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穿越日记(372)
永远亲不够。
“相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带小娘子出去透透风,作为交换,小娘子能给相公什么回报呢”
她垂着头,沙哑低郁,小小声。
“我给你炖了燕窝,亲手炖的……”
笑睇着她,不说话。
“怎么着都行,您想怎么着都行,夫君……”
下人悄无声息地全退出去了,微风拂动碧纱幔,珠帘晶莹细碎地闪烁。
那个时候她白而软,抱起来颇轻松,如果带着恶意去欺凌的话,身子底下会哀叫出来,血丝连连,第二天青青紫紫,去掉半条命。
那是个很好的女人。
而现今这个……
唉,不那么称心如意了,如果欺人太甚,逼得太紧了,她抡起海碗大的拳头、踹起粗实的大腿,便能殴打得他鼻青脸肿。玉石俱焚,全力对战,他至少得重伤,才能灭杀得了她。
【梁祝化蝶的凄美戏剧】
腐朽黑暗的东晋时期,会稽郡有一大家闺秀,名祝英台。
许许多多演员,穿着着合适的戏服,荒腔走板,陆陆续续,粉墨登场。
美丽、善良、单纯、柔弱的女主角出现。
祝英台非但花容月貌,而且冰雪聪明,是位敏而好学的完美才女,
想要读书,受困于封建礼法桎梏,女流不能抛头露面。于是央求父母的允许,女扮男装,假扮成书生,混入了稷国学院进读,方才得以修习学问。
在稷国学院里,祝英台与同窗学长,梁山伯,互相解题,共同秉烛苦读,朝夕相处,渐渐互生情愫。
英俊、善良、忠正、痴情的男主角出现。
梁山伯不知道祝英台是深藏的女儿身,发现自己对兄弟的不正常感情以后,消沉了好长一段时间,以为自己是个为世人所唾弃的断袖,请求老师把座位调开,开始长时间躲着祝英台走。
祝英台也喜欢梁山伯,祝英台心如刀绞。
有一天梁山伯喝得醉醺醺,壮起胆子,来找独自温习备考的心上人。
“我试过了,太难了,做不到。我放不下你,祝兄,就算从今往后,你视我为恶心的蝇蛆,与我划地绝交,我也要表白自己的心意,不给年老时留遗憾。”
“我爱慕于你,祝兄。”
祝英台笑中带泪,用女儿家的嗓音说。
“那你可得好好努力啊,郎君,我可不好娶呀。”
梁山伯发奋苦读,寒门穷小子,千军万马争闯独木桥,终于考得进士,获封一官半职。
祝英台被车马接走,回归家族。从最开始,她父母送她乔装读书的目的,就不是为了满足她增进学问的单纯渴望,而是使她变得更智慧、更有气质,以提高她的身价,用她向上联姻,嫁入更豪阔的世家大族,以壮大自身家族。
九品芝麻官,梁县令,带着聘礼、随从,登门拜访祝家,恳切地求娶朝思暮想的爱人。
直接被祝家撵了出去,看不上,太寒酸了。并且把祝英台锁在了深闺中,禁足,看管得严严实实的,以备和太守府公子的风光大婚。
祝英台给梁山伯去了一封密信,让他想尽一切方法带她走,带她挣脱,否则永生永世生离。
梁山伯好不容考得的官也不当了,前程也不要了,拿出全部积蓄,买通了祝府的几个家丁,是夜,翻墙潜入进来,带着祝英台私奔外逃,想去远离人世的荒山野岭隐居。
被祝府的小厮撵上,被愤怒的祝父下令打残了腿。
祝英台被带回了家,重新软禁起来,以备联姻大婚。
另一位封建大家长,祝母,来找养伤的梁山伯,劝说他给自己的女儿写一封分手信,彻底绝断女儿羁傲放肆的心思,让她死心嫁人,去另一家做主母,开枝散叶,管理莺莺燕燕的后宅,打理上上下下的家务,来来往往的人情。
优伶慈眉善目,辛辣的戏词鞭辟入里地唱说,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
【倘若你真的爱她,就为她做最好的打算,你们还是太年轻的孩子,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困苦艰难。梁山伯,脱离了你考得的功名,你什么都不是,一无所有。英台脱离了祝家千金、马家夫人的身份,也什么都不是,一无所有。】
【两个一无所有的人到了外面会变成什么样抬起眼,往外面看看,就是路面上那些庸庸碌碌、浑浑噩噩、行尸走肉的劳苦百姓,贫贱夫妻百事哀。情爱镜花水月,几个月,几年便消磨殆尽,哪抵得过几十年的柴米油盐、鸡零狗碎、摩擦争吵。】
【吃糠咽菜,起早贪黑地忙,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衣衫褴褛,家徒四壁,孩子呱呱地哭,到处都是残羹冷炙、屎尿屁。她会怨恨你迷惑了她,毁了她太守夫人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你会憎恶她勾引你,红颜祸水,毁了你本来的官宦前程。】
【相信我,我们是过来人,见过很多。】
【为了她好,也为了你好,写信,断开,各奔东西。】
梁山伯写了,骗说自己移情别恋了,让祝英台安心嫁人,勿挂念了,各自珍重。
祝英台不信,来来回回地辨认,坚信这些熟悉的字迹是祝家找秀才仿造的。
残废了的梁山伯郁结在心,相思成疾,不久病重身亡。
祝英台出嫁之日,天空忽然阴风大作,黄沙弥漫,把送亲的队伍刮偏离了原本的路线。
途经梁山伯的坟冢,祝英台下去祭拜,地面忽然剧烈震动,坟包塌裂开,祝英台脱下凤冠霞帔,跃了进去。
坟包合拢,仅剩一条缝隙,缝隙中飞出两只冥纸般的黄蝶,比翼双飞,消失在阴蒙蒙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