛依旧是没怎么吭声,但也是满脸笑意地向大家挥手。
再往前走两步,就听见看台又有声音传来:“袁辛!”
“哦?”这回是丁舧先有反应,“想静静吗?静静就在这儿。”
袁辛:“……”
起初他以为丁舧一定会玩这个名字梗,没想到这人一直没提过这事儿,现在倒是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不想静静,我只想跑跑。”袁辛往看台方向转头,便看见了柳文静和她的同学,俩人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拍手器一起向他俩挥舞。
他礼貌地冲她们也招招手,偏头看丁舧:“回应一个呗。”
“人家又没喊我。”丁舧面朝前方,表情淡淡。
袁辛:“……”
“那这样吧,一起。”他突然心生一念,拉起丁舧的手,把运动服袖子往上一捋,冲两名女生举了起来。
当时戴手绳的时候,丁舧就说俩人各自戴在他们握引导手环的手上,这样可以让两个坠子挨得更近,产生玄学的力量。
玄学不玄学的袁辛不知道,赛场上自己在左对方在右,平时也习惯了这样的站位,现在这么手牵手举着,正好可以展示这一对儿的手绳。
算是暗戳戳地给自己发个糖。
无人注意的角落,丁舧的唇角微微勾了起来。
比赛卖出去的票不多,看台上的人稀稀拉拉,除了亲友团没太有什么观众,柳文静和好友就坐在了第一排,离他俩挺近的,也就把那成双成对的手绳看了个一清二楚。
女孩子心思到底细腻,一眼就注意到了。
“男生没事儿怎么会戴这个?袁辛是不是有女朋友了?”好友盯着那手绳说,“看着还是手工做的。”
柳文静摇摇头:“他俩那款式这么像,应该是同一个人送的,没准儿是袁辛妹妹做的。”
“不确定,再看看。”这个说法也有道理,但好友显然不太能接受。
柳文静望向俩人的背影,方才肩并肩的时候就觉得他俩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昵,现在看过去又勾肩搭背地搂上了。
男生亲密起来还真的挺gay的。
熟悉了会儿场地,袁辛和丁舧就开始正经热身,弓步压腿、原地高抬腿跑、原地小步跑、活动手腕脚腕等等。
活动得差不多了,两人扣住引导手环,短短地来回小跑,用以调整默契度。
其他运动员也都陆续出来热身,都被自己的领跑员精心呵护着。
预赛时间快到了,汤姆斯和助理教练喊着他俩往起跑点那边走,袁辛特意跟丁舧换了个位置,让他贴着看台那一侧走,免得被别人碰着。
怼个肩膀踩个脚虽然是小事,但这种小事最好能免则免。
然而千防万防,人到底没有前后眼,就快要走到起跑点的时候,身后突然过来一个人,一头撞上了他们。
袁辛反应过来的时候下意识伸出手臂去护着丁舧,但还是有点晚,三个人挤成一团,他清晰地听见丁舧“嘶”了一声,显然是吃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