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五]穿越日记(48)

作者: 郭芍药 阅读记录

“大捕头。”

白玉珠帘摇曳,墨染山水的典雅屏风隐隐约约,忽地冒出了一道悠然的中年男声。

“**!”

我骂了句脏话,猛地扯开床帐子,紧密合闭,只露出个汗津津的脑袋来,把魂飞魄散的樱桃留在里头。

“懂事不懂事!!!无声无息跟个鬼似的藏在屋里头,把大爷吓|萎|了你们负责!!!”

书生儒衫,方巾长苒,仙风道骨,端得一派道貌岸然。师爷执扇而坐,沉默的劲装衙役挎刀侍立。

“并非恶意煞风景,只是咱也没想到大捕头这么……”顿了顿,推敲了半天,读书人终于组织出个不那么淫|秽|难听的中性词来,“风风火火,龙精虎猛。”

我瞪着简直要吃人的猩红双眼,面涨耳赤,呼吸粗重。

“你们先出去。等一个时辰后再进来,咱们再谈。”

“……”

“……不行,”师爷折扇轻轻地扣了下掌心,“最近风声紧,你们京畿衙门反复无常地搞突击检查,拖时间长了,心里实在不踏实,必须现在谈。”

“老子*恁先祖棺材板儿*#Ⅹ&*!!!设身处地替别人想想,换作是你们,能半道勒马停下来吗!!!”

师爷毫无波澜,打了个手势,劲装黑衣的高大衙役掏出两卷捆成筒子的书册,精准投掷,直接砸到了我脸上。

云淡风轻。

“这是当地武宗上乘的内功心法《入臻》,还有前唐曾经流传的《怀化刀法》。”

爷登时变得儒雅随和,文明礼貌了。

县衙师爷:“劳驾,提上|裤子滚出来。”

“哎!好好好,中中中,先生您等等,小的穿好衣服,立马出来。”狰狞狂吠的狗脸变成了谄媚笑嘻嘻的猴脸,奴颜婢膝,喜得见牙不见眼。

第一百零二章

谈。

满嘴仁义道德,满腹男盗女娼。

面上都是主|义,心里都是生意。

文官袍上绣禽,武官袍上绣兽,披上端庄典雅的公|职袍服,满朝文武,哪个不是衣冠禽兽。

你来我往地谈。

暗含机锋地交接、谈判。

“鸡蛋不可放在一个篮子,千百年的道理。师爷饱读诗书,肯定比咱一介粗鄙武夫更懂。赶紧地,趁着局势还没有恶化到破釜沉舟的地步,疏通疏通,把妻妾儿女偷偷运送出去,别搁儿窝里留了。”

“不劳操心,”文人视若无睹地放任我对怀里的歌伎上下其手,极尽流氓恶心,“及仙有及仙的考量。”

“贵县的考量就是硬撑在这方天|上|人|间等死”讥讽,缓缓地回忆,“那场落空的算计……酒宴过后,无论如何都不肯享用你们的花魁娘子,硬扛着药性跑出来,你们就该晓得我们领导是什么性质的了。”

不可孝敬的京官,意味着对地方的霍霍屠刀。

天下乌鸦一般黑,哪儿哪儿官帽不艹狗,大环境如此,浑浊早已成为常态。

常态的灰色里,突然间冒出了个干干净净的清官。

惊悚效果直接拉满,人人自危,战战兢兢,风声鹤唳,提心吊胆。

“他清,在于他年纪小。”师爷品茶盏,茶香醇厚,雾气模糊了面庞,浅浅淡淡,“你们年纪又不小。”

我有些不高兴其中隐晦的寓意,揽着樱桃的酥腰,摩挲着柔软白嫩的小手。

强调。

“开封府刚正不阿、爱民如命的好官府。”

“老青天伟大,上行下效,风气自然正。”掌簿师爷云淡风轻,低垂敛眸,“我没否定你们是好官府。可再好的官府,究竟也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组成的。”

“先生想表达什么”

哪里不太对劲。

地方衙门诡秘笑起,瘆得人浑身发毛。

“活生生的人总有其家庭,有其家族。”

“纵然个体意志高尚刚强,不可曲折。可……若是涉及到了家里的二老、夫人、孩子、兄弟姊妹、族亲乡里了呢”

劲装衙役恭敬地上前,微躬腰,打开精致的红木小盒。

放到桌面上,推到我面前,示意我往里面看。

血淋淋的一枚小孩手指。

头皮发麻。

“转交给你们展大人,让他猜猜这是常州府老家哪个侄儿的血肉。”

“……………………”

第一百零三章

我岂敢转交,被开封府获悉了私底下蝇营狗茍、不干不净,狗皮都得给我烧开水烫下来。不过地方大约也没真打算通过我这个贪生怕死的怂货转交,他们有的是途径,让这盒惊悚的“礼物”出现在官驿展昭的临时书房里。

心脏扑通扑通狂跳,头皮一阵一阵发麻,无可抑制地联想到了南乡。展昭双亲已逝,没有妻儿,只有哥嫂侄子侄女。而我连哥嫂都没有,只有南乡,与我相依为命的南乡。

他们能把手伸到那么偏远的常州府,那么近在京城的南乡呢南乡会不会出事南乡会遭遇什么南乡可是……纯粹的仵作技术人员,文弱书生,一丁点自保之力都没有啊。

如果南乡死了……

或者南乡的手指被剁下来,耳朵被割下来,盛装到盒子里送到我面前了……

我他|妈……根本不敢想象。

哪怕我退出公职,碎了这份铁饭碗,丢掉未来可期的官场前程,也绝不能让灵魂伴侣出事。

“……”

“……你,你还好么”回去的路上,车马叮咚摇晃,小歌伎小心翼翼地轻声询问,“他们送你的武功秘籍,为什么都残缺着,只有半部……”

我冷笑。

“不留半部在那儿押着,如何挟制本捕头配合他们的行动”

及仙山青水碧,钟灵毓秀,河道通南北,陆路贯东西,历朝历代都属于兵家必争的枢纽要地,习武之风昌盛,当地的武宗大家源远流长。